《离开前男友,离开体制内,大病初愈后女汉子的情感重生路》
第9节

作者: 张张大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3-30 17:30:15
  我本想回酒店洗洗睡了,没想到,严却提出要带我去吃宵夜,还说知道附近有一个大排档的肠粉很好吃,我想着:来这边一定要体验一下地道的广东肠粉吧,就和他一块去了,我们是借用城市的公共自行车骑去的,他说很近要载着我去,我只得答应。到了目的地,我们点了肠粉和流沙包,那家的肠粉爽滑中带着淡淡的米香味,馅料用的是新鲜的虾仁,我可以说是第一次吃到那么好吃的肠粉,估计当时是双眼发光的盯着眼前的美食吧。

  可是我看严却没什么动静,“严老板,你怎么不吃啊?”我问道,
  “我经常来这边吃的,你喜欢吃就多吃点”,他认真的看着我,看得我低下了头,还是专心对付肠粉吧,我想。
  “安安,你?”他欲言又止,
  “啊?”我已经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劲,
  “没事,这个流沙包也很好吃,你试试”,他夹起一个流沙包递给了我,
  “好,我尝尝”,我接了过来,
  “安安,你有男朋友了吧?”他还是问了出来,
  “恩是的”我点点头,气氛一时间有点凝滞,“上班的时候单位的领导介绍的”,我补充道。

  他点点头,表示明白,没有再问更多的内容,便把话题转向了那天的课程上。
  吃完宵夜后,严送我回到了酒店,我们就此话别。
  严是知道我生病的事情的,在我当了一段时间的线上英语老师之后,严估计是想不通,就问过我:“你每天哪有那么多时间录课啊?天天晚上熬夜?”我说自己是在休病假,他又问为什么生病了?因为当时只是在线上授课,我也不想对他有所隐瞒,就如实告知了。他倒是没当回事,还反过来安慰我,因为严说他姥爷十几年前也得过这个病,后来吃药治好了,现在都快八十了,还是健健康康的,所以他似乎打心底里没把这个当回事,还劝我要放松心情,毕竟现在医学发达,这真不是个事儿,因为这一点,我还蛮感激他的。

  这是我在深圳呆的第三天了,我的打算是接下来去广州看看,我来深圳是为了看圈圈和严的团队,这些都已经完成了,所以第四天我离开了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
  后来在广州呆了两天,在厦门呆了三天,因为很喜欢鼓浪屿这个小岛,在岛上住了一晚上,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再去。在厦门机场,我的旅途告一段落,打道回府。
  当然,在这个旅行的过程中,我一直和林保持手机的联络,我也把自己对深圳的感受,对职业转变方面的一些想法尝试着说给他听,但是我感觉得到:他并没有意识到我的严肃性,他觉得这不过是我的一时兴起……
  日期:2017-03-31 09:09:32
  回到家之后,我在线上课程里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因为我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把它当成一个兼职去做,而是开始把它当成自己真心热爱的,想要全情投入的事业。时间不等人,又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个时候,我已经吃了近六个月的抗结核药物,再次去医院做全面的检查,医生的判断是:已经痊愈,不需要再吃药了。
  当然,我就回到单位上班了,那时候的我一直没有下定决定辞职,因为当我尝试着以开玩笑的语气和父母家人、还有林提及自己想要专职从事线上讲师的时候,他们总是不支持,原因不外乎是体制内的稳定和体面。其实我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勇敢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懦弱和胆小,很在乎别人的看法,也不想和我身边的人有正面的冲突,所以迟迟难以下定决心,当时我的想法是:自己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和节假日的时候兼职做讲师吧,这样的话就能兼顾别人的意愿和自己的喜好了。

  而事实证明,我还是把社会想得太简单了,回到单位之后:我感觉到了别人对我异样的眼光,因为我请了很长的病假,病例也不得不附在请假条后面交到单位,正所谓单位内没有不透风的墙,小道消息总是传播的很快,所以我想自己生病的事情在单位大家应该都知道,甚至于外单位的很多人也知道吧。所以我感觉到别人对待我的方式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
  比如说:我们办公室里面的女同事都喜欢在抽屉里放一些零食,上班的间隙偶尔会拿出来吃,这个时候一般都会分给别人;当然回去上班之后,她们还是照常分给我,但是当我拿出自己买的零食的时候,她们往往都是:“哎呀,不怎么饿,不想吃……”、“我这边还有、你自己吃吧……”、“最近长胖了,不能吃零食啦……”
  比如说:以前我们单位几个年龄相仿的女生喜欢在周五下班后约出去聚餐、看电影、逛街……美其名曰:用放松的心情迎接周末。但是在我回去之后,我却再也没有参加过,因为我们的办公室都在同一层楼,所以我偶尔会看到她们几个周五下班后走在一起,但是没有再叫上我。
  当然还有:以前我们处室的领导蛮喜欢我的,因为她说我和她女儿差不多大,把我当做下一代来看,经常把我交到她办公桌前说些悄悄话,基本上都是一些工作上的小提醒,一些注意事项之类的。但是在我回去之后,她好像比较回避和我近距离的相处,有很多事情都是把处室里的另一个男同事叫去叮嘱一番,然后让他转告我。

  …….
  这些并不是因为我生病后心思敏感,所以多想了,这些都是真实的现实境遇。那时候我倒是理解网上有人说的:生了病以后最怕的不是对身体的伤害,而是别人异样的眼光。当然他们的做法并没有错,虽然医学的诊断是:在治愈后没有传染性,但人云亦云、风声鹤唳本就是大众的常态,错的或许是我:我不该生病,不该让他们陷入惊恐之中,但是我也不想的……
  日期:2017-03-31 13:08:10
  当然,除了这些,工作上最大的困扰还是那种“无意义感”,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那些形式化的东西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开会、请示、报告、发红头文件、写信息稿……前一段时间,还在朋友圈看到以前的同事在吐槽抄党员的心得感悟……我不该说体制内的坏话,毕竟“存在即合理,”只不过是我不能发自内心的喜欢这样的工作,而且直到我离开的时候,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对我都是仁至义尽的,我想我还是要感谢单位的,只是我的性格更适合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我喜欢获得市场的认可,喜欢那种被承认的价值感,工作上缺少了这种发自内心的动力,我在单位上班的时候很难开心的,更不要说有激情和热爱了。

  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还会继续忍着,但生过一次病之后,我的人生观有了一些改变。在我住院的那几天,我旁边病床的姐姐是一个将要接受化疗的肺癌病人,她三十多岁,有个小孩在读书,长头发,肤色略有点黄,喜欢聊天八卦,笑声很爽朗,在住院的那几天,她的微信声响个不停,一直有朋友问候她,还给她发红包。其实我真很佩服她,她说自己是因为视力不好去医院检查,一开始以为是眼科问题,在本地,后来到南京都没查出结果,最后去了上海,医生怀疑不是视力的问题,最终做了全面的检查才确诊。她的大姐天天在这里照顾她,还有她六十多岁的父亲,白天来待一会儿,在病房里,她的父亲常常是沉默不语,只会说一些“好好吃饭、好好休息”之类的话,可是她的两个女儿反倒是叽叽喳喳,聊个不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