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或听说的鬼话事儿》
第38节

作者: 鼎湖听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4-19 12:30:00
  第九篇 巫婆
  巫婆,这一鬼神界的重要物质依托和经典道具,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谓是如影随形,无处不见。
  不管你是村夫野老还是达官贵人,不管是未开化的古代还是科学昌明的今世,似乎在现实生活或精神情境中,巫婆都是不可或缺的重磅概念,人生不得意时会斥诸巫婆问前世今生和前程命数,离开尘世做法事时请神婆引阴魂升天,甚至于不想被人纠缠时还骂谁谁像老巫婆一样阴魂不散烦死了什么的,又或者把疯疯癫癫活泼过头的“假小子”同伴称为神婆,顺便咒人家找不到婆家什么的。
  所以,这一篇,写写这一鬼神界“通灵使者”,也蛮应景的。

  巫婆,又称女巫,在中国古代称“师婆”(神婆),南方一些地方还称之为“禁婆”(所做的事叫“做禁”),泛指那些为人祈福消灾、通灵送魂、占卜吉凶而获得报酬的特殊女人,可以说是一种“神圣事业”。
  日期:2017-04-22 13:06:00
  第九篇 巫婆(续一)
  曾经有个朋友绘声绘色地讲过某位巫婆十分准确的通灵神迹。

  话说朋友的亲戚老母亲死后做三七招魂,于是请了方圆几十里一个最负盛名、通灵最有一套的大巫婆来主持仪式。
  报过大儿子的生辰八字,一阵跳大神作法之后,神婆便让亲戚死去的老母亲成功附体,闭眼作迷离状,进入通灵境界,然后以亲戚老母亲的口吻和阳界的子女通话,大有“人鬼情未了”的况味。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个神婆所说的阳间境况几乎和现实生活完全吻合。
  比如大儿子还没生子;自己在山脚自家田地边的墓地风水很好,魂魄安宁;自己老公死得惨,胃出血很痛苦;自己死时孙子辈不在身边,都出去玩了。
  最令人惊讶的是,居然亲戚老母亲死后谁家没送份子钱,甚至于二儿媳妇在神堂拜祭她时只洒水不用茶的细节也说到了,简直是让这位有点漫不经心、偷工减料的儿媳妇惊出了一身冷汗,差点灵魂出窍……
  日期:2017-04-23 12:57:00
  第九篇 巫婆(续二)

  我不敢确定这位朋友的话是不是百分之百的真实,甚至有没有一点“托”的成分,正所谓的桥段不怕老只怕受,只要有人信,只要那种遍布城乡代代相传的招魂传统没失传,那么,作为世界上最古老职业之一的巫婆(如果巫婆也算是一种正当职业的话),就没有消亡的可能,不管你进入了多么高端的高科技年代。
  所以,关于巫婆这种很吊诡的鬼神界最有效载体,不管历朝历代的官府出于哪种目的进行打压清算,最后还是在同样有生命力的传统习俗的强力保护下,每每能劫后余生,借尸还魂,甚至于打压它的官府已经消亡,巫婆还是有滋有味地躲过劫难,继续操练灵魂生意,并获取丰厚报酬,由不得你不信邪。
  想想,连《人鬼情未了》那种声光电渲染出来的电影特技,都有人信得十足十,反正活人又不能死了再回来证伪,于是你反驳的点都没有也。
  就比如朋友说的这活灵活现的巫婆通灵事,作为重点大学毕业生(他亲戚两兄弟也是十分开明的大学生),他原本也是不信的,只不过作为乡村习惯的招魂程序,却在没有预知,收费也不是很高(一百多块钱)的情况,让巫婆说出了那么多的家庭私密,有的甚至家庭成员都互不知晓,这个当然给人以一种刮目相看的震撼感,套用那句潮语,可谓是“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日期:2017-04-26 12:22:00
  第九篇 巫婆(续三)
  虽然,惊呆之余,始终保持点独立思考能力的我,也开始合理地表示一点怀疑,对于一种神秘异空间的异类,为什么只能是人类同类才能捕捉并翻译其的灵魂语言,一个已经没有人类躯壳依托的灵魂,难道只能通过收了俗世钱的“灵魂操盘手”巫婆,才会通灵交流吗?
  这怎么想都有点俗不可耐,与之类似的比如寺庙的香火钱,太现实太物质感,难以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空灵感,倒是很像借死人做灵魂生意呢。
  所以,“我伙呆”之后,这种明显带着世俗功利性的灵异操盘,便有了一点不伦不类的丑陋特性,换句话说,这灵魂生意没那么神圣是也。
  当然,这种合理怀疑,并不能消除世俗人对招魂做法事以求心安的固有意识,那是千百年来人们陈陈相因奉为神明的经典程序,即使对之表示怀疑,但轻易不是能说革旧求新就会弃如敝履的,所谓的报应说,当然也就是不管真假只求心安了。

  这正如朋友所言,那天人们轮候巫婆为自家招魂做法事,几乎是专家门诊排队式的人头汹涌,就知是怎么回事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