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项羽,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一生都在不断的发怒,却只有在乌江边上,他才仰天而笑;这就是项羽,虽然在战争中他屠城、坑降卒,但这是他征夺天下的手段,而他争夺天下的原因,也是为了让天下的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人,都是复杂的动物。
日期:2017-07-29 16:52:38
第十章 家天下?共天下?
大汉
项羽死后,西楚国的军民们都投降了刘邦,只有项羽最先被封为鲁公的鲁国没有投降,直到刘邦派人拿着项羽的人头到鲁国的城下,鲁国人确认项羽已死,才开城投降。随后刘邦以鲁公的身份厚葬了项羽,并亲自为项羽发丧,当场为项羽的死痛哭流涕。
虽然刘邦的哭有表演的成分,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里面确实有这对这个伟大的对手,对这个曾经的“兄弟”的怀念和感情。
再说一遍,人都是复杂的动物。
刘邦与项羽之争,只是在于他们都想做天下的主人,而政治斗争从来都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来不得仁慈,要不得手软,可惜项羽来不及弄懂这个道理。
刘邦能一步一步的由弱变强,最后战胜项羽,虽然是因为他有韩信、彭越、张良、萧何等等人的帮助,但他自身的能力和勇气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项羽在军事上一直沉迷于斩首行动,在整个楚汉战争中项羽一如既往的认为只要解决了刘邦,其他人都不是问题。刘邦正式利用了项羽的特点,屡屡以身犯险在第一线牵制吸引项羽,才使得韩信、彭越等人有了可乘之机,而敢于直面天下无敌的项羽,本身需要很强的能力和巨大的勇气。
当然,还要有一点运气。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经过八年的努力,有能力、勇气和运气沛县平民的刘邦终于走到了形式上的最后一步:照例先由其下的大臣们先联名上表要求刘邦为了天下的百姓着想,委屈他辛苦一点做个皇帝,刘邦也照例推辞,群臣们哪里肯答应,你要是不当皇帝那我们哪里去谋个开国功臣做啊。于是大家一再的恳求,个别人甚至要以头撞柱寻死觅活,最后刘邦再三推辞不过,“不得已”在汜水边上即皇帝位,国号为汉。
表演完毕,皆大欢喜。
大概就在这个时候,刘邦把自己的名字由刘季改为了刘邦,“邦”者,国也(《说文解字》)。这个时候的刘邦可谓实至名归。
最初的时候,汉朝的临时都城在洛阳。洛阳是个好地方,这里是西周的国都,刘邦想要效仿周朝也想把洛阳作为长期的国都。就在刘邦宣布他的决定的时候,一个叫娄敬的齐国人站出来表示了不同意见,他告诉刘邦关中才是天下的咽喉要地,建议刘邦定都关中。
刘邦要是项羽,保不准娄敬就要去油锅里面洗澡了,可刘邦毕竟是刘邦,不管臣下的话是否中听只要能够有利于自己绝大多数时候都能够从善如流。虽然大多数大臣们也都倾向于洛阳,但刘邦在询问过张良后还是接受了娄敬的建议,把国都最终定在了关中,具体地点同样选择在原来咸阳的附近。为了有别于秦朝,也为了取长治久安之意,新的国都取名为长安。娄敬非但没有进油锅,还被刘邦赐姓刘,做了郎中并赐给称号为奉春君。
皇帝也当了,国都也定了,对于刘邦来说麻烦的事却远没有结束,他马上就要面对和项羽五年前一样的难题:除了他自己,这个天下还该归谁?
日期:2017-07-30 22:43:22
再封天下:家天下的愿望与共天下的事实间的调节与妥协
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可以单独写成一篇洋洋万言的学术论文,但对于这样的文章写了有还是没有人看我个人倾向于后者,至少如果我是读者肯定不看。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了不增加读者的阅读负担,同时又说清楚为什么刘邦暂时不能像秦始皇一样做一个大权独揽的皇帝,我还是以简单的方式来解释当时的刘邦处境,浅入浅出罢。
首先我们能确定的是刘邦当皇帝肯定是想自己独有天下的,即便这个蛋糕很大,谁也不愿意别人来分一杯羹,但现实不得不让他做出某种妥协。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实际上仍处于贵族政治末期,除了秦统一天下的那十五年外,再往上追溯个千把年情况都是一样,国家和天下是两回事。那时候中国大地上有很多的诸侯国,另外有一个名义上统领天下的天子。但这个天子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哪个诸侯国他都管理不了的,诸侯里面实力最强的国君才是真正可能对这个天下发号施令的人,于是有了我们熟知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些贵族们是一群非常强大的势力。战国末年,秦始皇嬴政以他非凡的魄力改变了当时社会的格局,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把国家和天下等同了起来,把很多原来六国贵族们的既得利益给取消了,他们自然是不满的。碰巧秦统一的时间很短,到了秦末天下大乱的时候,社会里原有的六国贵族们便趁机起来把秦朝给推翻了,其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人民谋福利,而是为了恢复他们原有的利益。并且当时社会的大环境是经过了周朝八百年的漫长时间,不仅是贵族,就是平民百姓们都已经习惯了格局纷争的局面,于是大家都想,或者说都不反对恢复到原来诸侯并立的局面。刘邦也是先承认了韩信、彭越诸侯王的地位之后,才得到他们的帮助消灭项羽的。他们帮助刘邦消灭项羽不是义务劳动,是要得到实实在在利益的,这个利益就是裂土分疆。因为同样道理,现在虽然项羽没了,但如果刘邦想要做秦始皇,就这样把其他一些已经成为诸侯王的功臣的既得利益给夺了,那保不齐很快就会出现第二个刘邦,他刘邦也可能变成第二个嬴政。
当然,上面比较拗口,读起来不是很通顺易懂,同样的话我们看下面的另一个版本:
原来天下是有很多个地主,还有一个姬姓的地主做名义上的地主头子。这个地主头子对天下的土地都有名义上的所有权,但实际上真正归他自己的地很少,绝大部分土地的实际所有权都是在他下面的地主们手里,这些地主们相互认识,但彼此地位基本平等的没有谁归谁管的问题。地主们占有了这些土地几百年,老百姓们在这些土地上耕作了几百年,大体上还算是是相安无事,于是大家都产生了默契,连老百姓都默认这是田地主的地,这是熊地主的地,那是赵地主的地。后来,地主们里面的出了一个姓赢的地主,他破坏了游戏规则,通过强取豪夺的方式兼并了天下所有的土地自己做了地主头子,把原来姬姓的地主头子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地主们赶回去种地。对于这种局面其他地主们的不满是肯定的,不巧赢地主死得早,赢小地主又比较败家,于是一个曾经的小地主项某带领其他丢了地的地主把赢小地主赶走了,又把地重新分给了大家,天下又回到了最初的局面。然而在赶跑赢小地主过程中出力较多,从农民被升格为地主的刘某嫌自己分到的土地太贫瘠种不出粮食,于是联合几个对分田分地心存不满的小地主合谋又赶跑了项地主,刘地主自己做了地主头子。现在,掌握着天下土地的地主头子刘某开始发愁了:把地自己留着,怕成了赢地主第二;把地分出去,又怕步项地主的后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