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黄海——晚晴洋务派的兴衰》
第21节

作者: 明玉飞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9-09 14:30:58
  可李鸿章毕竟也是身经百战的人,绝不是历史课本里写的只懂消极避敌的酒囊饭袋,他先深刻分析了敌我情况。他面对的太平军兵锋正盛,势如破竹。但彼军远来,利在速战。而我们淮军是防御状态,只要守住几波进攻,就可以反杀。
  李鸿章摆起来了空营计,他陆陆续续扎了好几个营盘,每个营盘都立了很多旗帜。太平军看到了第一个营盘就是火炮伺候,当打到了第四个营盘的时候,太平军发现没有炮弹了。
  没办法,本来以为势如破竹的,结果中了诡计,弹药都用来点烟花。这下苦逼了,居然要人力去硬抗,这和预想的画面差太多。
  整个太平军被一种中计了的不良情绪弥漫,加之一路连胜,谁知这里一拳打在了空气上,感觉就是很不爽。
  另外一边埋伏的淮军早就摩拳擦掌了,本身就是以逸待劳,战前的军事动员也没少做,整个淮军上下都知道这一仗打输了就没有家了,同时也为了洗刷大侉子蛮兵的耻辱。

  这一仗对于淮军来说必须胜利!
  淮军四下攻来,太平军丢盔弃甲,淮军一路追赶,饭都不顾上吃,乘势把太仓收复了。
  日期:2017-09-09 14:31:50
  曾国藩收到捷报不甚欣喜,又一次上表李鸿章的功劳,并把薛焕的退路想好了,就是一个南洋通商大臣,负责洋务,而江苏巡抚应该立马让李鸿章担任。
  有了化解上海威胁的军功,朝廷立刻准许曾国藩的人事安排,而没有巡抚或者总督头衔的洋务大臣,是比较尴尬的。
  李鸿章这下算是真的开始起势了,而他这样的人起势了以后他不会和任何人客气的,尤其是之前看不起他的人,他不会管你是安于什么心,或者是忠是奸,很能想象薛焕的心情。
  况且李鸿章本人对洋务也是一见钟情,作为上海方面的一把手,他必然会插手甚至强行接管洋务。
  日期:2017-09-10 12:48:10
  这下每天都有洋人进出李鸿章的衙门,主要是洋枪队的军官,现在已经改名为常胜军。慢慢李鸿章开始和常胜军的这些军官打的火热。不仅从里面弄了一些洋人军官给自己的蛮兵开洋荤小灶。还利用上海有钱的特点,给淮军购买了大量洋枪洋炮,甚至英国皇家海军的官兵也参与了交易,把军舰上的炮弹偷下来卖给淮军。
  可是一味的学印度阿三靠买东西来武装军队终究是支持不了长期的战斗,毕竟军火生意是暴利生意,卖这东西的人一般都不爱慈善。枪和炮买点没问题,但是对于子丨弹丨炮弹这些消耗品才是大头,一仗打下来就是几万两银子,李鸿章开始为日益增长的军费发愁。
  这时来了一个清朝粉帮了李鸿章大忙,他的名字叫马格里,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
  日期:2017-09-10 12:48:33
  马格里,英国人,是英国陆军的军医,参与了二次鸦片战争,但却被清朝给迷住。鸦片战争结束后他立刻退役,加入了中国国籍,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字,字清臣。我好奇怎么不叫字清朋呢?
  就这样,马清臣加入了常胜军,并任常胜军司令的秘书,随后加入了淮军。
  他也是属于被李鸿章挖的墙角中的一块,并深得李鸿章的信任,毕竟洋人里能取清臣的铁粉太难找。马清臣告诉李鸿章,在我们国家建立军队都必须做好相应的军火保障系统,没有听说过一直靠买买买来解决长远的问题的,如果为了长远的话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军火工厂,这样生产的炮弹成本会大大的降低,还能不怕外邦要挟,顺带还能解决就业。
  这一下说到李鸿章心坎里去了,立马让马清臣去筹办,地址就选在松江城外的一座废弃的庙里,马清臣弄了几本制造弹药的书,找来了几个工匠,弄了几台旧机器,几天后居然造出来了一颗十二磅炮弹并一炮打响。 

  当然他现在还是一个手工小作坊,名字叫上海洋炮局。
  日期:2017-09-11 22:13:00
  全盘被接手了洋务的薛焕,俨然成了一尊吃空饷的摆设,朝廷念他功劳,招他回京任礼部侍郎。最后薛焕离职回四川去教书。
  薛焕,先是小看李鸿章,随后被灰溜溜的逼跑,最后自己辞职。看起来好像是个很不起眼的人,但事实绝不是这样,可以说上海高速发展的那段时间,与薛焕的苦心经营密不可分。老上海人民应该要记住他。
  有另外一个不速之客,叫李泰国,也来找到了李鸿章。目的是要钱!因为李鸿章掌握了上海这个财赋重镇,而上海当时号称“月收百万”,仅海关税收就占全国海关税收的一半以上。
  李泰国,既不中国人也不是泰国人,而是英国人,时任中国海关的第一任总税务司,并且一干就是七年,奠定了洋人帮办关务的制度。那时候的海关税务属于强大的技术活,靠科举上去的官员根本不可能胜任,清廷只能雇佣洋人,要不是李泰国最后因为某一件事的原因跟清廷闹翻,李泰国这个总税务司司长还能干更长!

  李泰国来要钱也是为了这某一件事,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近代化的尝试,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交了不少学费,整个清廷被李泰国和一个叫阿斯本的英国军官给坑了大大一笔。
  到底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事情?这只要解散的阿斯本舰队和清朝又有什么关系?
  请看下集,京城里的大忽悠。
  日期:2017-09-11 23:09:27
  京城里的大忽悠
  上文说到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来找李鸿章要钱的事,要这个钱的目的是为了建设清国的第一只现代海军。
  原来是太平天国有“汇银五十万两向美购买船炮之事”,清政府不明觉厉,担心又害怕,李泰国等别有用心的人又跑去忽悠一番,清政府当时就决定让薛焕等人去筹划向外国购买现代战舰的计划。
  那是一个海权崛起的后时代,是木制帆船向蒸汽机铁甲舰转变的大时代,海军的战略战术不断的升级,海军的建设指导也在剧烈的更迭换代。
  整个欧洲在英国带的节奏下面,不断的你追我赶,生怕一觉醒来就被超越!
  可怜的中国,居然还在嗮太阳。 
  湘军对抗太平天国,很多战场都在长江沿岸,所以必须要建立水师。湘军的水师在国内算是很不错了,打了很多场硬仗。

  在这些小木船上,和现在的大兵一样,每次开饭前都要唱歌,他们唱的不是什么团结就是力量,而是一首水师得胜歌。
  这首歌的第一段就是 三军听我苦口说,教你水战真秘诀!第一船上要洁净,全仗神灵保性命。
  原来水战是靠运气,用这样的观点看,我们的足球不冤,我们甲午更不冤。
  可以说当时整个清朝的水师要是跟远在美洲的印第安部落相比,除了我们的木船可能稍微大一点以外,其余恐怕没什么差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