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与中国明朝(原创长篇、每日更新)》
第51节

作者: 千成葫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4-08 13:06:52
  第五章:“平安乐土”
  第一节:建设
  上半部分
  中国明朝:国防建设
  本章的标题为“平安乐土”,“平安乐土”原本是日本战国时期的诸侯织田信长提出来的口号和构想。虽然当时的口号和构想是“平安乐土”,在这一段时期(张居正改革后期、织田信长革新后期)里,中国和日本的国家大局发展趋于“平安乐土”,但在不少具体部分当中,既不“平安”,也没有“乐土”。
  张居正改革,围绕着富国强兵开展,本节上半部分就来具体看看他的一些改革措施。
  我认为:不管是什么时代、什么国家,富国是强兵的基础,强兵是富国的保障,富国和强兵,互相辅助、互为目标。张居正改革,也是如此。
  张居正为了上行下达、做好表率,就与万历皇帝一起做好节俭持国的榜样。有一次,十几岁的万历皇帝与张居正有一段感人的对话。万历皇帝举起自己的袍子问张居正:“这件袍子是什么颜色?”张居正说是青色。万历皇帝说:“最初是紫色,穿久了才变成青色的。”张居正说:“既然这件袍子已经褪色,太过陈旧,可以重新做一件。想及以前的享国久长的皇帝,都是节俭持国,这和统治时间的长度有关系。如果皇帝能节省一件衣服(皇帝的衣服一般是制作工艺和制作经费较高),民间数十人就可以因为这件衣服而获得温饱,反之,民间数十人就会因此受苦。为了国计民生,不能不节俭。”当时,万历皇帝非常认同张居正的说法。

  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张居正出台规定:按照考成法的记录和审核,地方官员征收赋税不足九成者,一律处罚。同年,由于收取赋税不力这一原因而受处罚的出现了一批官员,其中有一批官员遭受了革职处分。各地官员们见到张居正改革是动了真格的了,都不敢不作为,一齐赶紧收取应收的赋税,使得明朝国库日益充裕。第二年,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万历四年的一年内,国家的钱粮收入达到了435万两,比隆庆年间(万历皇帝的父亲隆庆皇帝的年号)的一年内的国家收入250余万两,整整多了74%。还有统计数据显示:万历四年,国家财政收入远高于国家财政支出,收支相抵后,国库还存有85万余两,这一下子,彻底扭转了长期以来的国家财政亏空的状况。

  国家有钱了,这是国防建设的必备环节之一。所谓国防建设,是国家为保卫自己的安全,防备和抵御外来侵略而采取的军事、外交、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一整套措施的总称,国防建设的重点是武装力量建设。
  张居正改革,国防建设被列入了很重要的改革领域。其中,最出色的是戚继光和李成梁参与指挥的武装力量建设和武装作战。下面分别来看:
  戚继光,他在后台张居正的鼎力支持下,在明朝北部边塞蓟州一带练兵修城,他创造了新式的攻守阵型,打造了一批很实用的兵器、装备,还编写了两部著名的兵法:《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戚继光还指挥了大量防御工事的建筑,在修建长城过程中,依据“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建筑思想修建不同的防御工事。比如,山势低矮处加高城墙,山势高耸处修建眺望楼,个别地方加修了障墙、挡马墙,使得长城变成了立体防御体系。可以说,明朝的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国防建设,是由戚继光指挥完成的。

  戚继光在指挥修筑长城时,还大量修筑空心敌台。什么是空心敌台?空心敌台就是攻守结合的军事建筑,它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平时可以在空心敌台里驻兵,战时可以随时点燃烟火来预警,还可以随时出动空心敌台里的士兵进行作战。空心敌台的大小高低不一样,各个敌台互相照应,都配有火枪火炮,也都备有充足的铠甲、兵械、粮草,防御能力很强大。
  戚继光在北部驻防时的作战思想是积极防御,而非消极防御。他出兵消灭了前来进犯的外族势力的大量有生力量,还有,没有仗打的时候,他指挥起了大规模的演习行动,并且邀请外族人员前来参观。当一些外族人员见到这等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演习行动,一个个吓都吓坏了,哪里还敢兴兵进犯?《明史》中对戚继光的评价是: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huán yǔ,指整个国家乃至世界)。

  从这些光辉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戚继光绝对是一名顶级的军学高手、用兵良将。关于戚继光的事例,还有一些传闻和记载,这里介绍两个关于戚继光、张居正的事例:
  第一个事例,在戚继光驻防北部防线时,某一天夜里,戚继光从边区骑马赶到了京城,见到张居正后,二话不说,把一件驻防将士穿的过冬的衣服拿给张居正看,拆开衣服,只见里面没有应该有的合格棉花,而填充其中的是草絮(xù)和败絮。据说,因为穿着不合格棉衣而被冻死的士兵有19人之多。张居正一看,顿时明白了,立即去找置办这批不合格棉衣的人的女儿,也就是找李太后说明情况。李太后了解了情况,找了她的父亲李伟(人名,就是置办不合格棉衣的主要责任人),狠狠地训了一顿,罚李伟在雪中站立,还施加了其他的处罚条令。

  第二个事例,据不一定可靠的传闻,戚继光为了和张居正搞好关系,就给张居正进献了美女和壮阳药,甚至还有说法是张居正因为纵欲过度而死亡。我觉得,这一个事例有可能是那些陷害戚继光、张居正的人编造的谎言,不足相信。
  张居正重用戚继光,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张居正还重用李成梁驻守辽东。李成梁打起仗来特别凶猛,常常不按套路出牌,进行长途奔袭和屠杀敌军是常有的事情,在他的指挥下,打了不少胜仗,很大程度上维护了辽东地区的安宁。长年驻守辽东的李成梁,和驻守蓟州一带的戚继光齐名,两人还有过军事上的配合。
  张居正改革的国防建设,在戚继光、李成梁等战将的指挥下,很有成效,革新了明朝之前的边防积弱的局面。当时的国防建设,完成了修筑长城和其他防御工事,也完成了将士们组成屹(yì)立不倒的“钢铁长城”,这两大“长城”有力地显现出了明朝的军魂,也有力地证明了张居正改革的正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