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祭坛上的游戏——中国古代宫廷政变》
第27节

作者: 庶民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正当李世民率军前去征讨杨文干时,李建成施展浑身解数,动用他所有的力量对李渊施加影响,其中包括齐王李元吉、后宫的嫔妃群和当朝重臣、侍中封德彝。在强大的攻势下,李渊反悔了,他马上把太子放了。
  也有可能是李渊意识到自己废立太子的决定做得过于草率了。这起事件很可能是有人抓住太子违法的把柄,制造了太子谋反的假象。整个事件中唯一能够认定的太子过失的是“私运盔甲”。太子私运军用物资肯定属于违法行为,但还不至于被废黜。他命李建成仍回京师留守,然后各打五十大板,责备太子和秦王“兄弟不睦”。最后他从东宫和秦王府找了几个替罪羊,把他们全部流放巂州。替罪羊是太子中允王珪、太子左卫率韦挺以及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

  日期:2017-03-16 20:54:40
  与此同时,李世民也轻而易举地平定了杨文干叛乱。在这场短命的叛乱中,杨文干唯一的“战绩”就是出兵占领宁州,驱掠官吏与百姓出城,占据了百家堡。可当李世民率领大军进抵宁州城下的时候,杨文干的军队马上就不战自溃。七月初五,杨文干被自己的部将刺杀,首级立刻传送长安。李世民捉获宇文颖,将他杀掉。
  高祖李渊以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给这起事件画上了句号。但这种和稀泥的处置方式即便能够勉强维系太子与秦王之间的平衡,也是一种极其脆弱、危机四伏的平衡。无论是太子还是秦王,对这个处置结果都感到不满意。

  对李建成来说,既然高祖收回了废立太子的成命,并且对太子和秦王各打五十大板,那就说明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是被诬陷的,而且肯定也意识到秦王就是制造假案的那只幕后黑手。按照唐律,诬告别人谋反若不属实,诬告者本人要按“反坐法”处以谋反罪。可现在仅仅流放一个秦王府的属官杜淹,秦王本人却安然无恙,这不是在纵容秦王阴谋夺嫡吗?
  而对李世民来说,既然高祖已经做出了立他为太子的承诺,那么高祖就不应该流放他的属官,而应该兑现承诺立他为储君。天子口中无戏言,堂堂的一国之君怎能信口开河、出尔反尔呢?再说,就算太子谋反是假,可杨文干兵变总是真的吧?杨文干是东宫旧部也是真的吧?太子给杨文干私运盔甲更是不争的事实。就冲这些证据确凿的事实,太子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怎么能不痛不痒流放两个东宫官吏就算完事了呢?更何况杨文干兵变毕竟是秦王平定的,到头来平叛功臣反而遭到责罚,如何能让人心服?

  李渊要避免骨肉相残,希望他们各安其位,却只会采取“和稀泥”的方法,既要维护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又对李世民的功勋一再补偿。兄弟俩每每产生争执,到李渊那里去告状,李渊不是对双方劝解、斥责一番,就是把罪责归于其僚属,结果造成兄弟俩的矛盾越来越深。
  日期:2017-03-18 23:05:33
  3、如履薄冰 王牌功高震主
  七月底李渊回到了长安,为了改善父子及兄弟间日趋紧张的关系,李渊特意在城南举行了一次狩猎活动,让三个儿子比赛骑射。
  比赛开始时,李建成笑容满面地牵着一匹膘肥体壮的胡马,亲手把缰绳交给李世民,他诚恳地说:“这是匹罕见的骏马,能跨越数丈宽的沟涧,二弟善于骑术,可以骑上它试一试。”
  李世民接过缰绳,跃上马背,然后鞭子一挥,胡马立刻像离弦之箭奔了出去。太子交给秦王的是一匹尚未驯服的烈马,这种烈马往往会在飞速奔跑的过程中玩一些惊险动作,骑手就算不被摔死也得落个残废。李世民骑着马追逐野鹿,烈马忽然尥起后蹶,李世民跃身而起,跳到数步以外立定。然后李世民再次骑到这匹马上,这样连续发生了三次,最后这匹烈马驯服了。李世民回过头笑着对身边的宇文士及说:“有人打算借这匹胡马害我,但生死有命,马又怎能伤害得了我呢?”

  有人立刻把这句话向太子通报,然后通过太子之口又传进后宫嫔妃的耳中。李渊回宫后,嫔妃们马上又把秦王的话告诉了皇帝。但是这句话最后却变成了这个样子:“我有天命,将为天下主,怎么会轻易死掉呢!”
  李渊怒不可遏,随即把三个儿子都召了进来,当着太子和齐王的面怒斥秦王:“天子自有天命,非智力可求;你谋求帝位就这么急吗?”与其说这是李渊听信谗言后对李世民的一种无端指责,还不如说这是他在借机发泄对李世民由来已久的不满。
  武德四年七月,李世民一举消灭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割据政权,到达长安后,他刻意搞了一场锋芒毕露的武功秀。李世民身披黄金甲,李元吉、李世勣等二十五将盔甲闪亮紧随其后,一万名铁甲骑兵如同黑色森林,三万名武士浩荡行进。一眼望不到边的全副武装,军乐高奏,振动山谷。王世充和窦建德容枯槁、蓬头散发地跪在一前一后的两辆囚车上,被当成祭品带到李唐的太庙里告祭李渊的祖先。

  李世民为什么要搞这么隆重的进城仪式?从从公开的角度说,这是扬我国威,展示大唐雄风。从李世民个人的心理说,有炫耀武功的动机。但从李渊的立场上看,李世民有功高震主的危险。
  在这些年南征北战的过程中,秦王招揽了四方豪杰和天下名士,在李渊的眼皮底下建立了一个实力雄厚的政治军事集团。如果秦王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是任何一个异姓功臣,李渊很可能早就把他杀了。李渊对秦王提出严厉的警告,目的就是防止他在阴谋夺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面对李渊的斥责,秦王却不卑不亢,“免冠顿首”,主动要求由司法部门立案审查,表现出一副胸怀坦荡的样子。一旦“下法司案验”,就是把矛盾公开化了,这表明秦王并不接受皇帝的警告。

  李渊忍无可忍,再不给这小子一点颜色瞧瞧,他真要把尾巴翘上天了。看着皇帝吹胡子瞪眼的模样,旁边的太子和齐王丝毫不掩饰他们的幸灾乐祸之情。可就在这节骨眼上,一道来自边境的加急战报飞进了长安的太极宫。李渊的愤怒转眼就被震惊所取代,突厥人又来了。
  早在一个月前,突厥人就已经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对唐朝发起了攻击。当时,代州(今山西代县)、朔州(今山西朔州市)、原州(今宁夏固原市)、陇州(今陕西陇县)、阴盘(今甘肃平凉市东)、并州(今山西太原市)等重镇和据点都遭到了进攻,但是突厥人这一次攻击力度却不是很大,基本上仍是以劫掠为主,并无进一步南侵的意图,所以朝廷只命骁将尉迟敬德及各地守将出兵迎击,便遏止了突厥人的攻势。

  可眼下边境发来的战报却显示:这一次突厥大可汗颉利亲自出马,并与小可汗突利(颉利长兄始毕可汗之子)联合出兵,倾全国精锐之师南下,而且兵锋直指原州,显然有入侵关中、进逼长安的企图。李渊不得不收起满面怒容,让秦王起身系好冠带,并且大加慰勉,然后就和他商讨应对突厥的策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