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祭坛上的游戏——中国古代宫廷政变》
第19节

作者: 庶民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恒觉得宋昌说得有道理,就去向她母亲薄太后请示,薄太后也拿不定主意。刘恒就让舅舅薄昭先到长安,面见太尉周勃,然后再作打算。周勃等对薄昭详细讲了他们要迎立代王为帝的意图。薄昭返回晋阳,向刘恒报告说:“果然是请您入朝为帝,可以相信。”刘恒这才放下心来,命宋昌做参乘,又带上张武等六个陪同人员,前往长安。
  刘恒进入长安,暂时住在代邸(代王在京的府舍)。群臣都跟随到代邸,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拜谒说道:“皇子刘弘等都不是孝惠帝的儿子,不应该继承帝位。大王是高帝长子,理应做高皇帝的继承人,愿大王即天子位。”刘恒假意推让一番,最后登上天子位。接受群臣请求以后,刘恒在当天晚上入住未央宫,连夜拜宋昌为卫将军,统领南北军;命张武为郎中令,负责皇宫警卫。
  当夜,主管官员分头到梁王、淮阳王、常山王及少帝的官邸中将他们杀死。这四个懵懵懂懂的儿童成了刘吕两派斗争的牺牲品。
  第二天,刘恒宣布大赦天下,对功臣一一论功行赏,表彰他们在剪灭诸吕中的功劳,封刘章为王;把被吕后削减的齐国封地全部还给齐国,作为对齐王刘襄的补偿。至此,代王刘恒取得了朝臣和宗室的一致拥护,汉家天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刘恒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之一,也就是享誉古今的汉文帝。
  日期:2017-03-06 09:58:28

  高平陵之变
  1忍死待君,不固维城之基
  曹睿
  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十二月,正在壮年的明帝曹睿,突然得病,而且越来越重。曹睿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便开始安排后事。曹睿有三宫六院、数千的宫女,可惜没有生出一个儿子来。没有办法,他只好将齐王曹芳和秦王曹询养为己子。宫中事情隐秘,没人知道他俩身世的底细。尽管有人猜测曹芳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但也没有确实根据。曹睿打算把帝位传给齐王曹芳,当时曹芳只有八岁,是个不更事的孩子,必须有大臣辅佐才能君临天下。他任命皇叔燕王曹宇为大将军,让曹宇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人一起辅佐幼主。

  燕王曹宇是武帝曹操的儿子、曹睿的皇叔。曹睿年少时与曹宇很要好,所以把后事托付给了他。曹爽是曹真之子,曹肇是曹休之子,这两位都是魏国的宗室子弟。秦朗是曹操的养子,虽然是外姓,但他与曹睿的关系很好,与魏室宗亲无异。曹睿这个辅政名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按说资格最老、功劳最高的司马懿也应该列席辅政名单之中,但是曹魏毕竟姓曹,不姓司马。曹睿这样安排,可以看出他对司马懿的猜疑。但事到临头,却发生了变化。

  曹操还是魏公的时候,任刘放和孙资作秘书郎。文帝曹丕即位后,改秘书为中书,任命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使他们执掌机密。曹睿即位后,对这两个人更加宠幸,升他们为侍中、光禄大夫,并封本县侯。曹睿把这二人视为心腹,每次召集朝臣议事,都让他俩决断是非,曹睿择定而行。两人的权势非常大,公卿大臣有不少人看不惯,曾上书劝谏过,但曹睿都不予理睬。
  曹肇、夏侯献对刘放、孙资二人长久专权早就心怀不满。有一天,曹肇、夏侯献二人看到殿中有一只鸡飞上树很久不下来,他们说:“这上去的也太久了,看它还能呆多久!”刘放、孙资听说后,以为是影射自己,十分不安。他们清楚,疏不间亲,一旦宗室得势,他们轻则失掉权力,重则有杀身之祸。二人要利用他们在皇帝身边的便利,改变对他们不利的形势。

  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把曹肇等人挤出去。燕王曹宇性情恭顺温和,屡次推辞委给他的重任,但每天都守在曹睿身边。刘放、孙资想在曹睿跟前说曹肇等人的坏话,但碍于曹宇在场,几次都没敢说。有一天,曹睿气息微弱,不能动弹,曹宇急忙出殿去找曹肇商议后事。过了一会儿,曹睿稍微好了一点儿,跟前只有曹爽在侍候。刘放一看机会难得,赶紧把孙资叫过来商量对策。
  孙资还有些担心:“恐怕动不了他们吧?”
  刘放说:“眼看咱俩就要被扔进锅里烹了,还有什么不可以干的!”
  两个人匆匆来到曹睿跟前,流着泪说:“陛下如今气息微弱,若有不讳,将把天下交给谁呢?”
  曹睿喘息着说道:“你们没听到我说要托付给燕王曹宇吗?”
  刘放答道:“燕王自知不堪大任,故而一再推让。先帝有遗诏,藩王不得辅政。而且陛下刚病,曹肇、秦朗等便与才人及侍疾者调笑。燕王又拥兵自固,不许我们进来侍候您,这与古时的竖刁赵高,尚有何异?况皇太子幼弱,不能亲政,外有强bao之寇,内有劳怨之民,陛下不去考虑国家长远存亡,却只顾亲朋故旧,把祖宗基业交给庸人。陛下卧病数日,内外隔绝,社稷危殆却不自知,臣等深感痛心。”

  曹睿病入膏肓,他之所以能够支撑到现在全是凭借顽强的意志,听了他们的话不禁怒起,问:“卿以为谁可担大任?”
  二人既要排斥宗室,但也不可能完全排挤掉,否则会引起曹睿的疑心,二人看中的是曹真的儿子曹爽。刘放和孙资就说:“曹爽可以。司马太尉才略过人,可参大政。”
  二人早与司马懿内通外达、打成一片。
  曹爽正好在场,曹睿就问他:“卿自思能胜任否?”
  曹爽汗流浃背,哆嗦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刘放暗中踩他的脚,耳语说:“臣以死奉社稷。”

  曹爽这才缓过劲来,鹦鹉学舌地重复了一遍。曹睿见此情景,就同意了。
  等到刘放、孙资办完此事,出了大殿,曹宇才把曹肇找了来。曹肇一听说事情有变,急忙跑到曹睿身边,哭着请求他不要随便改变主意。曹睿就又听从了曹肇的话。
  曹肇得了实信,兴冲冲地出去了。他前脚离开,刘放、孙资二人后脚就到了大殿,又声泪俱下地劝了曹睿半天,曹睿又听信了刘放、孙资的话。
  刘、孙二人一想空口无凭,就对曹睿说:“陛下既然拿定了主意,就要亲手拟出诏书公布。”
  曹睿这时连气都喘不过来了,哪还能写诏书呢。他说:“我身体太虚弱,不能亲手写。”

  刘放这时也不管什么君臣礼节了,随即上床,把着曹睿的手勉强写下诏书。然后二人拿着诏书走出殿外,大声宣读:“陛下有诏,免去燕王曹宇等人官职,不得在宫中停留。”
  曹宇、曹肇、夏侯献和秦朗一听,全都傻了眼,怎么说变就变了?可是诏令既出,他们要再进宫门劝说,哪里还有机会!没办法,只得一边哭,一边收拾行李回老家了。
  曹睿依从刘放、孙资的建议,免了燕王曹宇等人的官职,任命曹爽为大将军,但他嫌曹爽才识太低,又任命尚书孙礼为大将军长史,让他辅佐曹爽。
  接着,曹睿强打精神,亲手拟出一道诏书,封好后,叫来宫中心腹给使辟邪道:“拿着这道诏书交给司马太尉。”辟邪接过诏书飞驰而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