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祭坛上的游戏——中国古代宫廷政变》
第8节

作者: 庶民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2-23 18:17:46
  4赵高逆谋, 孤注一掷篡权
  赵高是首先发现这个漏洞的人。赵高是赵国王室的远亲,生于秦昭王末年,大概是在昭王五十一年(前256)前后生于秦国首都咸阳。赵高的母亲是犯人,受过刑,地位低下。刑满获释之后便留在“隐官”干活。赵高兄弟数人都出生在“隐官”,“隐官”是一个安置刑满释放人员的作坊。赵高出生在这样一个地方,社会地位极低。但是赵高有优势,他擅长书法,尤精小篆。秦始皇用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之时,颁布了三种标准字书,其中一部就是赵高写的《爰历篇》。赵高还精通法律,秦代自商鞅变法以来重视法律,焚书令中就有“以吏为师”之说。赵高凭借自己的优势,再加上察言观色、逢迎献媚,博得了秦始皇的赏识和信任,被任用为中车府令,成为秦始皇身边的官员。中车府令官阶不高,但是他管理秦始皇的“专列”,是机要官员,地位十分重要。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前程看好时,赵高触犯法律,犯大罪入狱。秦始皇命令大臣蒙毅审理,蒙毅依法判处赵高死刑。秦始皇惜才,下令赦免赵高,恢复其中车府令的官职。赵高死里逃生,从此小心翼翼,办事益发勤勉,他再次取得秦始皇的信任,玺印也交他掌管,幼子胡亥的教育也委托给了他。不过,赵高内心深处,种下了对蒙毅及蒙氏一族仇恨的种子。

  秦始皇沙丘病故后,赵高准备篡改秦始皇的遗诏,改立胡亥当皇帝。他是胡亥的启蒙老师,胡亥当了皇帝,他必然能得到重用。但是胡亥能接受赵高篡改遗诏、杀兄夺位的想法吗?
  胡亥一开始并没有篡改秦始皇遗诏自己当皇帝的意图。赵高不怀好意地问胡亥:“皇上驾崩,遗诏单独赐予长子扶苏,对其他诸子却完全没有提及。扶苏到咸阳马上就被立为皇帝,公子同为皇子,却无尺土之封。公子难道就没有想法吗?”胡亥回答得很干脆:“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皇去世,不封诸皇子为王,为子自应遵守,何待妄议。”
  赵高采取攻心战术,他说:“臣以为不然。方今天下大权在公子、臣和丞相李斯手中,公子何不慎重考虑。而且制人与受制于人,岂可同日而语?”遗诏可以篡改,当皇帝和当臣子可是天差地别。
  但是胡亥又拒绝了,胡亥回答道:“废兄而立弟不义,奉诏而畏死不孝,才能浅薄而勉强因人求功乃是不能。行不义、不孝、不能之事背德,不仅天下不服,只怕我自己也会身遭不测,甚至会危及社稷。”
  “不义”、“不孝”、“不能”是儒家的一套,胡亥的认识还是很清晰的,不过胡亥的话并未说绝,胡亥仅仅是拒绝,并未警告赵高再说此话必将加以严惩。赵高碰壁之后并没有灰心,谁当皇帝对他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扶苏当了皇帝,恐怕他连现有的位置都保不住,他不能坐以待毙。
  游说一个人成败的关键在于击中对方的软肋,赵高继续说道:“臣闻商汤、周武杀其主,天下称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卫国臣民感其恩德,孔子著录其事,不为不孝。大行不必拘泥小节,大德不应谦让退避。顾小忘大,必有后害;狐疑犹豫,必有后悔。决断敢行,鬼神尚且退避,行事也必定成功,愿公子听臣大计。”卫君指战国时期的卫出公辄,卫辄与其父蒯聩争位,但无杀父之事,赵高篡改史实以图说服胡亥。弑君弑父都能做,何况杀兄称帝呢?赵高用史实为他们政变蒙上一层遮羞布,使胡亥不致做贼心虚。

  人对诱惑的抗拒是有限度的,胡亥动摇了,喟然叹息道:“眼下先皇尚未发丧,丧礼未终,如何能在此时去惊动丞相呢?”
  赵高要的就是胡亥这句话,他接口道:“时机稍纵即逝!臣自能说动丞相,不劳公子费心。”只要把胡亥拉下水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有了王者,棋局就可以启动,他必须说动丞相李斯。如今他们远离咸阳,大权掌握在左丞相李斯的手里,众臣唯李斯马首是瞻,一旦李斯反对,他就会诛杀赵高,即便是贵为皇子的胡亥也只能是死路一条。
  日期:2017-02-24 16:15:22
  5李斯变节,信奉仓鼠哲学
  李斯是楚国人,出生于楚国的上蔡县(今河南上蔡),大概生于楚顷襄王十九年,相当于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比秦始皇大二十一岁。年轻的时候,李斯在楚国的郡府中做文法小吏,一个人住在郡吏的宿舍里。他去厕所时常常遇见偷吃粪便的老鼠,每当有人或狗走近,老鼠们惊恐不安,纷纷逃窜。有一天,他去政府的粮仓,看见仓中的老鼠个个肥大,住在屋檐之下,饱食终日,优游自在。李斯一瞬间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感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人之贤明与不肖,如鼠在粮仓中与厕所中,取决于身处不同的地位而已。

  他到著名学者荀子门下做了学生,学习经世致用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他对当时的国际形势做了一番分析,决定离开楚国到秦国去。到秦国后,李斯入吕不韦门下。吕不韦极为赏识李斯,推荐他到秦王宫廷做了郎官,李斯成为秦王嬴政身边的文职侍从。不久,他被秦王任命为长史,成为秦王宫廷的秘书长,开始直接参与秦国政治。长史之后,李斯又被任命为廷尉,相当于司法大臣,此后步步高升。大概是在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左右,李斯被秦始皇任命为左丞相,成为仅次于皇帝的权势人物。李斯长子李由出任秦的三川郡太守,执掌连接关中关东要地的封疆大任,其他的儿子皆娶秦的公主为媳,女儿也都嫁与秦的公子为妻。李斯可谓是位极人臣,荣耀之极。

  日期:2017-02-24 16:16:17
  赵高见李斯的时候相当自信,他单刀直入问道:“皇上去世前赐遗诏给长子扶苏,叫他速回咸阳主持丧葬,立为继承人。皇上驾崩无人知晓,诏书尚未发送。现在,遗诏以及皇帝符玺都在胡亥手中。太子究竟属何人,只在丞相与赵高的一句话而已,丞相以为如何?”
  李斯惊斥道:“这是亡国之言,岂人臣所当妄议!”
  赵高当然是有准备的,扶苏是被贬到长城军团做监军,赵高就拿长城军团的主帅蒙恬和李斯做了个比较,赵高平静地说道:“丞相您想想,您的才能和蒙恬相比怎么样?您的谋略和蒙恬相比怎么样?您的声望和他相比怎么样?您的功劳和他相比怎么样?您和扶苏的关系、蒙恬和扶苏的关系相比您怎么样?”
  日期:2017-02-24 16:19:13
  李斯愣了一下,他谦虚地说:“这五个方面老夫确实都比不上蒙恬。不过赵君为何对我如此苛责呢?”

  前两点不太好比较,不过后三点李斯是比不过蒙恬的。蒙恬的家族在秦国已经是干了三代了,秦昭襄王时期,蒙恬的祖父蒙骜已经是昭襄王手下的大将。蒙骜之后是蒙恬的父亲蒙武,那也是秦国的重臣。到了第三代,有蒙恬在外面做将军,他的弟弟蒙毅是秦始皇的正卿,他兄弟两个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可以说秦国很多官员都比不上他们。李斯是单枪匹马到秦国来打天下,所以家族的背景与功劳跟蒙恬是无法相比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