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2-14 19:13:41
漫评唐中宗李显(二十四)
景龙二年(公元708年)二月,春意盎然,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我们的韦皇后也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二春,虽然在上一年里发生了太子李重俊的政变,她的亲家兼情夫武三思以及她的女婿武崇训被太子的政变军队杀死,而她本人也差点在这场政变中被太子给拉下马,但好在吉人自有天相,最终太子李重俊的政变被成功镇压,而韦后在这次死里逃生之后也算因祸得福,原先武三思的党羽纷纷转投到她的门下,在此基础上韦后决定要开始重走当年武则天走过的路。
在景龙二年二月的某一天,皇宫内突然出现了一件奇异的事,据宫中的目击者所说,韦皇后藏衣服的竹箱上突然有五色祥云升起,并且很快这件事便传到了中宗那里,中宗听后也觉得非常惊奇,于是便根据目击者的描述派人把这一奇特的景象画下来给文武百官看。这时有一个叫韦巨源的官员又趁机向中宗提出应该把这件发生在韦后身上的喜事向全国公布,让天下万民们也跟着一起大饱眼福,唐中宗表示同意,并且还特地为这件发生在韦后身上的喜事下诏赦免全国囚徒,让大家也跟着韦后沾光。
当然发生在韦后身上的这件奇异的事在我们中国历史上还有个专有的名词,叫做祥瑞,因此在韦后的这件祥瑞发生后,个别政治嗅觉比较灵敏的官员便开始趁机拍韦后的马屁,有一个叫迦叶志忠的官员为此还特地向中宗上书说:“想当初我大唐高祖神尧皇帝尚未受命于天时,天下流行的歌谣是《桃李子》;在太宗文武皇帝尚未即位之时,天下流行的乐曲是《秦王破阵乐》;在高宗天皇大帝继位之前,天下流行传唱的歌谣是《堂堂》;在则天大圣皇后登基以前,天下所流行的乐曲是《媚娘》;在应天皇帝陛下您继位以前,天下流行传唱的歌曲是《英王石州》;在顺天皇后受命于天以前的永徽末年,就已有人传唱《桑条韦》之歌,大概上天的旨意就是认为顺天皇后应当当,主持蚕桑之事。因此臣谨献上《桑韦歌》共十二篇,恳请陛下允许将这首歌编入乐府诗歌,让皇后在祭祀先蚕神时演奏。”随后太常卿郑愔又顺着这个话题继续加以引申说明,唐中宗听罢非常高兴,迦叶志忠和郑愔都因此得到中宗丰厚的赏赐。很显然,无论是“五色祥云”的祥瑞还是“桑条韦”的歌谣都是韦后为了加强其上位的合法性而编造的政治谶言,目的就是为了宣扬韦后能够母仪天下那是天命所归,当然这种事在中国历史上也屡见不鲜了,统治者为了向万民证明他统治的合法性往往都会编造类似这样的政治童话,想当初武则天在建国称帝前也用过这一招,因此韦后搞这么一出,其意味也不言自明了。
日期:2018-02-15 20:23:19
漫评唐中宗李显(二十五)
而对中宗来说值得高兴的还不止发生在韦后身上的祥瑞,当时大唐与突厥之间的战事在唐朔方军总管张仁愿的主持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当初,唐朔方军与突厥是隔黄河为界的,而在黄河以北有一座拂云祠,突厥每当在进犯朔方军时,都要先到拂云祠中祈祷,在作好各方面准备以后才发兵渡黄河南下。当时突厥的阿史那默啜可汗调集了全部人马进攻西部的突骑施,因此张仁愿便趁机率所部乘默啜后方空虚之际夺取了沙漠以南的大片土地,并请求中宗在黄河北岸修筑中、东、西三座首尾呼应的受降城,以便断绝突厥默啜可汗南下进犯的通道。然而张仁愿的这个提议却遭到了时任太子少师的唐休璟的强烈反对,他认为:“自两汉以来,历代都以黄河天险作为北方的边界,如今在突厥境内修筑城池,不但劳民费力,而且终究会被突厥所占有。”不过尽管有人反对,张仁愿仍然不停地坚持请求筑城,最后终于得到了唐中宗的同意。
在张仁愿的主持下,三座受降城仅用了六十天便修筑完毕,以拂云祠为中城,距离东、西两座受降城各四百余里,而且三城都是建在地理位置险要的地方,通过这三座城的修建大唐一举拓展边境达三百多里。此外,张仁愿又在位于牛头的朝那山以北修筑了一千八百多个烽火台,并任命左玉钤卫将军论弓仁为朔方军前锋游弈使,驻扎在诺真水巡逻戍卫。从这以后突厥人再也不敢越过朝那山到南边来打猎放牧,朔方军也再没有受到过突厥兵的侵犯和虏掠,因此而减少在这一带戍边的兵士达数万人之多。
不过虽然此时中宗统治下的大唐的边境暂时是安定了下来,但内政却是被中宗给搞得一塌糊涂,买官卖官成风。当时安乐公主、长宁公主及韦皇后的妹妹国夫人、上官婕妤、上官婕妤的母亲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等人在中宗的纵容下,全都仗势专擅朝政,大肆收受贿赂,为行贿者请托授官。在当时不管是屠夫酒肆之徒,还是为他人当奴婢的人,只要向这些人行贿三十万钱,就能够直接得到由皇帝的亲笔敕书任命的官位,由于这种敕书是斜封着交付中书省的,因而这类官员被当时的人称为“斜封官”。而这种“斜封官”的涌入对大唐官场的风气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一时之间诸如员外官、员外同正官、试官、摄官、检校官、判某官事、知某官事等各种名目的官职在大唐的官场上可谓是满天飞,而由于“斜封官”的销售市场太过火爆,为此朝廷特意在西京和东都两地分别设置两员吏部侍郎,每年四次选授官职,而每次选任的官员居然达数万人之多。当时的斜封官都是不通过中书门下两省而由皇帝直接降下墨敕任命的,当时两省的官员都不敢就其中的问题上奏中宗,只能任由这些良莠不齐的斜封官到各级衙门走马上任,只有吏部员外郎李朝隐前后阻止了一千四百余名斜封官的任命,不过这也为他招来了许多怨恨和诽谤,然而李朝隐对此全然不顾,还是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原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