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考(1)秦岭迷局——我,是秘密考古战线上的一员》
第28节

作者: 秘考代号零零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2-17 09:35:00
  首先就是刚才梁东提到的‘昏迷’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秘考处已经有七位研究员在调查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出现过,并且现在仍然没有任何转醒迹象。而简报中的提到的‘昏迷’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和秘考处的情况非常相似,所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同时也相当于将第一次出现昏迷的鳌山古道以及第二次出现昏迷的鹦鸽镇山口联系起来。”
  我提出我的质疑道:“那这跟之前的‘柴头沟’,还有宝鸡无名台地西周贵族墓之间有什么关联?”
  沈奇解释道:“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点,鳌山古道尽头的砖室和柴头沟同样都出现了温度骤降的急冻现象,二者的联系是很明显的。而第一批发现的研究员在鳌山古道附近昏迷,同样我们在调查古道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意识被干扰的情况,所谓昏迷无非就是对于思维意识的扰乱,因此我们之中尽管没有人出现昏迷现象,但是从本质上说是有着深层次关联的。再说到‘柴头沟’事件,这次的急冻情况是最严重的,所以人员很快就撤离了,因此仅凭当时的记录我们并不能确定如果人员继续驻留遗迹附近会不会出现昏迷现象,也就是说,有这么一种可能,就是强烈的急冻现象,掩盖了导致昏迷状况的产生。

  当然,还有第三点,我们想一下,宝鸡无名台地西周贵族墓之中的‘堲周’壁画中出现唐代壁画,壁画内人物和饰品的实物出现在‘柴头沟’遗址之中,鳌山古道的唐代砖室之中出现先秦时期的青铜挂架和錞于形容器,这一切的一切绝非偶然
  从类型学和断代上分析,这几处遗迹虽然自身的情况有些混乱,但是综合起来一看,却似乎有一条主线在串联着他们,因此我的观点是,可以断定这几处遗迹共同拱卫着一个从先秦甚至上古就开始的,延续了数千年的秘密。
  然而,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我们现在不得而知,我推测周处长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也在调查这件事情。既然周处长此次又不避嫌疑地出现在了鹦鸽镇附近,那么我有理由认为很可能破解一切问题的关键就在那个被巨型条石封死的山洞之内。”
  沈奇的分析可以算得上是十分精彩了,可以说整件事情发展到这个时候,基本有了个成形的轮廓,而这个轮廓在我们不断地深入调查下,将会逐渐清晰起来。

  待沈奇说完,我开口说道:“我本人比较同意沈处的分析,而且也基本符合事实,这里我还要补充一点,对于这个山洞,诸位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陕西乾陵的墓道是不是也用同样的方式封闭的?我们现在依然不能确定山洞里面是什么遗迹,但是以乾陵的例子来分析,唐朝时期确实有用大型条石封闭重要空间的习惯,同时也有在巨大山体上开出体量庞大的空间,作为举行一些隆重仪式(墓葬、祭祀以及重要窖藏)的场所的特点。联系到之前沈处的分析,所以我们可以初步认为这个被条石封闭的山洞,很有可能是一处唐朝遗迹。

  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要到现场调查一下那个山洞到底是怎么回事,周处长同样也是这么做的,弄清山洞中的情况,应该是我们查明真相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沈奇对我们说道:“明天我仍然是联系部队方面为我们安排交通工具,第一站先到宝鸡,这次我们行动的装备和上次差不多,有很多类似枪支和丨炸丨药等物品。而且,我们必须经过鹦鸽镇进山,军方没法用直升机送我们,途径的路段人口相对众多,我们不方便公开露面,因此这次到达宝鸡之后,由当文物局接手进行协调,并派车带我们从鹦鸽镇的山口入山。
  他们并不清楚我们的具体工作性质,曾经提出了为我们配备一名向导,但是被我拒绝了。上级有明确的指示,整件事情的参与人员只限于我们四个,所以从山口到曾经取石的那片大山我们只能靠自己找到。好在据说当时为了运输开采出来的石料,从山口到取石现场修建了一条临时性的土路,但是由于当时工期问题,修建的非常简陋,过了这么多年,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以前的痕迹。当然,我们也准备了大山内详细的地形图,以我们的野外考察经验,就算没有那条土路作为标记,我们也有足够的能力从山口一直找到那个被封死的石洞。”

  听完沈奇的话,我补充道:“刚才听你说,当时的工人回忆,夜里有不少黑影略过,秦岭内部的原始森林面积巨大,难保不会出现什么野兽侵袭之类的危险情况,所以我建议这次武器和弹药必须配备充分。”
  沈奇在笔记本记录了一下,说道:“我也注意到黑影的问题,梁东的提醒是有道理的,刚才我说了,武器是肯定要带的,现在看来,适当的每人多配发一些子丨弹丨也是对的,各位,还有吗?”
  窦晓冲有点按捺不住,也提议道:“沈处,上次你弄的那开山刀不错哈,这次一定想着带上。”
  沈奇面色微沉:“这是自然,不过我必须提醒你,这次行动的目的地在三十年前曾经发生过大量人员昏迷的情况,可谓非常凶险,所以你切忌莽撞。上次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私自用开山刀劈砍挂架的事情决不允许再发生,否则严惩不贷。”
  窦晓冲一听说起开山刀,沈奇就想到了他砍挂架的事情,心中自知理亏,也不敢随便反驳,沈奇看了看大家没有什么建议了,于是宣布散会,明天一早重返秦岭。
  日期:2017-02-20 09:02:00
  第二十三章 真相?传说?
  位于太白县的鹦鸽镇已经毗邻旅游点景区了,所以我们不可能像上次一样,让军机把我们空降到预定地点,所以这次到达宝鸡之后,由当地文物部门负责用车把我们带到鹦鸽镇东南的山口位置。
  到了太白县已经是下午了,这个时间不太适合进山,当天晚上我们就住在了县城里。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坐着文物局的小赵带来的两辆丰田普拉多出发了.从宾馆到我们预计进山的位置有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开始路还比较好走,后来车队跟着盘山公路进了连绵起伏的大山。
  秦岭山势险峻,植被茂盛,盛夏季节更是到处一片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在盘山公路行进一段之后,车队拐入小道,从一个山中的小村子里纵向穿过。此时的道路已经属于山里的土路了,颠簸不平,幸亏这两天没有下雨,否则肯定更加泥泞难行。好在虽然路况不好,但是路面却足够宽,所以汽车仍然可以勉强通过。就这样又走了一段时间,估计有至少距离刚才那个小山村有八,九公里的样子,前面横着岔出一架大山,周围大型植被增多,路况更加复杂,再往前汽车也不太容易通行了,沈奇让司机在两山夹缝跟前的一个缓坡上把车停下,我们四个下车之后,把装备卸下来,清点完毕后各自背起自己的装备包,准备进山。

  宝鸡文物局负责接待我们的小赵同志专业素养很高,一路上多一句话也不说,不该问的一概不打听,我们也严守保密章程,没有透漏任何行动信息。准备工作做完之后,小赵过来跟我们握手告别,转身上车之后头也没回绝尘而去。
  暂时的喧闹之后,大山之前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沈奇展开地图,往四下扫视了良久,然后对我们说道:“刚才我们走的那条路应该就是当初工程队进山的时候临时开出来的,可以看出来地面是用碾子平整的,但是毕竟是土路,时间一长加上雨水浸泡,基本上也就不怎么能走了,甚至再往里走,估计有些地方已经很难分辨出道路的痕迹了。”
  沈奇往东一指:“路到了这里往东折了,从地图上看应该是为了绕过这架大山,我预估了一下,从这里到石洞所在的位置大概得有一天多的路程,也就是说今天夜里我们要从山里过夜。此地当初出过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而且和鳌山古道以及柴头沟这些危险等级很高的遗址有着重大联系。所以,今晚上我们必须谨慎,特别是睡觉的时候,执夜的人一定要注意每个人睡觉时的情况,以免发生危险。”

  沈奇事无巨细地给我们嘱咐着进山之后的细节,正说着,就看见从远处走走停停过来一个人。这里虽然不能说是人迹罕至了吧,但是碰到人的几率也确实不大,所以当我们双方看到彼此的时候都是一愣。
  我仔细端详着从村子方向走过来的这个人,穿着一身质地比较粗糙的灰布衣服,脚上趿拉着一双破旧的3520布鞋,年纪大约五六十岁,中等身材,头发花白,留着胡子,脸上沟壑纵横地爬满了皱纹。
  待老汉看清了我们,离着老远就冲我们招手,沈奇不明白他的意思,带头走了过去,刚到跟前,老汉就对我们呵斥两句,他的方言很重,我们只能听个大概,意思问我们到这里来干嘛,让我们赶紧走。
  这一来把我们弄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沈奇跟老汉说:“老大爷,我们几个是来太白岭这边旅游的,不是坏人,也不会给村子里添麻烦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