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和西夏》
第12节

作者: 刘郎走遍历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6-26 03:43:10
  李继迁还是梦想夏州,夏州的外围有一个熟悉的军事要塞,王庭镇,这个军镇外围有士兵驻守的寨子,李继迁却干了一件事情就是放火烧寨栅,随即他又派了军队驻守王庭镇周围,积极准备攻打夏州。赵保忠却做了一件对于宋朝来说是正确的事情,首先将这个消息上报宋朝朝廷,又率领各个将领,乘着夜色对李的驻军进行了偷袭,这时甚至出现了当地居民组织民兵(主要是以熟户貌奴、猥才二族组成民兵)和政府军一致对付李继迁,他们的活动就是拦截党项军队,他又一次失败了。战争的结果是党项人失去了牛二万余头,最后李继迁不得不放弃银州,再次来到了铁斤泽。

  日期:2017-06-26 03:47:00

  这下更逗的是这位保忠再也不保忠,当然首先人家是党项人,必然是心向党项,第二宋朝对他还是提防,所以双方之间信任度不高。再一个看到李继迁投靠契丹带来的好运,所以便以夏州向契丹王朝表示效忠。契丹也是来者不拒,统统封王,他这样做,契丹皇帝很高兴,便直接授予推忠效顺启圣定难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封西平王。恢复了其本来的姓名,估计宋朝的皇帝很郁闷,肯定会恨死赵普,看你出好主意,就是培养一个白眼狼。

  日期:2017-06-26 04:25:57
  而这时李继迁率领军队进入了银州,并占据了此地。
  由于契丹皇帝也开始怀疑李继捧的忠诚度,便派出了西南招讨使韩德威率领军队手持诏书去责问李继迁,他来到银州时,李继迁却让银州守将说自己出征了,不能亲自接见。可是韩德威听到了十分地生气,却率领大军将银州城掠夺一番,之后才便扬长而去。
  估计李继迁回来看见了满目疮痍,肯定十分郁闷,可是无可奈何,这件事情如实契丹汇报。
  随后他又把方向指向了宋朝,虽然他是契丹的女婿,但是不断的岁贡使得他在财力日益匮乏,何况宋朝在陕西一带是严禁边境贸易的,又因地形的原因,所以商旅不多,再加上上次契丹大军的掠夺,使得他彻底穷了。

  李继迁只好向宋朝上书请求互市,李继迁这样说:“天下之地莫非王土,天下之人莫非王臣,‘乞通互市,以济资用。’”
  宋太宗真是仁厚之君,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说到这位李继迁真是混世魔王,宋辽两国他都吃得开,接着他便向契丹报告了韩德威在银州抢掠的事情,契丹皇帝感到这件事情理亏,便派出使者又对李继迁部落进行安抚,于是两国恢复了往来。
  赵保忠已经臣属契丹,和他的兄弟关系日益亲密。他又向朝廷进贡了白鹘,这个又称海东青。太宗却以自己已经不打猎为由,把这个贡品又还赐给李继捧。
  日期:2017-06-26 04:29:07
  说起西夏,不得不说党项,党项是我国西北生活在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时期重要一支民族力量,关于它的起源是一个谜,这一族群里有一支叫拓跋氏,也可以称呼为拓跋党项,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本文讲述的历史从唐朝末年开始,其中一位将军骑着骏马向我们奔来,他目光炯炯有神,身材魁梧,后面有十几个侍从跟随,这个人就是拓跋思恭,他还是一位不起眼的小将,这时他突然发现夏州节度使有问题,自从李福死后,就很少有人愿意到这里任职。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情,节度使在唐朝末年是很吃香的官职,到了夏州节度却出现了问题,因为夏州地处偏僻,中原将领不愿意来到夏州,这里太穷了,所以没有人喜欢过苦日子。

  正是因为没有人管理,党项人习惯了,在这里生活了二百多年,所以拓跋思恭一看小城镇没有人住,真是浪费,唐人不住,咱们住,他便率领本部人马就上路,一路上没有红绿灯,畅通无阻,很快就入了宥州,这个地方位于今天的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东敖勒召其古城,在元和年间唐朝重新设置这座城。
  当然拓跋思恭一看,好了,终于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实际上这时候这座属于唐朝的军事据点,要说城里人的生活也没有好到哪里?不过却是他事业的第一桶金。
  日期:2017-06-26 04:34:00
  不过几年之后多事之秋的唐朝遇到了黄巢的农民起义军,说是农民起义,其实将领很多属于商人,比如黄巢盐商,本来小日子过得不错,怎么不会造反?但是唐朝官员对商人重税,使得黄巢越来越不满,终于在875年的年初,打响反抗唐朝的第二枪。可惜各路藩镇并不想跟他鱼死网破,大家都想自保,所以黄巢开启了周游全国的模式,一下子有山东闯到广东,在节度使们赶来赶去的日子度过。不过形势很快不利于唐朝皇帝,经过六年的旅游,终于杀向了长安,最终实现“满城尽带黄金甲”,不过这时只干两件事情,继续追击皇帝,另外就是赶紧成为皇帝。

  逃出来的皇帝很郁闷,只好广发英雄帖,这时候号称夏州节度使诸葛爽本来就不愿意去做夏州节度,他很想调动工作,可惜皇帝不许,因此恨上了皇帝。

  也就在这时自称刺史的拓跋思恭从别的节度使得到唐朝的消息,便和那个节度使一起勤王。
  第一次出兵,拓跋思恭信心满满,但是他没有指望唐朝不会给他多大的奖赏,完全是出于报恩的心情,想当年党项遇到吐蕃人的威胁,是唐朝伸出来橄榄枝,这帮人才有机会来到大西北发展,也就是唐朝为其提供了土地,使得他们得以生存。
  日期:2017-06-26 04:35:31
  这次党项人的进军可谓一马当先,不幸的是由于各个方镇不合,再加上拓跋思恭的弟弟拓跋思忠轻敌冒进,王桥一战大败后,党项军队只好北逃,结果一路败北。估计最后起义军都不敢再追了,随后拓跋思恭得以回到了夏州,在夏州他又开始组织军队,毕竟唐朝有恩于他们。
  随后皇帝的诏书再次传达,这次他已经成为夏州的节度使,不过夏州被皇帝更新了,改为定难,以后党项所住的地方有了一个本民族,这一点促进党项由分裂走进统一。

  在皇帝号召下,拓跋思恭再度出击,这时候,大家伙似乎跟着皇帝还有好处,所以大家开始配合,唐军便是一路凯歌。因为这样唐军收复了长安,因此他也到了唐朝的正式的奖励,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外加赐姓李氏,不过现在李氏已经一落千丈。
  日期:2017-06-26 08:08:06
  这时李继迁已经有了绥州和银州,却没有得到宥州和夏州,他本人认为已经是宋朝官员,何况又是拓跋氏的后裔,理应得到这些土地,所以就派出使者索要,太宗知道后,便是断然拒绝。李继迁得知后,十分生气便说:这些地方本来就是我祖先的遗产,何况要不要战争在于我呀!这个皇帝不知趣,就给他上一堂课吧,他便派出了李大信(他当时是蕃部都指挥使)率领军队攻打庆州,庆州这个地方北面就是沙漠,地形比较平坦,无险可守,当时宋军将领认为李继迁既然归顺宋朝,都没有防备,夏军一到,宋军一片惶恐,军心大乱,知州刘文质一看打仗要士气,这样不行,怎么办?想一会,他终于把自己的家产都拿了出来,赏给庆州的士兵,士兵拿到了钱之后,士气大振,一交战,李大信很郁闷,只好撤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