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和西夏》
第2节

作者: 刘郎走遍历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皇帝听到后很生气,双方不断地交涉,但是老国王彻底糊涂了,始终坚持自己的主意,这下皇帝怒了。
  日期:2017-06-21 15:02:46
  所以唐朝很快就对吐谷浑动手了,派出的将领是唐军最牛的军事家李靖,唐军兵分六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黄河,杀向吐谷浑,这时候党项也是继续相应,如细封氏主动为唐军带路,一切似乎很顺利,万事ok。
  不过直到大军走到狼道坡,导演一声卡,唐朝大军就停止了前进,这时候挡住唐军去路的是拓跋氏党项赫赫有名的首领——拓跋赤辞,唐军没辙了,这咋办?皇帝有号令,要对少数民族施以怀柔政策,这个咋办,打还是不打。
  这时拓跋赤辞率领本部人马驻扎狼道破,这个地方易守难攻。不过他也知道唐军的厉害,所以只是守在那里,并没有和唐军发生大规模地正式冲突,唐军也很纳闷,拓跋赤辞为了方便阻拦,只好道路两边的树木都砍了,放在道路中间。何况通往吐谷浑只有这一条路,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军将军很郁闷,万一强攻,伤亡很大,还不一定过不去。
  日期:2017-06-21 16:35:54
  第三节 半路杀出个“拓跋赤辞”
  廓州刺史久且洛生想要招降他,他派出了一名使者,心想告诉其利弊,想必拓跋赤辞就会乖乖地归顺大唐。结果使者说明了利害之后,拓跋赤辞又想:什么大唐吐谷浑,我只认吐谷浑,人家待我不薄,这时候他便说:“我跟吐谷浑的国王是秦晋之好,老王是我的岳丈,关系很铁,甚至可以为他丢掉性命,你快走吧,我不想剁了你,以免污染了我的刀。”

  这个使者一听:我有那么脏吗?玷污你的刀,你等着,我让你多玷污玷污大唐的刀。所以他便在刺史面前说了很多拓跋赤辞的坏话。
  刺史久且洛生十分生气,嗨!小子,别给脸不要,老哥我就让你感受感受唐军的强大。
  日期:2017-06-21 16:48:14
  这个刺史比较聪明,即使正面不能强攻,所以想到了背面和侧面给予打击,所以就派出细作在附近不断地打听,然后他便打听到有一条通往拓跋赤辞老营的小路,便乘着夜色悄悄进入,在拓跋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被一个搓手不及,被杀掉了几百人,唐军俘获很多家畜。不过这场战争是单方面行动,拓跋赤辞一看。我勒去,老岳父真不是女婿不帮你,而唐军太强大了,一路就把我打成了这个样子。

  这一战使得拓跋氏党项元气大伤,他们不得不让路,很快唐军就消灭了吐谷浑这个宿敌,不过本文还是讲讲党项当时的情况。
  日期:2017-06-21 17:22:02
  不过这时的党项已经是残兵败将,拓跋赤辞的老营,也就是他的老营在肃远山。拓跋赤辞做梦也没有想到唐军来得这么突然,史籍又记载:“斩首数百级,虏杂畜六千而还。”这时候太宗一看既然事情做了,所以不如再接再厉,于是他让岷州都督李道彦来劝降。这一忽悠说,党项一看大唐这么牛,算了咱们归附吧!拓跋赤辞跟着low了,首先他的堂侄拓跋思暗中表示要归顺大唐,随后拓跋赤辞的党羽拓拔细豆也率领其部落归顺。拓跋赤辞以下首领纷纷归顺,他知道拓跋氏党项已经离散了,却还想自己回去,这时候岷州都督刘师立再次诱降他,这时候他和思头无可奈何,然后归顺了,他的原来生活的地方被分为懿、嵯、麟、可三十二个羁縻州,都属于在松州新设的都督府,而拓跋赤辞担任西戎州都督,又被赐为李氏,又叫李赤辞,党项各部向唐朝的朝贡也络绎不绝。

  日期:2017-06-21 17:26:17
  于是自河首积石山而东,皆为中国地。后吐蕃浸盛,拓拔畏逼,请内徙,始诏庆州置静边等州处之。地乃入吐蕃,其处者皆为吐蕃役属,更号弭药。
  日期:2017-06-22 15:47:09
  后来,吐蕃兴起后,他们便开始东进,迫使党项一些部落向唐朝打出了内迁的报告,当然也有一些部落只好向吐蕃屈服,这些内迁的党项部落,唐朝朝廷同意了,他们迁到了庆州,唐朝把这些部落安置在庆州周围,设置静边等州。这时候发生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
  安史之乱以后,吐蕃进一步东进,当然这时候的党项已经分布在汉藏之间,部分党项族迁移到夏州,甚至一部分部落来到了鄂尔多斯附近,也就是宥州(宥州在穆宗到文宗时期修建)。
  日期:2017-06-22 18:55:47
  第四节、拓跋思恭的发迹和黄巢大起义
  拓跋思恭,唐朝末年党项族首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到了唐僖宗时期,由于唐懿宗不问政事,爱好骑马打猎,所以这时候藩镇割据进一步做大,唐朝中央政府甚至都管理不到地方。
  即使这样,唐朝的政权掌握在宦官手里,而地方又是藩镇割据控制,各个藩镇其实就是独立的个体。唐朝中央政府不能控制地方,自然也无法控制党项各族,也就在这时在西北鄂尔多斯高原生活着一群姓拓跋的党项部落,已经来到了一个叫做宥州的地方,拓跋思恭逐渐掌握了宥州的军政大权。
  宥州的老上级夏州节度使放弃了这里的管理,说真的,这里的环境恶劣,处于沙漠边缘,周围是游牧民族,党项拓跋氏乘机占领了这里。这也是拓跋思恭的根据地,也许是他攻下第一城。
  日期:2017-06-22 19:21:18
  由于唐朝中央政府对边境疏于管理,据历史记载,拓跋思恭原来是夏州一员将领,官职不大,甚至没有唐朝官员都不会记住他,他占据了宥州不久,便自称刺史,这是一个大胆地决定,很可能招来唐军的镇压,不过他还是稳稳当当做了宥州刺史。不过在他心中很想得到中央承认,否则就是一个冒牌货,这个怎么行呢?何况自己的势力又不够强大,万一唐军到来,这个位子岂不是鸡飞蛋打,所以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结。

  不过这时候唐朝又出现了严重地自然灾害,对边境更是无暇顾及,自然灾害引发一连串的问题,最后终于爆发黄巢起义,不如来说一说黄巢。
  日期:2017-06-22 19:29:54
  黄巢是山东曹州冤句人,他出生于盐商家庭,不过在唐朝,商人会被官员狠狠地盘剥,所以黄巢不爽。黄巢本人很有才学,善于骑射,据说他五岁就可以对对,虽然祖辈不是官宦人家,不过家境富裕,可以说衣食无忧,和农民起义八竿子打不着,后来几次科考都失败了,为此他还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叫做《不第后赋菊》,诗歌的内容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城尽带黄金甲。他离开了长安之后,就做起祖辈留下的行业——盐商。关于他是否能够科举,《新唐书黄巢传》并无记录,史料是这样的:“黄巢,曹州冤句人。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这样跟刘演(汉光武帝刘秀的哥哥)有些相似,但是在咸通末年在河南山东一带就发生严重地干旱。

  日期:2017-06-22 19:37:03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