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道徒》
第34节

作者: 1332503005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你咋知道,他是出远门了呢!”张凯龙急忙问。
  “你这小伙子!看着稳重,咋这么急性子!你听我说完啊!”
  胖大婶白了张凯龙一眼,继续说:
  “我拿了信,关门的时候,看到虎子一家三口提着几个旅行箱,这不是出远门还是去超市买菜啊!”
  张凯龙被怼的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身后的另一位丨警丨察忙问:“大嫂子,那封信呢!应该是留给我们的。”
  显然胖大婶对丨警丨察没什么好感,又白了这丨警丨察一眼,还是回屋子把一封牛皮纸信封递给了张凯龙。
  我一看这信封就不是新的,都有点褪色了,估摸着至少用了七八十来年了。
  张凯龙接过信封正反的看了看。
  信封上看上去薄薄的,上面一个字也没有,而且口是开着的。

  张凯龙从信封里掏出一张叠着的牛皮纸。
  这时候大家的好奇心都到了极点,不自觉的急着向前靠,想知道这纸上写着什么。
  张凯龙把牛皮纸打开了。
  这是一张旧的不能再旧的纸,不过小学生田字格本那么大。
  “这是地图?”

  张凯龙打开这张纸的一瞬间,目瞪口呆地喊道。
  那一刻,我的好奇心也到了顶点,只是无奈挤不过去啊!
  王吉良和张凯龙耷拉着脑袋看了几眼,几乎同时的“啊”了一声,然后疑惑地看向我。
  日期:2018-01-15 21:24:17
  我被他俩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忙笑着问道:“看我干啥啊!难不成这是写给我的信?”
  我话刚说完,张凯龙就把这张纸递给了我。
  “小振啊!你还真是真人不露相,自己看吧!”
  “我真人?我算什么真人啊!”
  说着我就接了过来。
  第一眼我看到的是乱七八糟的一堆图形,图形上还标着不少蚊子大小的字。
  在图形的一端,画着一个鸭梨形状的图形,旁边是几个小字“第三口古钟”。

  我这才恍然大悟,这画的哪里是什么鸭梨啊!分明是一口古钟嘛啊!就像之前见到两口古钟一样。最令我惊奇的还不是这古钟,而是一行用另一种颜色写着几个小字“小振收图,速寻古钟。”
  这字一看就是新写的,那一刻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怪不得我们把古钟沉到河里后,反而出的怪事更多了,原来是那古钟的问题啊!
  日期:2018-01-16 15:39:54
  第二十九章  牛皮古图
  我仔细辨认,除了这两行文字外,其它文字竟然一个也不认识。

  那是些看着很古怪的符号,每一道横和竖都是弯弯曲曲的,既像汉字,又像是图形。
  这是一张看上去很古老的牛皮纸,可奇怪的是上面竟然写着我陈小振的名字,这也是王吉良和张凯龙这么差异地看着我的原因。
  再看就看出端倪了,其它的字迹和图形明显有些年代了,而写我名字的这行字却是刚写不久。
  我把牛羊皮递给了张凯龙,说道:
  “张大队长!这鬼画符我也看不懂啊!”
  张凯龙用一种满是疑惑的眼神上下打量了我一番,问道:“你小子不会和他们家有关系吧!”

  我连连摇头。
  “这可就冤枉小振了,虽然算起来,我们是一个村的,可人家早就搬到城里,和我们拉开档次了,我这也是第一次来。”
  “那这牛皮纸上咋有你的名字呢?”
  我心想:事情到了这一步,就更不能把我和孙老头的事说出来了,干脆死不认账吧!
  盘问了一会儿,张凯龙看到没什么收获,也懒得和我白费口舌,又把目标转到那张陈旧的牛皮纸上。
  “老王,你看上面的画得是啥!有点像地图啊!“张凯龙问。
  王吉良瞅了两眼,嘿嘿笑道:“你们这有文化的都看不明白,我这一土老冒就更不懂啦!”

  这时候一直站在王吉良身后的那个丨警丨察,挤过半个身子,瞅了两眼,说道:“我知道有个人,他可能认识……”
  “谁?”
  我们一起看向他。
  “在咱们文化馆,有个姓李的老头,人称‘古董李’,算是咱们这一片最痴迷的古董文物专家了,他应该能看懂这纸上的图形和文字。”
  “古董李?”
  我和王吉良几乎同时喊出来。
  “怎么?你们也认识他?”张凯龙疑惑道。
  王吉良把我们一起去临县找古钟的事简单说了一遍,听得张凯龙连连点头。
  很快,我们一行人到了文化馆,王吉良和杨国山是战友,之前我俩去过两次,所以门卫自然认识。
  听说我们要找古董李,杨国山似乎感到很意外。

  “老王,古董李昨天去临县了,可能过几天才能回来,你们……你们找他啥事啊?”
  张凯龙之前也见过杨国山,并没有表现的很生分,直截了当的说:“是想让他辨认一张地图,既然他不在,那就请杨馆长试试吧!”
  日期:2018-01-16 16:01:04
  杨过山“奥”了一声,满脸疑惑地接过牛皮纸,仔细地看了一番,一边摇头,一遍回道:

  “这好像是一张黄河流域使用过的古图,应该有百多年历史了,看这上面的图形,应该……应该是一张指引去某个地方的古地图。”
  张凯龙想让杨国山说的再详细一点。
  杨国山连连摇头,回道:“当今世界,能看懂这张古图的绝对不超过五人,其中就包括古董李,我也看不懂啊!”
  线索到了这里算是断了,也只能等着古董李回来。
  张凯龙把古图交给我,让我妥善保管。

  之后他们回了公丨安丨局,让警车把我们送回到了村里。
  在车上我和王吉良聊了一路。
  “连孙老头都死了,看来这黄河古钟失去作用了,眼看着黄河里的东西越来越厉害,你得想想办法啊!”
  王吉良小声和我说。
  “是啊!黄河里的东西邪得很,也厉害得很,怕是不好镇压了。”
  说到最后,我们就聊到了这牛皮古图上。
  我悄悄的把孙老头的事和王吉良说了一遍,听得他脸红一阵白一阵的。
  “王叔,我判断这行字就是他留下的,可能当时情况紧急,他担心自己出事,便留了这么一手。”
  日期:2018-01-16 20:04:05

  说到孙老头,其实一直是个迷,无论是对于老庙村街坊还是我。
  我想大概十几年前,他也有过和我及师兄一样的经历,只是现在人已故去,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说起六十年前游方道士把黄河古钟沉到河底镇压邪灵的事,王吉良告诉我,其实七八十岁的都还记得,只是当年都不把死几个人当回事,而且那也是一段惨痛的记忆,所以现在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回忆,更不愿意提起。
  说起孙老头,我突然想到了师兄,顿时眼前一亮
  “王叔,要么我去找一找师兄吧!也许他有办法。”
  “你师兄?”王吉良一时没反应过来。

  “奥!就是上次来咱们村的韩老道……”
  回村里时,已经是中午,全村人都像被一层阴云笼罩着,三三两两的聚在树荫下,面露阴沉地说着什么。
  王吉良通过村支部的大喇叭,简单说了说当前的情况,告诫大家尽量不要靠近黄河,村里会尽量想办法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