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道徒》
第23节

作者: 1332503005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吃了龙卵之后,我体内好像有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再加上这段时间的盘腿打坐,记忆力明显更牛叉了,几乎到了过目不忘的程度。
  半个下午的时间,我便把几本书的内容熟记到了脑子里(很多字不认识,更是读不懂,只能囫囵吞枣的记下,等以后有机会慢慢消化)。

  书中记载了黄河道人的修真之法,也记叙了几十个“道法道术”,最后一段文字惊得我静目结舌,受限于文化水平的限制,我读的也不是很明白,书中写道:
  黄河道术,以心法为本,旨在破执悟空,明心见性,此是修道之核心。心外求法,如磨砖作镜,心之迷悟为成圣成凡之枢纽。心性智慧配以定水滋润,由性而命,转化色身,渐至性命双修而合道。
  修炼到最高境界可以假借万物为我用,腾云驾雾,呼风唤雨,隔空取物,摄人心魄,读懂人心,把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古人把这种境界称为“仙蜕”。
  日期:2018-01-08 22:46:18
  书上的内容死记硬背过之后,我让艳丽找了一个小坛子,把几本书放了进去,又用半张羊皮把坛子口紧紧的封了起来,深深的埋到了她家院子里的大槐树下。
  傍晚时,艳丽家的大门被拍的啪啪响,一开门,郝晓玉等几个比我稍大一两岁的美女嘻嘻地走了进来。
  “小流氓,今晚姐姐还得便宜你一次,先来报个道,不过丑话说到前头啊!我会随身带一把剪子,你再……我直接‘咔嚓’了你!”
  其她几个也跟着哄笑起来。
  她们并没有进屋,只是在门口说了几句话就各自回家了,说是晚饭后再来。
  当晚的事,和昨晚的基本重复,只是年龄稍小的选择跟着父母留在家里。
  第二天一大早,王吉良就喊我去了村支部,说是联系了区里的文化馆馆长杨国山,叫着我们一起去临县看看那古钟,如果真是老庙村西郊寺庙的东西,应该可以要回来。
  一起去的除了我们三人,还有个戴着高度近视镜的瘦老头,长得有点像师兄,只是没有师兄身上的仙风道骨,多了几分书生气息。
  不到一个小时,车就进了临县的文化馆。
  “老杨,贵客来访,有失远迎啊!”
  车停下后,从正楼台阶上走来三个中年人,走在最前面的连连拱手。
  “魏老弟,好久没见,这次冒昧打搅了!”
  我听得头都大了,果然是在文化馆上班的,说的话都和我们乡下人不一样。
  那个被称为魏老弟是文化馆的副馆长,看着四十岁出头。
  他直接领着我们去了旁边一栋写着“文化馆展馆”的楼里。

  刚走进大厅,我胸口的那团热流瞬间就涌动起来。
  我心道:有门啊!看来那黄河古钟就在这里!
  果然,进了大厅向右一拐,就看到一口高一米出头,黑里发绿的大钟。
  “老杨,你们说的就是这口大钟吧?我们正愁没地方放呢!”
  杨国山看了一眼王吉良,又用眼神示意和我们一起来的瘦老头靠过去看看。
  老头从包里掏出个成人手掌大小的放大镜,沿着古钟的底边一寸一寸的看起来,动作之慢,急的我都想开口催催。
  六七分钟后,老头转过身对着杨国山说:“杨馆长,这的确是元代的东西,应该是某寺庙里每日清晨敲击的古钟。”
  “奥?”杨国山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姓魏的,“怎么样!魏老弟,我没骗你吧!这古钟就是他们村的寺庙里遗失的,都好几十年了,你们就忍痛割爱完璧归赵吧?”
  “行啊!你们弄走了,我也省心了,只是简单的程序还得走,我先打个报告,估计两天就能审批,到时候我联系你,你找车来拉吧!”
  我看着这古钟时,除了体内热流涌动,还略带着压抑感,就好像当初看到猫脸老太时的感觉一样。这让我有些想不通,如果这古钟真的是寺院用的,就算称不上圣物,也不可能有邪气啊!
  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
  回去的路上司机开得并不快,但是王吉良、杨国山和瘦老头竟都觉得有点头晕,他们以为自己晕车,但我总觉得很可能和那古钟有关,因为离开时,我无意中看到放着古钟大厅的东南和西北两个角上放着两个金属盆,里面有半盆烧灰。

  地上还隐隐有松香的味道。
  这和《黄河道术》上记载的一种驱灵之术的摆阵方式有点相似,那是一种驱走邪灵怨气的道术。
  我怀疑这个魏馆长对我们隐瞒了什么,怕是他早就盼着有人把这个古钟弄走吧!
  日期:2018-01-09 21:02:03

  ——————第二十一章 真假疑云——————
  思来想去,我总觉得这事很可疑,古钟可疑,那魏馆长更可疑。
  回到区文化馆,他们个个面如土灰,就好像生了大病一样。
  “没事吧?你们”
  我关切道。
  “今天身体这么差劲,我平时不晕车啊!”

  杨国山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回答我。
  “留下吃午饭吧!老王。这附近有家鲁菜馆很地道,就像咱们当兵时吃的一个味。”
  四个人围着八个菜,只是安静地坐着,偶尔动一次筷子。
  我终于憋不住,小声问身侧的瘦老头:“老爷子,你不觉得这古钟有些奇怪嘛?”

  “奇怪?好像有这种感觉,可一时也想不到哪里奇怪。”
  我又问:“之前发现过这样的古钟么?”
  “其实古钟不算稀奇,古代寺庙里都有,只不过有大有小,基本都是铁的,这钟似铜非铜,像铁又不是铁,倒有点特别。”
  其实我指的奇怪,是指得这钟带给人的感觉,并不是说它的材料。
  显然瘦老头理解错了我的话,可这恰恰提醒了他。

  “不对啊!不对啊!这古钟并没有长时间泡在水里!”
  杨国山和王吉良也是一怔,抬头看着老头,等待他的下文。
  老头的神色已经变得极为难看,眼睛都快要瞪出来了。
  “之前我把注意力都放在鉴定古钟的年代上啦!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古钟表面的金属锈是常年埋在土里才能形成的,在水里的话就不是这样了!”
  老头的声音很低沉,还有些颤抖。
  “你是说这古钟并不是在黄河里捞起的那口?”杨国山问。

  “如果你们之前的叙述没错的话,它应该不是。”
  杨国山看了一下老头,又看了看我和王吉良,皱着眉头道:“这就怪了,难道是姓魏的弄错了?”
  这顿饭吃的极其郁闷,杨国山想立刻再去一趟临县,被王吉良劝住了。
  “看样子他们是故意带着咱去看这口钟,在没弄清楚事情真相之前,先别挑明了!”
  “那怎么办?”杨国山气冲冲的问。
  “咱先让老孙帮着打问一下,反正这两天那位魏馆长会联系你的!”王吉良说。
  吃完饭,我和王吉良先回了村里,杨国山说只要有消息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

  回到村里,王吉良先给他当副局长的同学老孙打了个电话,让他帮着问问文化馆古钟的事。我则去了艳丽家。
  这一两天里,那些怪蛇再也没有出现,村里人也逐渐不那么害怕了,当天晚上艳丽家只有几个串门的,九点多钟便各自回了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