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的那些人(外加金瓶梅)》
第10节

作者: 天权国学社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可能有人要问了,其实在这之前,曹操就表现出他的奸诈了,杀了吕伯奢一家子。关于这个,我觉得也有的可说,下一段咱们就聊聊捉放曹。
  日期:2018-01-06 14:57:30
  捉放曹中的曹操与陈宫
  京剧“捉放曹”包括了中牟县陈宫放曹操和后面曹操杀吕伯奢全家两个内容。按照《三国演义》,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出洛阳。董卓布告天下,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曹操跑到中牟县,被抓住。县令陈宫感佩曹操心怀汉室,匡扶天下的豪气,弃官和他一起逃亡。后来曹操投宿父亲故友吕伯奢家,吕伯奢出门打酒招待二人,曹操听到隔壁磨刀和谈话的声音,以为吕家人要抓自己去请功,先下手为强,杀了吕家全家,然后发现吕家人其实是要杀猪款待他们,曹操和陈宫无奈逃走,半路遇到吕伯奢打酒归来,曹操一不做二不休,连吕伯奢一块杀掉。告诉陈宫:“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发现曹操此人奸诈凶残,想要杀了曹操,又觉得自己放了他又杀他,未免不义,便于当夜弃曹操而去。

  这就是捉放曹的整个故事情节,而历史上真正的捉放曹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三国志》的记载。

  在这个专题当中,说一件事的时候,我会把所有涉事人员传记当中的记载都陈述一遍,做一比对。但很遗憾,《三国志》当中并没有为陈宫做传,没有他的传记,那只好就看曹操传记当中的记载了。
  《三国志·武帝纪》当中说,董卓废了少帝,另立献帝之后,看曹操顺眼,想让曹操当骁骑校尉。曹操不想在董卓手下干,就跑了。“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因为曹操这么做让董卓很不爽,董卓为了这个要捉拿他。所以这里顺便说一句,孟德献刀那段也是罗贯中先生虚构的,这么看罗贯中这个拥刘贬曹也不是做得特别绝,也为曹操量身定做了很多的英雄事迹。
  不说这个了,说曹操到了中牟县之后的事。《三国志》上说:“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就是说曹操到了中牟县之后,一个亭长看他可疑,把他抓到县里,县里有人认识他,烦人托窍把他捞出来放走了。您注意,这里面没有陈宫什么事。
  那杀吕伯奢一家这事儿呢?《三国志》里面根本就没有记载,但这也不是罗贯中虚构的情节,在裴松之做的《三国志注》当中有记载,而且裴松之先生保留了对这件事的两种说法,也并没有对孰是孰非进行自己的判断。
  一种说法是《魏书》当中的,说曹操在逃跑的道儿上去拜访吕伯奢,吕伯奢不在家,结果吕伯奢的五个儿子带着人来抢曹操的马和钱,被曹操亲手杀了几个,这里面没说曹操把他们家灭门了,就是死了其中几个。
  另一种说法是《世说新语》当中的,说曹操去吕伯奢家里做客,当时吕伯奢没在家,他的五个儿子热情接待了曹操。但是曹操当时是逃犯的身份,有点儿疑神疑鬼,觉得这几个人要暗害自己,杀了八个人跑了。西晋的历史学家孙盛又给补充了一点,说当时曹操听见有餐具的碰撞,锅碗瓢盆叮当乱响,以为是兵器的声音,觉得是他们拿刀动枪,那肯定是要抓自己,就来了个先下手为强。这种记载除了没有陈宫,基本上和《三国演义》上写的差不多,罗贯中应该就是采用的这种说法。而且,这条记载里还提到曹操说了那句著名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也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请注意一点,曹操说这话时的语气。按说这个应该在《三国演义》里面有,因为描写人物的语气表情这个是文学的功能。但恰恰《三国演义》里没说,《三国志注》里面倒有,说的是曹操“凄怆曰”。就是说曹操在说这个话的时候是一个很难过的表情和语气。人类的语言很有意思,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意思完全不一样。这个“凄怆”就是难过悲伤的意思。曹操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很难过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怎么办呢?大错已经铸成,唉!那就宁愿让我对不起天下人,别让天下人对不起我吧。”您注意没有,这个“负人”,曹操并不是心安理得甚至沾沾自喜,而是有一种背负道德包袱的感觉在里面。他这话的意思就是这个沉重的道德包袱就由我来背吧,别让别人替我背。这就是一种已经无法挽回之后的悔恨和无奈。

  日期:2018-01-07 14:49:00

  《三国演义》里面并没有记录曹操说这个话时候的表情和语气,只不过由于曹操白色的脸谱,使我们都先入为主地觉得曹操说这话就是一种满不在乎的洋洋得意,所以才觉得曹操这话很是恶毒,但这是罗贯中先生文字的本意吗?不得而知了。
  由于在两处都有记载,而且这两处的记载有很多一致的地方,曹操去过吕伯奢家,吕伯奢没在家,最后也没被杀,吕伯奢的儿子有五个,曹操在吕伯奢家拔剑杀人了,所以这件事是确实发生了。但到底是吕伯奢的儿子打劫曹操,还是曹操疑心生暗鬼,这个就没法定论了,但曹操杀完人之后心里应该也不是很舒服。
  刚才说了,《三国演义》当中采用的是《世说新语》的记载和孙盛的补充说明。而且又给丰富了一下,把餐具碰撞变成了捆好的猪,还加上了曹操最后杀吕伯奢,让陈宫对曹操很失望。但是,就算是按《三国演义》里描写的,责任就都是曹操的吗?
  看看陈宫是什么表现,曹操听到后院有磨刀的声音,跟陈宫说:“这声音不对劲,咱们看看去。”陈宫跟着他去了,这点儿谁都没毛病。然后听到吕家人说:“把它绑起来杀了吧。”曹操一听就说:“坏了,他们就是要杀咱们,先下手为强吧。”您看后面“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您看,杀人这事是曹操和陈宫一块上的,陈宫也有人命。其实曹操因为长期被通缉,当流窜犯,所以有点惊弓之鸟,但凡有点杯弓蛇影的事,他都很是警惕,这个我说实话,可以理解。可陈宫呢,您转变身份时间不长啊,怎么也说动手就动手。后面的故事里陈宫还是以谋士的身份出现的,按说应该心思缜密,做事稳重,这会儿应该拦住曹操,一边让他做好准备,一边自己观察核实一下,怎么也说杀人就杀人。等杀完了,发现那头猪了,他说了句话:“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你干什么去了?

  然后曹操看到吕伯奢,又把吕伯奢也给杀了。陈宫真急了,“刚才还能说是误会,现在明知是错,你还杀人?!”曹操给的理由是怕吕伯奢回去发现作案现场,然后报案抓他们。其实还用报案吗?他们本来就是通缉犯。而且吕伯奢要带着村里人来追的话,您看吕伯奢骑的是什么,驴。那会儿的老百姓有驴就不错了,你们二位骑的是快马,再加上吕伯奢回家还耽误时间了,等再想追,那还能追得上?

  其实我们静下心来想想,曹操他们杀完人很顺利地就离开了,说明他们把吕家人杀绝了,否则早有人报信了。吕伯奢是个老头,他回了家,看见五个儿子的死尸,他会是什么反应?估计当场就得死。而且当时没有社会保险,都是养儿防老,老吕风烛残年,后面他靠谁啊?也就是说曹操他们做了这个事,就已经把吕伯奢推上了死路,区别就是让他回家,那么他看到真相之后,受到巨大刺激,伤心欲绝,当场死亡;或是作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老疯子惨死。不让他回家,直接趁他不备,让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就魂归那世,没有太多的精神刺激和痛苦。虽然很残酷,而且都是不地道,但还是后者对老头更好一些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