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唐中宗李显》
第1节

作者: 二十九桥明月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1-11 16:58:08
  漫评唐中宗李显(一)
  唐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十一月,一支来自吐蕃一千多人的使团在吐蕃大臣尚赞咄的带领下来到了大唐首都长安,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替他们的赞普尺带珠丹迎娶大唐的公主的,而吐蕃人所要迎娶的公主乃是唐中宗李显的养女、雍王李守礼(唐章怀太子李贤之子)之女金城公主。
  金城公主(698年—739年),本名李奴奴,乃唐朝宗室女出身,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奴奴出生于雍王李守礼府邸,后被唐中宗李显收为养女(实为唐中宗侄孙女),自幼成长于皇宫之中。神龙三年(公元707年)三月,吐蕃派遣大臣悉薰热到唐朝进贡,并向唐中宗请求联姻,于是唐中宗便选择了金城公主嫁与吐蕃和亲。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正月,唐中宗派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吐蕃和亲,这是继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后又一位出嫁吐蕃的大唐公主,因此唐中宗本人也对此十分重视,亲自渡过渭河护送金城公主到始平县(今陕西兴平市),并设宴宴请百官与吐蕃使者,席间谈及公主年幼即要远嫁时,中宗也不禁悲泣良久,因此还命随从大臣赋诗为公主践行。在送别公主之后二月,为了纪念远嫁的金城公主,中宗还特地下诏将始平县改名为金城县,将百顷泊改名为凤池乡怆别里,并赦免当地死刑以下囚犯,免当地百姓赋税一年。

  与此同时,金城公主一行沿着七十年前文成公主的旧道入藏,吐蕃方面为迎娶公主还特意在沿途凿石开路。景龙四年(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底,金城公主一行抵达吐蕃逻些(今拉萨),为了迎接金城公主的到来,吐蕃的赞普(即吐蕃国王)还特意为其修建了一座宫城让她居住。而金城公主方面则带来了数万匹锦缎,还有大量的书籍与乐工杂伎,这一些对唐蕃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金城公主入藏后,便全身心致力于唐蕃两国友好往来的事业中,为两地文化交流贡献良多,并积极为唐蕃两国的和盟牵线搭桥,曾与唐开元年间先后多次向其兄长唐玄宗李隆基上表请和并赠送礼物,而唐玄宗也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吐蕃看望公主并赠送礼物,还亲笔书信褒扬公主德行高尚、深明大义。最终唐蕃两国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3年)在赤岭(今青海日月山)定界刻碑,立下盟约互不侵扰,并于甘松岭互市,从而平息了两国边界持续数十年的战乱,造福两国边疆百姓,而能有这一切金城公主可谓是功不可没。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一月,金城公主在吐蕃病逝。随后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春,吐蕃使者抵达长安向唐玄宗报丧,数月后唐玄宗在光顺门外为金城公主举哀,并辍朝三日。因此可以说,金城公主入藏是唐蕃两国往来史上继文成公主入藏后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而这恰好就发生在唐中宗李显执政期间,他在位期间积极致力于与吐蕃间的经济、文化交往,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从而为唐朝与吐蕃两国之间的关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也是唐中宗这位帝王短暂执政生涯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了,接下来我就要为大家好好讲一下唐中宗李显这位唐朝历史上命运多舛的帝王也是后人眼中知名的昏君了……

  日期:2018-01-11 18:35:42
  漫评唐中宗李显(二)
  唐中宗李显(公元656年-710年),原名李哲,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第三子,本来按理来说李显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上面有他的两个兄长在,皇位看上去似乎怎么也不可能轮到他头上的,然而由于他的母后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女皇武则天,这一切便有了可能,要知道武则天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上一向可是杀伐果断的,任何拦在她面前的障碍她都会毫不留情地予以铲除,即使是自己的亲身儿子也同样如此。早前李显的大哥李弘当太子时,由于对武则天专权深怀不满,屡次违背武则天的旨意,成了武则天称帝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被武则天给无情地毒死了。李弘死后,李显的二哥李贤成为了太子,然后李贤同样对武后专权不满,因此也被武则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公元680年,武则天以太子李贤图谋不轨为由,将其废为庶人,并流放巴州。如此一来,李显便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大唐的皇太子了,当然李显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对他来说可谓是幸也不幸。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驾崩,太子李显于灵前即位,并于第二年改元嗣圣,大赦天下,立太子妃韦氏为后。然而李显在亲政后却无奈地发现,尽管他已经贵为天子,但却权力受限,当初他父亲生前曾留有遗诏,任命宰相裴炎为辅政大臣,并在遗诏中还立下了这么一条: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因此这么一来,李显在即位后上有太后武则天独揽朝政大权,而且丝毫没有归政与他的意思;下有宰相裴炎作为高宗生前指定的顾命大臣,也丝毫不把他这个新君放在眼里,所以纵观朝野上下,还真没一个是自己的人。而李显并不甘心受制于人,所以李显想要行使他作为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当务之急就是要构筑好以他为中心的政治班底,培植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这样才能把朝政大权揽到自己的手中。

  于是,李显便开始大力提拔外戚韦氏,就在他册立韦氏为后的同一天,李显就把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从普州参军的任上提拔为豫州刺史,就这样韦玄贞一下子就从一个正九品的小官火速蹿升为从三品的刺史。
  然而就在韦玄贞被擢升为刺史仅仅数天之后,李显就忙不迭地要把韦玄贞调到朝中担任侍中(门下省长官,相当于宰相),不得不说李显的这项人事调动确实太过操之过急了,因此遭到了时任宰相裴炎的强烈反对,当然裴炎反对的理由自然是非常充足的,李显真要辩论起来还真辩论不过他,因此在与裴炎争论的过程中李显一气之下说了一句非常不着调的话:我是皇帝,就是把整个天下都送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更何况一区区的侍中?(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新唐书·裴炎传》)

  结果李显就因为他这么一句不着调的话出了事了,虽说这只是李显一时的气话,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因此裴炎在听了李显的这句话后,立马就将其报告给了武则天,如此一来李显就大难临头了,不久便被他母后以此为由联合宰相裴炎、羽林军将领程务挺等人废皇帝李显为庐陵王,改立相王李旦为帝,并将李显流放房州(今湖北房县)。在被赶下皇位的时候,李显非常的不服,因此大声疾呼:“我有何罪?”武则天对此回答:“你都说要将天下送给别人了,难道这还没罪吗?”对此李显自然是有苦难言,没想到他的一句戏谑之言居然成了引发他皇位被废的导火索,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显然还是因为李显妄图打破他父亲生前留下的以武则天为中心的政治权力格局,所以才导致了他的皇位为武则天所废。而有了李显的教训在前,李显的四弟也就是刚刚被拥立为皇帝的相王李旦也只好老老实实地给他的母后做傀儡皇帝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