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考(1)秦岭迷局——我,是秘密考古战线上的一员》
第12节

作者: 秘考代号零零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奇怪道:“墓葬是我第一个排除的,哪有把人砍了脑袋,然后再如此费劲保存尸体的?”

  沈奇解释道:“如果这片无头树尸只是陪葬墓呢?”
  “你是说,还可能有主墓的存在。”我想了想说道:“这种可能也是有的。”
  不过我忽然想起之前沈奇曾经分析过,这些石屋为自然坍塌,那么古道尽头应该已经排除了墓葬或者祭坛这种等级比较高的遗址了呀。
  沈奇听到我的质疑之后,颇有些无奈地解释道:“必须承认,我起初的判断有点简单,林子里的情况太过特殊,这里已经不能用常理来分析了,所以我之前的结论目前来看有待商榷。”
  我点点头,沈奇这种尊重科学和事实的科研态度我还是比较欣赏的,这在学术界来说算是挺可贵的,不像有些所谓的专家,明明错得离谱,可就是宁死也要强词夺理,文过饰非。
  夜间的讨论在沈奇做出的结论中结束了,虽然还有很多疑点,但是我们总算是有所发现,大家既兴奋,又紧张,还有点小期待。沈奇明白明天的任务还是很重的,让大家赶紧吃点东西,按照昨天的执夜顺序安排值班,其他人立刻休息,明天返回柏树林踏查。

  日期:2017-01-12 11:24:00
  第十章 平台(1)
  这是我们进入秦岭之后的第二夜,大家似乎都没有睡好,那种脑袋里昏昏沉沉的感觉依旧伴随着我们,挥之不去。
  翌日,几乎所有人都起了个大早,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简单喝了点开水,吃了些食物,我看还有点时间,就把踏查需要的一些物品找了出来,开山刀和工兵铲这种工具随身带好,其他用不到的放进背包下层。

  这时,他们几个也都忙完了,沈奇也没耽搁,带着我们匆匆返回“尸林。”我依旧是跟在他们几个身后,依稀间那种熟悉的感觉又从我的脑海里穿过,仿佛这种事情我们已经做过一次了,但是细想,却什么也想不起来。
  我轻轻拍拍自己的面颊,想让自己清醒点,正巧让窦晓冲回头看到,这哥们一呲牙:“哎呦,我的梁研究员,你这是干嘛呢,轻抚自己的脸蛋,如此顾影自怜,柔媚迷人,之前秘考战士的威武形象一扫而光呀,你这是要变身成gay吗?”
  埋汰了我,窦晓冲得意地嘿嘿直笑,我对这种没心没肺的棒槌也实在没有办法,正想过去给他一脚,没想到这哥们笑声戛然而止。
  我心头一紧,不知道他这是又发现了什么,就想着过去问问他,没料到这二货一捂自己的屁股,做恍然大悟状:“我靠,怪不得你老是走在后面。”
  “我去”我笑骂道:“你他妈的这么有逻辑感,干嘛不帮着沈处分析线索去,我先告诉你小子,我哪天要是成了gay,第一个把你给爆了。”

  窦晓冲咧嘴一笑,表情比哭还难看一个数量级,对我说道:“别发狠,我的哥,我天天祈祷你不变gay还不成吗。”
  和窦晓冲瞎贫两句,我心情也放松了一些,由于是第二次走这段路了,所以行进速度很快,转眼间就回到了那片让人细思极恐的柏树林。
  日期:2017-01-12 15:22:00
  昨天被我们剖开的十多棵侧柏似乎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除了分泌的一些深棕色粘液顺着树干淌出来一部分之外,并无任何异常。树干中的尸体依旧完好地生长在其中,没有出现腐烂或者风干等迹象,可见这种共生关系十分稳固。
  昨天刚刚发现树尸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虽然我们尽量做完了现场观察和分析,但毕竟时间仓促。现在我们一大早就回到树林,显然时间上来说非常的从容,我和沈奇来来把剖开的这几个样本又仔细地看了半天,发现树干中的的尸体并无任何规律可言,有男有女,有成人甚至还有小孩。
  我不禁疑惑,到底是什么样的群体被整个装进了这个林子,千百年来当做树一样生长在这里?又是出于什么目的,这些人被砍掉了脑袋,而那些屠戮他们的人又会是谁?这些人会在这片充满血腥和恐怖的树林中留下答案吗?还是,他们同样也留在了片古柏树林之中?
  我相信任何人身在这种环境内,都难免会出现胡思乱想或者走神的状况,差异无非就是时间长短而已。一向以沉着冷静著称的沈奇,也不能免俗地两眼放空,我用胳膊肘轻轻碰了他一下,沈奇一怔,转头看我,问道:“怎么了?”

  我对沈奇说:“这些尸体我也拍了照了,也做了基本的记录,再这么看下去应该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我看我们趁着时间早,快点踏查整片森林吧。这片林子比较特殊,咱们就以树种的更迭为界限,尽量把此范围内的情况摸得清楚些。”
  沈奇赞许道:“你说的对,我刚才有点走神了,这两天来此种情况越来越重,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日期:2017-01-12 16:37:00
  我干笑两声:“我也这样,你抓紧分派下任务,我们赶紧开始吧。”

  沈奇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让我们把暂时不用的装备集中起来,反正这林子里空无一人,也不怕丢东西。这样我们算是轻装上阵,只带上随身物品对整个林子进行全面踏查。
  在田野考古中,踏查是个很重要的环节,在一些地方文物部门,野外踏查也是经常做的常规性工作之一,所以我对这项工作并不陌生。葛平和窦晓冲并不是学考古的,所以踏查的基本注意事项他们不太清楚。沈奇对他俩进行了简单的培训,告诉他们应该按照怎样的流程进行,在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发现不同的遗迹或者疑似遗迹应该怎样处理等等。
  我并没有等他们,在沈奇上课的时候,我已经往林子深处走去,这是刚才沈奇分配给我的区域,让我查看一下密林的内部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而左右两侧相对稀疏的部分则交给了葛平和窦晓冲,沈奇居中策应。
  由于这次是对整个林子踏查,所以沈奇只简单分配了大概的踏查方向,具体范围根据林子的大小确定,所以我一边用开山刀开路,一边按照既定的顺序进行勘察。踏查是个力气活,更是个仔细活,在偌大的范围内要注意观察并不能遗漏种种细节,其实是一件非常枯燥费力的事情。
  一边清理地面上的草本植被,一边随时注意着可能出现的土棱、断面,台阶痕迹等等。因为哪怕是一道不明显的土棱就有可能是一段城墙遗址的残留;一处掩映在杂草中的断面,就可能看出是否有夯土层的痕迹;露出地面一角的残损台阶,也许其背后就会是一个淹没在历史中的建筑遗迹。这些话,任何一个从事考古的人,在上学的时候,老师都可能对我们谆谆告诫过,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我不敢有一丝的大意。

  日期:2017-01-12 20:22:00
  随着踏查过程的深入,我逐渐进入到整片柏树林的后部,这里的树木密度明显要高于我们发现无头树尸的那部分林子,但是这里的侧柏树干的直径要比之前的那些小很多。我无法确定这些相对细一些的侧柏内部是不是也有植入尸体,出于对遗迹保护的考虑,我并没有用开山刀劈开他们,之前我们发掘的那十几棵树尸已经足够我们研究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