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史》
第33节

作者: 飞翔明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陈友谅努力东进之时,吴国公朱元璋除了急匆匆命他的得意干儿子朱文忠(李文忠)上战场建立军功之外,同时也不断东进,蚕食张士诚的领土。
  他的目光注视着长江的入海口——江阴,这个大江之尽头,大海之开端,很自然地落入了他的“法眼”。要取江阴,必先取马驮沙。
  于是乎,徐达、常遇春和桑世杰受命进击马驮沙。
  马驮沙,就是今天的江苏靖江。这个地方,如今有江阴长江大桥横跨而过。但是,在元末明初,马驮沙,却是一个沙洲岛!万里长江到了此处,江面陡然收窄,除了江面上冒出一个五六百平方公里的马驮沙之外,江面水域缩小到一千多米之宽,战略地位马上显现!渡江战役必从此处着手。在南宋初年,韩世忠和岳飞都在此驻过军。特别是岳飞,他带领军马由江北而来,对这个沙洲岛很重视,不仅在此驻军,还将百姓安顿于此。从此,马驮沙就成为一个居民点,至今还有岳爷爷的纪念寺庙。

  朱元璋要取马驮沙,目的就是夺取它的南岸城市——江阴。
  小小马驮沙,如何抵挡徐达常遇春和桑世杰?战果是:一鼓而下!
  不过,为什么朱元璋如此重视马驮沙,要派出黄牌部队?徐达已经很厉害了,再加上常遇春,还有一个心口刻着一个“勇”字的桑世杰?原因,只有一个:务必攻克!
  马驮沙到手后,朱元璋再派出一支军队,抢占太湖的马迹山。
  太湖,在江阴以南,马迹山有张士诚的驻军。元璋的用意很明白:翦除江阴的左右翼,令其孤立无援,然后另有部队直捣黄龙!
  马迹山之战,是水战及登陆战。朱元璋环顾左右,命俞通海出兵。
  这场仗打成怎样了?
  日期:2017-01-26 22:55:29
  朱元璋(34)

  下图,吴良墓神道之石像,南京。
  俞通海,出自巢湖水师的将军,取金陵时,战功赫赫,现在领命对付太湖马迹山的张士诚部队,自然是小菜一碟。几轮冲锋,马迹山的守军解甲投降!张士诚的救援部队还没抵达战场,俞通海已经挥师上岸迎头痛击东吴军队。东吴军长途跋涉,还没来得及休整就被俞通海猛攻得大败而逃!
  好了,江阴左右两翼已经翦除,元璋命二十四将之一的吴良领兵直捣江阴!
  吴良,在历史演义小说里往往描绘成一位武林高手,事实上,也差不多的。他武艺超群之外,还有一项绝活——潜水侦察敌情,简直就是《水浒传》里的“浪里白条张顺”!
  恰恰好,江阴这个地方,就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故里!传说中,施耐庵还在江阴的某个大宅院做了好几年的教书先生。也许,吴良的故事,给了老施不少启发吧!
  张士诚的部队驻扎在秦望山,依山为营,居高临下,吴良与同袍赵继祖、郭天禄计议后,决定分兵强攻。
  郭天禄,从字面上猜测,应该就是郭子兴的兄弟的儿子,郭子兴的三个儿子都死了,用原文来说,就是绝后了。但是,郭子兴是有三兄弟的,他只是排行第二。他的儿子有天叙、天爵,现在再来一个天禄,应该就是“天”字辈了。所以,这个郭天禄应该就是郭子兴的侄子。
  这是夏季六月的一天,天气很闷热,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江阴临近大江和海边,大气强对流现象很普遍。吴良根据侦察得来的情报,决定分兵强攻是有道理的。
  赵继祖打头阵,张士诚部队出来迎战,两军相遇,刀枪并举,一番厮杀,双方一度僵持。吴良与郭天禄再发兵投入战斗……
  就在此时,天空闷雷隆隆,不知从何方飘来滚滚乌云,遮天蔽日,刚刚才烈日灼心,一瞬间竟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郭天禄建议吴良鸣金收兵,吴良斩钉截铁地说:此乃破敌良机!
  说完,他纵马前奔,高呼杀敌。郭天禄、赵继祖急忙挥军直插敌军左右两翼。
  张士诚部队恰好处于迎风坡,大风吹刮到他们眼睛都睁不开,敌人已到面前,措手不及,难以抵挡之际,又下起大暴雨!
  吴良军队不知从哪里来的士气和斗志,在狂风暴雨中,竟然越战越勇,毫不畏死!
  张士诚部队,史书没有记载他们的指挥官,终于是全线崩溃!
  这场仗,仅仅持续了一个时辰,江阴守兵全面败北!
  吴良军队雄赳赳,气昂昂开进江阴城!
  自此,先挫其两翼,后捣中央的江阴战事宣告胜利结束!
  朱元璋赢得了长江口的控制权。
  江阴得手后,朱元璋命吴良的弟弟吴祯增援,协助防守。并带手谕,告诫吴良:江阴乃我军东南屏障,制大江而扼海口,不容有失。尔需体会孤心,做到四不——不与外敌交往,不接纳敌军的逃兵,不要贪图小利贸然开战,不要与敌军争一日之强。尔之职责在于保境安民,令人民安居乐业。如此而已。
  吴良吴祯兄弟二人谨记吴国公的教诲,在此后的岁月里,牢牢地保卫着江阴这座桥头堡,时间竟然长达十年之久!一座江阴,一座长兴;一个吴氏兄弟,一个耿炳文,都是朱元璋的坚实碉堡,都用十年时间捍卫着朱元璋的东面大门。张士诚竟然无法越过这两座“雷池”!
  元璋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他的下一个目标——浙江!
  委派何人攻占浙东?

  他心里早有了上佳人选——邓愈、胡大海。
  第一个目标——徽州。
  邓愈,明初六王之一,如今需要详细记载他的功绩了。
  徽州,今天属安徽,就是歙县,也就是那个“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所在地!此时此地为元政府控制,如何取徽州?
  从史籍上,聊聊几笔,看不出邓愈和胡大海的战略与军功。
  ——为什么飞翔如此详细地分析描述每一场战役的细节?实在看不惯传统史书完全忽视军事的观点。
  飞翔会分五步描述战役:
  第一,作战意图,就是为什么要打这场仗。

  第二,如何打?这是属于战略层面的。
  第三,打的过程。这是属于战术层面的,有时还必须有“随机应变”的临场变化。
  第四,把战场的地形,天气及突发事件交待清楚。
  第五,关于战役的描写,必须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
  所以,飞翔明史注定不可能与以往的任何一部明史雷同,也许,若干年后,它会成为杰出的明史著作。
  只因,飞翔一生人只写这么一部书——用心之作!
  好,自吹自擂之后,预告,下一集——徽州之战!
  日期:2017-01-26 22:57:35

  朱元璋(35)
  徽州,即歙县,但今天已经改名为黄山市!因为其境内有名山——黄山,在商品大潮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将歙县改名“黄山”意在招揽游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嘛!
  邓愈、胡大海是经营浙江的先头部队,也是最重要的中坚力量。他们从宣州出发,首先夺取绩溪——徽州的门户。
  在谷歌地球上,俯视这片土地,发现自绩溪至徽州乃一狭长通道,傍河水蜿蜒曲折,两边群山环绕,虽然海拔不足与黄山相比,但步兵想跨越山间,自然艰难困苦。所以,一条“天路”自西向东进入浙江地界的昱岭关甚为重要——以后再表。邓愈部队夺取了绩溪后,沿羊肠山路闪电奔袭徽州城,在昱岭关前的分岔路口,向西南挺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