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那点事:一人一梦一生不悔,揭秘王莽篡汉真相》
第51节

作者: 闲云了了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1-18 13:31:53
  淳于长路上已盘算定了,听得太后发问,忙把自己盘算的反过来说了,说完,又补充道:“只不知巨君拉饥荒的事儿,皇上是从哪里听来的。”
  太后道:“拉饥荒?岂不正说明他清正?”
  淳于长道:“可不是嘛,微臣也这样认为,可皇上他不信哪。”
  “拉饥荒或许是真的,可他为什么拉饥荒,岂不是因为没有皇封?若是有了皇封,纵使他挥霍无度,也不至于拉饥荒啊。这事儿怪谁?怪我,怪我这个皇太后啊。”如此想着,太后自责愈深,道:“走,去见见皇上。”

  淳于长一脸难色道:“我?是不是合适?我刚从皇上那儿出来。”
  太后懂他的意思,也不勉强他,带了贴身宫女径直过来。
  “她会有什么事儿呢?莫不是因为王莽的事儿?肯定是,几乎所有的事儿,她知道的都不比自己晚。哼,这次朕必须要违拗她一次,也算是试探吧。”想着,成帝忙起身行礼道:“给母后请安。”
  太后道了声“免礼”,径去坐了。
  成帝道:“母后前来,不知有啥吩咐?”

  经他这一问,太后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开口,顿了顿,下定了决心道:“还不是为了那个王莽嘛,哀家听人说,他这次立了大功,是不是该封赏一下?”
  “果然是为了这事?巨君哪,只好暂时先委屈你一下了,朕必须要先试探一番。”成帝暗想着,嘴上已道:“母后哪,朕也想封赏他,可据可靠消息,巨君挥霍无度,欠下了不少饥荒,想必人品上有瑕疵。”
  太后知他又犯了倔,冷笑道:“皇上不妨去访一访,若说巨君人品有问题,皇娘死了也不信。”
  成帝主意已定,道:“朕也这样认为,但既然有人提出来了,如果皇娘不认为不妥,不妨再搁搁,反正是迟早的事嘛。”
  太后猜不透他的盘算,奇怪地看了他一会儿,见没有回旋的余地,不再说话,赌气走了。
  日期:2018-01-18 18:27:44

  这可是成帝第一次独立自主,太后走后,兴奋之余又记起了太后那一脸的不满,忍不住想:“母后的手段绝非朕所能比,难道她会?应该不会,朕可是她唯一的儿子。唯一的儿子又怎么了?朕毕竟违拗了她。”想着,成帝烦起来,信步去了飞燕宫里。
  只要到了飞燕这里,无论多大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可这次不同,赵飞燕使尽了浑身解数,竟没能让成帝高兴起来。翻来覆去折腾了一宿,成帝刚欲迷糊,王商就来了。
  “必也是为了王莽的事儿。”成帝猜测着,有心不见,但王商不仅是他的舅父,还是首辅大臣,他迟疑了一会儿,还是无精打采地上了殿。待王商行过君臣大礼,成帝道:“不知爱卿有何事要奏?”
  王商道:“校尉王莽忠勇可嘉,不知该如何嘉奖?”
  “果然也是为了王莽的事儿。”想着,成帝道:“奏折朕已看过了,王校尉确是忠勇可嘉,朕即下诏,记功嘉奖。”
  王商意不在此,又问道:“王校尉家境贫寒,为让他一心尽忠大汉,臣建议给以皇封。”
  “皇封?”成帝反问了一句,道:“皇封的事儿还是搁搁再说吧。”
  “皇上怎么又变了卦?”王商不解地看着成帝,稽首道:“为啥?”
  成帝知王商快要退休,竟变得固执,若是让他说下去,他不知要说到什么时候。因此,成帝懒得再说,起了身。
  王商不好再说,只得告退。但王商不甘心,转身又去了皇太后的宫里。太后倒是热情,只是绝口不提王莽的事儿。王商不想再虚与委蛇,道:“巨君立了功,原说要加封,咋又变了卦?”
  太后也还没弄懂,道:“还是先听皇上的吧。”
  太后这样说,王商别无他法。
  日期:2018-01-19 08:26:11
  时光转眼就到了永始元年(公元前一十六年),王商退休了,王根如愿做了大司马、首辅大臣。期间,王莽虽说又立过几次功劳,但都实在太小,又没人刻意推荐,皇上自然也没有加封他。

  这成了王商唯一的未了心愿,再三向王根交待过之后,他还是不放心,他决定最后再向皇上陈述一次,他在等机会。
  机会说来就来了,皇上给他举办的告别宴会就安排在今天。
  “可是,该怎么向皇上开口呢?直接为王莽讨封?或许皇上也能卖咱这张老脸一个面子,但咱不能做这等名不正言不顺的事儿。对了,索性把咱的食邑分封给巨君。这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纵使皇上不能有感于咱的真诚而加封于巨君,把咱的食邑分一些给他,也算尽到了咱的心意。
  啥时候跟皇上说合适呢?宴会开始前不合适,因为成帝最忌有人在用膳前向他汇报工作;宴会结束后更不合适,这个时候,他通常都会醉了酒,说话做不得数;宴会中呢,似乎也不合适,他会认为你在故意扫他的兴。”
  胡思乱想着,直到宴会开始,王商还没有拿定主意。不过,能够看得出来,成帝今天的心情奇好:“对了,就选择他宴会中心情最好的时候。”拿定了主意,王商耐心地观察着。

  其实,成帝举行这次告别宴会,除了表彰王商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拢络人心。成帝认为,只要自己不惜利益肯屈尊,就不愁拢络不了人心。所以,他一直乐呵呵的。
  王商却不知道,总以为没到最佳时机。眼瞅着成帝渐渐有了些酒意,王商不敢再等下去,抓住了一个空档跪倒在地道:“启禀皇上,老臣有本要奏。”
  日期:2018-01-19 13:44:41
  成帝一愣,旋即想:“必又是为了王莽的事儿,这个王商,竟不知朕的心意,朕又何尝不想加封于他,只是朕必须要把他拢到朕的身边,方不致于白白浪费了这个人才。罢了,倘若王商这次还是为他求情,朕不妨就卖个人情给他。只是该怎么让王莽懂朕的心思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当场考较当场加封。”
  拿定了主意,成帝一笑道:“老爱卿为社稷操劳了一辈子,劳苦功高,有事只管奏来。”
  王商清了清嗓子道:“家侄王莽,因家兄王曼早逝,家境凄凉,家侄竟不肯堕志,少有才情,蒙皇上厚恩,赐为射声校尉,也曾立过一些功劳。为让他能一心报国,老臣愿将自己的食邑分出一半封给家侄,恳请皇上恩准。”
  “这岂不是在逼宫吗?”成帝心中不悦,一时间又不知该如何回应,正沉吟,又有一人跪倒在地。
  谁呀?长乐少府戴崇。
  戴崇虽是名士,但按官阶还是不足以参加今天这样的宴会。亏得成帝旨在拢络人心,邀请参加宴会者全然不按官阶,只要他心目中认定的人才一概请了来。
  见是他,成帝问道:“戴爱卿也有事要奏?”
  戴崇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前任大司马王商所奏万万不可应允。”

  成帝看了一眼王商,问道:“为啥?且说说你的道理。”
  戴崇道:“前任大司马王商一生忠君爱国,劳苦功高,若是分了他的食邑,岂不要寒了后来者的心?再说了,王莽王巨君为人谦恭,注重品行,志向远大又有才能,正是忠君报国的干才,这样的人如果都得不到皇封,试问这天下还有谁有资格去享皇封呢?”
  王商见戴崇居然在这个时候指名道姓地反驳他,正自不满,不料他竟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心里高兴,忙道:“启禀皇上,戴少府所言过多赞誉,老臣叔侄实在愧不敢当。”
  “愧不敢当?这岂不正是你想要的吗?哼,你以为朕还差这点儿钱财吗?朕要的是你们绝对忠于朕,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人。你们能做到吗?朕自然要考较,任你巧舌如簧,朕也决不更改。”暗想着,成帝便欲说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