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与中国明朝(原创长篇、每日更新)》
第12节

作者: 千成葫芦
收藏本书TXT下载
  廷杖就是打板子,想一想,杨继盛得罪了权奸严嵩,这一通板子打下来,非死即残(严嵩会买通施刑者)。在打板子之前,杨继盛的朋友给杨继盛送来了蛇胆,说是吃了蛇胆可以止痛,但杨继盛坦然自若,表明自己就有胆,不需要吃蛇胆。一百下板子打了下来,可以说杨继盛是皮开肉绽、筋断骨折,但还活着。随后,他被关进了潮湿阴冷的监狱里。进入监狱的杨继盛,创伤发作、伤口感染。杨继盛把狱卒叫来,为杨继盛掌灯。接着,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杨继盛摔碎瓷碗,自己用手拿着瓷碗的碎片一块块地割下腿上腐烂的肉,为他持灯照明的狱卒看得颤颤抖抖。腿上的腐肉被全部割下来了,杨继盛看到腿上的被重创的筋膜已经不能用了,就用手截去了附在骨头上的筋膜。杨继盛越发神色自若,为他掌灯的狱卒就越发胆战心惊。我想:杨继盛的壮举真的和当年关公刮骨疗毒的神勇有得一拼。

  惊心动魄的手术进行后,某一天,朝廷审问杨继盛。押送杨继盛的路上,观看杨继盛的人堵塞了道路,他(她)们都非常叹息,甚至为杨继盛哭泣。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不少人为了营救杨继盛而四处奔走,舆(yú)论力量很支持杨继盛。严嵩了解到这些情况,更加想结果了杨继盛。
  杨继盛入狱后,过了接近三年,年仅40岁的他,被处决,弃尸于市(此时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临刑前,杨继盛作诗一首: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杨继盛死后,他的妻子张氏为了追随杨继盛,自缢(yì)而死。

  杨继盛以他的死,见证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天下传颂、万古流芳!
  张居正在明朝政坛上看到了杨继盛被害,很是愤慨,这在他的当时的诗作中也有流露。此时的张居正,开始心生去意。
  日期:2017-02-11 13:26:38
  第九节:杀身成仁
  下半部分
  日本战国:死谏
  平手政秀(人名)是日本战国时代的织田家的家臣,也是织田信长的老师、辅佐人,他与中国明朝著名谏臣杨继盛生活于同一历史时期。杨继盛因为控告严嵩而入狱,就在杨继盛被打入监狱的同时(1553年),平手政秀也来了一场震惊世人的死谏。
  平手政秀在织田家中犹如擎(qíng)天大柱(比喻担负重任的人),他对织田家很有贡献,内政、外交都颇有建树。织田家处于强敌环绕之中却能够生存发展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平手政秀的功劳。
  当初,织田家的家主织田信秀安排平手政秀担任织田信长的老师、辅佐人,就是看中了平手政秀超群出众的才能。平手政秀通过撮(cuō)合织田家与斋藤家联姻,扩大了织田家的生存发展空间,对织田家而言,是大功一件。
  平手政秀向来对自己的弟子织田信长给予厚望,不过,眼见织田信长自始至终地粗狂莽撞、我行我素,自认为管教无方的平手政秀不禁痛心疾首。平手政秀明白:此时,织田家的众多家臣之中,只有自己对现任家主织田信长赤胆忠心、不离不弃。每每想及此处,平手政秀都会黯(àn)然神伤。
  日本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的一天,62岁的平手政秀还是像往常一样,忙完应该忙的事情后,进入了他自己的书房。平手政秀备好笔墨,长叹一声,心头酸酸地、眼角滚出一行泪来,他提起笔,在纸上一笔一笔地写下遗书。沉浸在墨香之中的平手政秀,在遗书中对织田信长谆谆(zhūn zhūn)教诲,他责备织田信长的各种奇异装束和怪异举动,要求织田信长团结众人、听取家臣的意见等等。遗书写完,平手政秀已是潸(shān)然泪下(形容心情激动、伤感流泪)。

  放下了笔,平手政秀怅(chàng)然若失(形容心情沮丧低落),但他已经想好:要用死谏的方式来感化、教导织田信长。想到这里,平手政秀毅然拔出了用于切腹的短刀,对着自己的腹部奋力地刺了进去……

  消息传到了织田信长那里,织田信长火速赶到老师的切腹现场。五雷轰顶一般的惊讶、悲切、沉重,一齐向织田信长袭来。织田信长对着老师的尸体和遗书,悲痛欲绝、放声痛哭。
  看着老师的遗书,一行行感情真挚(zhì)的文字深深地打动着织田信长的心灵——平手政秀以自己死谏的拳拳盛意感染着弟子织田信长。
  平手政秀的死谏在一段时间内确实起到了约束织田信长的作用,织田信长的暴躁脾性也有所收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想到:平手政秀之死无异于使织田信长少了一种现实生活中的支持力量,织田信长失去了苦心竭力、死而后已的老师,失去了出谋划策、精明强干的辅佐人,就像是被砍断了左膀右臂,织田信长往后要孤军奋战了!
  日期:2017-02-12 20:59:04
  第十节:启程
  上半部分
  中国明朝:归去来兮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很多的启程,如果过去的人生里有过悲伤,就要学会向过去的悲伤说再见,珍惜现在、开启新程。
  歌曲《启程》中唱道:“向过去的悲伤说再见吧!还是好好珍惜现在吧!”启程对于一个人,尤其是对于历史转折、历史跃进中的人物,是应该迈出去的一步。
  张居正,也启程了。
  张居正的启程先体现在他的感情生活中。历史上关于张居正的正妻的记载很少,但可以确定的是:张居正的原配是顾氏,两人结婚时间查不到。生离死别,向来是人生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只不过,原配顾氏在张居正大约28岁时就去世了。从以后的张居正回忆中可以看出,他和原配的爱恋之情很是比较深的。不久,张居正的感情生活启程了,他向过去丧妻的悲伤说了再见,好好珍惜现在,于是张居正和继配王氏结婚。张居正的一生,总共生了至少6个儿子(有的说法说是还有一个女儿,此女名字不详)。

  张居正的启程还体现在他的政治生活中。在谏臣杨继盛被抓入狱的第二年,即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30岁的张居正愤慨于明朝的国势衰弱、嘉靖皇帝的荒唐颓废以及权奸严嵩把控的朝廷过于黑暗压抑,他上疏告病、请假回乡。张居正这一次的回乡,一去就是整整三年,这三年里,他远离朝政、亲近自然。(说明:有的说法是张居正此次告病还乡的过程前后历时六年,经过考证,其过程应该是只有三年,加上可能存在的一些短暂请假,才有可能是前后总共历时六年。)

  张居正开启了从北京回到家乡的路程,经过长途跋涉(bá shè),返回了他的家乡——荆州府江陵县(现今的湖北省荆州市)。张居正告别了变幻的政场风云、卸下了繁重的官职负担,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辞》是古代文学家陶渊明写的一篇脱离仕途、回归家园的辞赋,这篇辞赋的描述状况与此时的张居正的回乡历程有些吻合,可以套用一番:回去吧(归去来兮)!回乡的船在水面轻快前行,微风轻飘飘吹拂着衣服(舟遥遥以轻飏(yáng),风飘飘而吹衣)。终于看到了故乡的屋舍,心中欣喜,奔跑过去(乃瞻(zhān)衡宇,载欣载奔)。亲友倾心而谈使我喜悦,抚琴读书乐而忘忧(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西边田地里要开始耕种了。有时候坐上篷车,有时候划着小舟。既经过幽深曲折的山谷,也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树木欣欣向荣,山泉涓涓而流(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chóu)。或命巾车,或棹(zhào)孤舟。既窈窕(yǎo tiǎo)以寻壑(hè),亦崎岖(qí qū)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说明:本自然段的括弧里的文字内容均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