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那点事:一人一梦一生不悔,揭秘王莽篡汉真相》
第33节

作者: 闲云了了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王凤点了点头,却又叫住他道:“去告诉他们州郡长,让他闭上嘴巴吧,免得他的嘴巴四处生事。”
  日期:2017-12-30 05:17:59
  此时,皇太后王政君正想王崇。自打王崇离世,她已想过无数次,可她还是忍不住要去想。
  “王崇比哀家还小,居然就去了!想当年,父亲王禁送哀家进宫,王崇已是七尺男儿,竟哭得一塌糊涂。”想着,她的眼前不断地交替闪出王崇各个年龄段或庄重或憨厚或或严肃或诙谐的形象。
  每到这里,她的眼里都会噙了泪,内心涌上一股莫可名状的思念。她无法承受,不由起了身。
  恰值午休时间,宫女们以为她要起来,忙一齐围过来各司其职地伺候着。她却只接了一宫女手中的茶,轻呡了一口,漱了口,吐到另一个宫女手中的痰盂里,而后轻轻挥了挥手。
  众宫女散去,她重又躺下,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仿佛还只是转眼间,兄弟姊妹们都老了,指不定哪天就会去。”想着,她怕得厉害,强迫自己去想点儿别的什么。于是,又想到了王崇的葬礼。
  “葬礼办得不错,操办者没有点儿真才实学还真不行,看来我们王家后继有人哪。这个人是谁呢?”她记起,王凤曾告诉过她,说是二哥王曼的次子王莽,她还令王凤替她奖过三千个钱:“怎么可能是他呢?二哥死得早,没有皇封,这个王莽,竟没有堕了志?”
  想着,她心里泛上一丝安慰,但旋即又被愧疚所取代:“二哥打小体弱,虽跟哀家不是一母所生,却也不少兄妹情谊,难道就因为他死得早就不该享皇封吗?”
  念及此,她忙起身更衣,径往皇上的寝宫而来。
  皇上的寝宫里竟又是嬉闹声一片。她知道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又在胡闹,不由暗暗叹了口气,想:“有些老家伙居然非议哀家为王家揽权争封,岂不知离了我们王家的支撑,这江山恐怕一天都守不住。”
  想着,她冷“哼”了一声,不自觉加快了脚步。
  及至到得皇上的寝宫,皇上的寝宫里却突然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正奇怪,冷不丁有人抱住了自己。是成帝,他正蒙了眼跟宫女们玩捉迷藏,猛然间抱住了一个人,以为是宫女。

  宫女们见她来了,早已吓得跪倒在地,浑身筛糠似地抖个不停,哪里还敢吱声?独有成帝不知,兀自大喊大叫:“可算抓住了,看你还往哪里跑,朕这就要临幸你。”说着,手已不安分起来。
  她轻轻推了推他,冷若冰霜地道:“皇上,闹够了没有?”
  成帝听是他娘,慌忙扯掉了遮眼布,跪下道:“皇儿一时胡闹,唐突了皇娘,还请皇娘恕罪。”
  日期:2017-12-30 16:04:00
  她心里气得不行,但他终究是皇上,也不好太过分,自去坐了,道:“起来吧,皇儿现为一国之君,该有一国之君的风范。”说完,转向宫女们,厉声道:“你们还不退下,以后若再敢干扰皇上勤政,定不轻饶。”
  宫女们闻言,大赦似地一哄而散。
  成帝讨好道:“皇娘驾临,不知有何公务?”
  太后道:“怎么,哀家非得有公务才能来见皇上吗?”
  成帝见自己又说错了话,一时间不知所语。
  但听太后又道:“哀家交代过的事儿,皇上考虑得怎么样了?”
  成帝知她指的是给王家皇封的事儿,心里原极为不愿,想若是没有太后和舅父们支持,自己也登不上这皇位,不好太过违拗了他们,又懒得亲自去处理政务,事事都靠王凤去办,便想:“索性给吧,也好让他们贴心办事。”想罢,道:“朕用心考虑过了,舅父们勤劳国事,劳苦功高,该封。”

  太后“哦”了一声,道:“皇儿且说来听听。”
  成帝道:“朕决定,封舅父王潭、王商、王立、王根等四人分别为平阿侯、成都侯、红阳侯和曲阳侯,王崇舅舅的遗腹子王奉为高平侯,一门五侯。”
  说罢,一脸自得地看着太后,那意思:“我连王家刚出生的都给封了,这下总该满意了吧?”
  太后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道:“我儿所虑甚为周全,哀家还有一个二哥叫王曼,早些年就去了,他儿子王莽这次为你王崇舅父的替子,葬礼办得有模有样,皇上想必也感觉到了,这个王莽应该也算是个人才。”
  成帝心道:“皇娘啊,你也太贪心了吧?活着的终究还能办事,封就封了吧,死了的还要再封啊?行,封就封吧,反正也不差这一个。”想着,嘴上却道:“朕之前未曾听说过,故而没有想过,皇娘有啥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太后想了一会儿,道:“追封你二舅父为新都哀侯,其子王莽承袭爵位,为新都侯,咋样?”

  成帝无奈,狠了狠心,道:“就依皇娘。”
  太后心满意足,起身回宫。成帝扫了兴,怏怏不快不提。
  再说太后刚回宫,便有内侍来报:“启禀太后,外出暗访的人回来了,等候您传见。”
  派人出去暗访,是成帝被立为太子之后,王政君方始采取的一项措施。开始的时候,就是搜集情报,防止有人反叛朝廷和太子。随着王家的兴起,渐渐地也获取一些不利于王家的言行。后来,也兼着考察官吏和风土人情。
  待下面的人知道了这帮人的存在,自要极力巴结,他们所能获取的无疑就只剩下了风土民情。单是风土民情,王政君也乐意听。所以,他们回宫后必要先向她汇报。
  她心情正好,闻报道:“让他进来吧。”
  日期:2017-12-30 20:49:42

  外派的人自然都是王政君亲自挑选的,唯一的标准就是忠诚廉洁。她当然不知道,他们最终还是经不住外面糖衣炮弹的狂轰乱炸。回来之后,早已有了应对之语。听得她传,忙进来跪倒行礼,道:“请太后金安。”
  她道:“赐座。”
  内侍忙加了座位,暗访人再三谢恩之后,方恭恭敬敬去坐了。待他坐好,她饶有兴致地道:“外头都有些啥新鲜事儿,快说给哀家听听。”
  暗访人忙清了清嗓子,恭恭敬敬地,免不了一通演说。无非就是形势一片大好,人人都夸皇上,人人都夸太后之流,后来又加了人人都夸大司马勤劳国事等等。遇有重金馈赠者,自然还要夸人家几句。
  夸人也是有技巧的,自然不能直接说,最好拐个弯说是老百姓说的。太后高兴,自要打赏。时间久了,这些人自然知道怎么讨太后喜欢。当然,要讨太后喜欢,也不能总是上天言好事,偶尔地也要弄出点儿太后能够承受的小插曲。
  这人偏是这小插曲没想好,说过好事之后,急切间记起了王家的那些传言,却不知该说不该说,便开始犹豫。
  皇太后也怕有人骗她,所以边听边观察着说话人,他稍有犹豫便知他又难言之言,忙道:“还有啥事,只管说来。”

  这人不敢再迟疑,道:“确有一事,事关王家,不知该说不该说?”
  太后闻言暗想:“定是又有屑小之辈在诽谤王家。”想着,心下着怒,道:“别吞吞吐吐,快说。”
  这人一惊,狠了狠心道:“外面传言说三夫人死得不清不楚。”
  “原来是此等小事!”太后稍稍放了心,但这毕竟事关王家的荣誉,问道:“怎么个不清不楚?”
  这人见她怒意转淡,大了胆子道:“传言极盛,却终究是传言,个中因由,小的悄悄暗访过,没人说得清,只传似乎跟那个谁有关。”
  太后道:“那个谁,明言。”
  这人道:“王莽,王巨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