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术传记——老一辈武学宗师们传奇的一生,武术被尊称国术的黄金岁月!》
第20节作者:
作者白鹿原 日本武士纷纷围了上来,陈其美见事情不妙,驾着杜心武想趁乱离开,但是被门口的武士拦住了。
陈其美叫道:“比武难免会有死伤!”但是,日本武士好像没有听懂他的话,又用日语解释了一遍。
其中一个带头的武士指着杜心武说:“他必须留下来,听后我们的裁决。”
杜心武怒斥道:“是他,就是他开枪杀了宋教仁!”
陈其美以免事情闹大,局势不好收拾,说道:“这件事,等我们回去认真调查再说。”
武士们叫把杜心武了下,陈其美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枪来,大叫:“谁敢上来,我就打死谁!”并鸣枪时警。
局势有点失控了,这时,突然走进一群荷枪实弹的日本宪兵,将他们与武士分离开来,将他们两人围在中心,一名穿着褐色西装的男子从宪兵中走了过来,陈其美见是日本驻上海领事。
领事向他们鞠躬,说道:“杜心武你可以带走,但是贵党必须给我们一个合理的理由。”
陈其美只想快点脱身,说道:“就比武中的意外情况,这是谁也不没有预料的得到的,我党一贯与贵国都是友好的,这一次孙先生访日,足见我党的主张。希望不要因此而伤了我们彼此的友情。”
陈其美见领事不满意,又说道:“此前已经说了,这只是一场民间的中日武学交流,对于死者,我们表示痛心,我党一定会给死者一个合理的补偿。”
领事要求道:“贵党必须派代表出席死者的葬礼。”
陈其美没想到日本人如此咄咄逼人,说道:“这件事,我党会研究决定的。”说完也不理他,扶着杜心武走出了虹口道场。
后记,日本就此事多次与国民党交涉,却迟迟得不到回应。
杜心武从此离开了上海,但是,故事还没有完,1937年,北京卢沟桥事变,日军攻占了北京,楠秀一夫又再一次遇见了杜心武······
日期:2017-12-14 08:08:00
卖国条约
26 夺占青岛
民国3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因为战争只在欧洲,故一般人习惯地称之为“欧战”。
欧战的直接导火线是因为塞尔维亚和奥国交恶,奥国皇太子斐迪南出巡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刺,塞尔维亚被指为暗杀的主谋。
奥对塞宣战,俄国助塞,法国助奥,比利时中立,德侵比,英国助比利时,遂各相宣战,大战于是爆发。
袁世凯接到各国宣战公文,乃邀集黎元洪、徐世昌、梁士诒、孙宝琦等密议应付方略,决定采取中立立场,于8月6日公布《局外中立条规》。
欧战期间,列强并不放弃在中国的既得利益,而且互相要吞吃对方的利益,因此,中国的处境反而更为困难。
德国在东方缺乏盟友,因此,它是独力作战,在中国要对付英国、俄国、法国和日本。
它首先在北京组织了中德协会,以联络在中国方面的朝野人士,其后又组织了一个秘密团体,名叫巩固团,以联络中国人和朝鲜人,排除日俄两国为宗旨。
日本政府根据1911年7月13日,所订的英日同盟,有义务要帮助英国,同时为了确保东亚的和平,所以向德国提出了最后通牒。
要求德国在中日两国海面上的军舰完全解除武装,无条件把胶州湾交付日本,以便“将来”归还中国。
德国驻华代办马尔参公开宣布:“德国可以考虑把青岛交还中国,但是日本也应将台湾交还中国。”
8月16日日本驻华代办小幡警告中国不得从德国人手中接受青岛,否则日本将认为中国是自行破坏中立。
8月23日,日本政府因德国没有满意的答复,于是正式宣布对德国宣战。
同一天,德国代办马尔参又向袁政府表示,德国愿将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交还中国,但袁政府这时不敢接受,电请美国政府代为接受,然后转交给中国。
可是不待美国答复,日本已向胶州湾采取军事行动了。
日本认为欧战是它排斥列强在中国的势力,独霸远东的大好机会,它所顾虑的只有一个美国,因为美国未曾卷入大战漩涡,同时在中国问题上是比较主持正义的。
日本首相大隈曾致电美国政府,进行试探,强调日本没有侵占中国领土的野心。可是就在这个电报发出不久,随即利用对德国宣战之名,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
民国3年9月2日,日本陆海军2万多人配合少数英军,组织所谓英日联军,突然在山东龙口和莱州附近地区登陆。
照道理讲,退一万步,日本要进攻德军,只能以胶州湾德军驻防区为目标,可是日军却先侵占莱州半岛,这就证明日本的野心是乘火打劫。
9月6日,日军马队500人开至莱州,在城西扎营,3日后日军乃正式接收管理莱州,居民欲逃不能,四乡人民则逃散一空。
接着日军又占领了平度县,军队们滥向县知事苛索,要1000头牛,2000只鸡,1000头猪,米面草料50余万斤,大车1500辆。
县知事因不胜其扰,乃逃之夭夭,却又被日军捉到,像对待犯人一样加以监禁。
同时日军进占即墨和胶县,自行发行军用票,占据县衙门和电报局,强占民房,反令房主人露天睡眠,令妇女在房中陪日兵。
天雨则在堂屋中生火烤湿衣,把门窗桌椅拆下来引火。总之日军已把中国城镇当作了占领区,邮电员公然检查邮件,男丁被勒令挑水拾柴。
日军司令部竟公然在平度县的乡村张贴布告说:“如该村有一人犯妨碍日军之罪,则该村人民全体问斩。”
很多无辜乡民被认为有妨碍日军的嫌疑被杀。
日军于11月7日攻下青岛,德军有2300余人被俘,事前德国守军接有德皇的令电,叫他们不必死守。
11月14日,胶州总督华德克被解往日本东京本愿寺监禁,这一天恰恰是德国占领青岛的17周年。
日军攻下青岛后,袁政府乃请日军自山东半岛撤退到胶州湾租借地,可是日本政府则不加理会。
袁又分别照会英日两国政府,宣告撤销前所划定的交战区域,请撤退前此占领山东半岛的各地军队。
日本政府不但仍然不理,且在山东已占领的各县设立民政署,架设军用电线,驱逐青岛海关人员,完全把山东当作战利品。
民国4年1月间,中国照会日本要求撤退驻留山东的军队,日本根本不理,更在1月18日以交还青岛及撤退山东戍兵为词,附列交换条件和觉书等,向袁政府要求秘密谈判。
这个文件的内容分为二项:一是条款,预备以条约的形式订立;一是觉书(中国方面称为劝告书),准备以提文方式成立,这也是国人所仇恨的卖国二十一条约的初本。
廿一条,包罗万象,集众大成,势力由东北、内蒙以至闽、浙,权利由建铁路、开矿产以至开商埠、内地杂居。
甚至第五项要求政府机关设立日本顾问,两国用同一军械,丨警丨察由日本训练,小学用日本教师,日本僧人到内地传都。
凡此苛刻条件,想以雷霆之压力,一鼓而使我中华屈服。若使遂其所欲,真可亡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