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民迫不及待地打开《诗经》,第一篇“蒹葭”就深深地吸引了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张德民仿佛看见在一处河岸边生长着颜色苍青的茂密芦苇,晶莹透亮的露水已凝结成白白的浓霜,茫茫秋水中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里,有一位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是在等待吗?又是在等谁?……等待他心中的那位“伊人”!
自己的“伊人”又是什么呢?抑或是谁呢?张德民不无感慨,直到响响过来叫他吃晚饭。
恋恋不舍地放下手里的“诗经”,扫了一眼其他几本书,“咦!”那本中庸很面熟!他拿起一看,里面还有折痕,再细看,那不是自己前两天折叠的吗?他这下明白了,李胜伟那小子偷拿了文化馆的书!
偷!李胜伟居然把文化馆阅览室里的书给偷了!
怪道那小子那天说陪自己去,原来如此!张德民心里一下有了些感动,这小子还挺仗义!知道自己喜欢这些书,便到阅览室拿了这些书,张德民不由心生感动……
可仔细一想,张德民觉得有些不对,说是拿,其实就是“偷”。对于“偷”,张德民还是有些嗤之以鼻的,看着桌上的几本书,想到要还张德民还真是不舍。但无论咋样,张德民还是决定先看了再说。
算算只有一个晚上,张德民大致翻了一下,内容虽然不多,但全是文言文,需要时间才能理解,张德民有些无奈。
《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那个年代,很少有人读过这本书,人们对这本书的了解大都源自于一些人说这本书充斥着男欢女爱的内容等等,所以也就“以讹传讹”了,只要一提起这本书,人们第一反应是男欢女爱、低级趣味……
最初张德民想看这本书也是出于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男欢女爱,张德民看了前面的一些篇章,心里有些感觉,其中很多诗篇不像传说中描写男欢女爱,而是讴歌爱情的美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丑恶事物的鞭策……
当东方泛起一抹亮色的时候,张德民揉了揉眼睛,想着今天要把书还给李胜伟,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张德民合上笔记,又拿起书翻了翻,不到一半,剩下的难道就不看了?这么一本好书,后面的不看,将来指不定会后悔。想到这里,张德民打定主意,自己再不能做后悔的事,今天一定得看完。可今天上课哪有时间看?张德民又犯了愁,咋整?装病!张德民脑里第一时间冒出这样的念头,以前张德民也这样干过……主意打定之后,张德民借口身体不舒服,让妹妹小芸去自己班里代为请假。
父母上班时,听见张德民让妹妹小芸给请假,也没多问,只是叮嘱了几句。父母对张德民这个儿子很放心,他们清楚张德民做事有分寸,关键是读书根本就不需要大人操心。虽说前些年,读书无用的思潮甚或是交白卷成为社会的主流,但这两年随着工厂开工,有技术的人慢慢有些抬头。所以,大家也逐渐意识到要具备一技之长还得读书。张家几个孩子中,只有小四读书不要人督促,他们也只能寄希望这个儿子,指望着这个儿子将来能够混个技术员什么的。
一整天的时间,张德民都猫在家里,中午才基本算是浏览完。第一遍是囫囵吞枣,下午,张德民又翻到有些篇章仔细品味……
第二天下午放学,张德民叫住李胜伟。
“胜伟,这些书……”张德民从书包里拿出那些书,“你放回去吧!”张德民看着李胜伟。
“啥?”李胜伟有些不敢相信,以前借书给张德民,催了好几次,这小子才极不情愿地把书还了,这次咋啦?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盯着张德民。
“虽然这些书是我喜欢的,但我可不敢将……嘿嘿,据为己有!”张德民一本正经道。
“德民,你发烧还没好吧?”李胜伟说着将手掌贴在张德民的额上。
“去你的,我昨天在家把那本《诗经》给看完了……”张德民拨弄开李胜伟的手。
“敢情你是装病在家看书?”李胜伟乜了一眼,“我可告你啊,书,我是不会还的,爱要不要!”李胜伟乜了张德民一眼。
“德民,我可听说,卫东中学的那些人准备去文化馆抄孔**的书,那本《诗经》就是上次那帮人抄文化馆时,有个人‘假公济私’偷偷藏了起来,我知道后,花了五斤全国粮票才换来的。”李胜伟说道。
“你可想好了,这些书要是还了,被抄出来就是一把火!”李胜伟说完转身走了,剩下张德民愣在那里。。
李胜伟的话,让张德民开始犹豫起来,李胜伟说的是事实。这些年,凡是抄家炒出来的书,特别是古代书籍,最后都是一把火给烧了,张德民就亲眼目睹过,一次一个学校的小将在语文老师家中抄出很多古代经典作品,根本就不顾老师的哀求,硬是一把火给毁了。
民族的传承最终是文化的传承,历史上每一次文化的浩劫,实际就是一些人想掐断这个传承……
算了,张德民想起那句话,读书人窃书不算偷……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进入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
张家小四张德民升入中学好几年了,前几年二姐张莉香去了广阔天地。二姐是在和一帮同学去京城回来后,向学校递交的要去最艰苦地方的申请,由于张家的成份好,申请很快就得到学校革委会的批准。
那是一个唯成份论的年代,家庭成份好的提出申请很快就能获得批准,理由很简单,赞许鼓励!家庭成份不好的如果提出申请,也会很快批准,理由也很简单,必须改造!当然很多这样成份的是不需要申请组织上必定会优先考虑。
那天送二姐的时候,看着二姐兴奋的样子,张德民心里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小四,怎么成天躲在屋里……”大哥张林掀开门帘走了进来,“看什么书?”张林抓过张德民手里的书,“小四,你怎么看这个?”大哥脸色有些不对,“你就不怕……”张林想说什么,又突然住了口。
“给我。”张德民一把抢了过来,“这是我同学的,明天还得还。”说完,便躺在床上看了起来。
“小四,你知道那个交白卷的人吗?”张林躺在床的另一头,“我真佩服那个人,要让我交白卷,我还真没那个胆儿……”张林看着天花板,“知识越多越反动……”
“就像你,看这么多的书,有啥意思?是能长劲儿还是能当饭吃?”张林撑起身子看着张德民,“我告你啊,我可是厂里连着几年的先进,那可都是拼出来的。”张林在大姐张春萍和李俊结婚后,调到了洛城市二轻局下面的一个厂里,去年和厂里一个女工好上了,打算今年底结婚。
“我看没知识的人最反动!”张德民乜了一眼张林,“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都是没知识没文化的人,要不就是被有知识的人利用……”张德民乜了一眼张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