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游戏——暗流涌动的历史真相》
第6节

作者: 白发渔樵V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和你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你一定要找一个差别,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机会做我最爱的工作。如果你要我给你忠告,这这是我能给你的最好忠告了。”
  ——沃伦•巴菲特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一点似乎容易做到,很多人都做到了,但却并没有取得自己所期待的进步。渐渐的,人们从希望变成失望,从年少轻狂到安然现状,还自嘲的对自己说,成熟了,就不会有小时候的梦想了。每天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所以能够看到几十年后自己的样子。
  现在,请停一下,关键点,出现了。

  答案就在这个似乎被人们忽视的缝隙里。那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今天和昨天,是不一样的。世界上并不存在“重复”这种东西。人们印象中的事情,却和“真实”隔绝。
  这个例子先解释到这里,以后慢慢对这种“真实”进行解剖。
  这是一个秘诀,掌握了这个秘诀的人。如果他恰好是一个做凉皮(也可能是烤猪蹄、卖猪肉)的人,用毕生精力投入到这种食品的制作和提升中。当他年过古稀的时候,所收获的东西有很多。商业成功只是附加得到的,还有一样,就是不会特别崇拜一个人。因为他知道,人们只不过在做普通人做的事情,包括小时候自己崇拜的那些人。
  这里从“神话”角度引伸一下,以后还会用其它奇特的工具对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问题——继续大卸八块。

  “咔、咔、咔、…”教室里,大眼睛小女孩在桌子上用叉子把自己的橡皮大卸八块。
  现在回到我们祖先大人的故事里来。
  鉴于原始人先生就是我们的祖先大人,以后就叫他们祖先大人好了。
  祖先大人人丁兴旺,每天生活乐呵呵的,可是人多了就有新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吃的少了。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之肉。”
  “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按生物学家的说法,处于食物链最上面的人类数量剧增,下面的松鼠兔子野鸡野鸭野天鹅野猪不够吃了,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破坏,这点非常重要。
  祖先大人可不这么看,生态平衡遭不遭破坏不重要,重要的是,吃的不够了。祖先大人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从原先以肉食为主改为偶尔吃点野果子野菜,从偶尔吃改成经常吃。
  吃的野菜野果中,其中一种叫做小麦,还有叫水稻的叫玉蜀黍的不一而足。祖先大人吃着它觉得特别顶饥就特别喜欢吃这些东西,不久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自己吃剩下的麦子掉落的地方居然长出了这种野菜果子!?
  这是一件让祖先大人兴奋的睡不着觉的事情,祖先大人就在自己住处四周土地上撒些麦子,期待长出麦苗。“你需要极大的忍耐力才能把麦子撒到地上而不是把它吃掉,”祖先大人强调了此次行为的重点及难点。
  期待没有落空,绿油油的麦苗丛出现了。
  所以,农业诞生啦~
  祖先大人决定吃俩麦子庆祝下。
  可以自己种出粮食后,吃的多了不在轻易饿死人了,氏族里的人很快就多了起来热闹了起来,这种壮大的氏族历史书上把他叫做,部落~
  人多了,吃的也多了,也就意味着种粮食的土地也不够啦。

  怎么办?
  凉拌!扩大地盘开垦荒地!
  于是祖先大人沿着流经部落的小河向上流开垦土地,向下游拓展开荒也是必不可少的,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开始啦。
  虽然平时也一直进行着开荒、但也不过是小打小闹,这次是部落集体组织的大开荒运动。
  “家里人多了,吃不上饭的人请自己去上流找食物,”长老如是对部落里新长大的孩子说,你们长大了自谋出路吧。
  在这种开荒运动中,意外发生了。
  •“小时候家里的老母鸡,平时我一吓唬它它就跑的远远的。等它孵出小鸡了,我走进了、它就全身羽毛彭起,把我吓得跑的远远的。动物如此,人亦是,人会为保护自己孩子献出生命的。
  请看下集《三种人性》”
  日期:2016-11-14 11:57:22
  7、三种人性
  遇到了野人。
  嗯,其实是不认识的人,别的部落里的人。
  这是人家的活动范围,自己跑到人家底盘来啦,人家自然不愿意。不愿意了就过来理论。限于对方独自一人身材瘦小,自己身高马大,由此得出“他打不过我”的结论——我就可以说“土地是我的。”

  “是你土地啊有证明吗!哪哪哪写你名字啊!天在上地在下,土地是所有人的啊!”道理是假的,实力才是真的!有实力怎么说怎么有理!
  道理讲不通,这个人毫不畏惧,二话不说操起木棒就上,一棒夯在对方身上,非常生猛。无奈对方身材魁梧不在乎他先下手为强,夺过木棒满山坡撵着他打。
  对方落荒而逃,或者说早就有甩一棒就跑的打算,他悻悻离开并抛下一句“你等着!”
  “等着就等着!”
  不久之后对方部落来了几个人,把这个等在原地的傻大个群殴了一顿(或者说还没来得及跑),并赶出自己地盘。
  你有自己人我没有啊!约个时间我们再打啊!
  傻大个回家吼了一嗓子,立马出来一帮子人,他们抡起木棒锄头(耒耨)就去了。自己人被欺负了还得了?拼了!
  到地点后看到对方也是一群拿着木棒锄头的人。
  然后是对峙,各出几个人讲道理。这是我家地盘你为什么来啊!这是你的么?写你名字啊!太阳底下的土地是大家的!…

  由于土地决定粮食,粮食决定自己部落人的命,所以谁也不肯让步。
  在生存或者死亡的选择面前,正义跟邪恶不重要,我人多势众(所需要的吃的也多)就会去占你的土地!
  交涉没结果,拉来这么一大帮子人,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打吧。
  部落之间的战争就这么爆发了。
  这里有一个现象比较令人深思,那就是,为什么原来部落的人明知道自己是侵略,却还要去占有别人的土地?
  要说明这种现象,我们做一个比喻。

  想象一个快要饿死的人,他面前放有一口馒头。一口馒头就是指,只够吃一口的馒头,不可以掰成两半。这点馒头旁边,还有另外一个快要饿死的人。吃掉馒头就是生存,放弃馒头就是死亡,很难想象他会让出馒头,选择死亡。而大多数情况下,这会成为一场争夺,胜利者吃掉馒头。
  我们转换一下环境,把这件事放在自然界。两只快要饿死的狼面前有一块肉,几乎可以肯定的说,这两只狼一定会争夺这块肉,直到一只狼打败另一只狼,然后从容不迫的把肉吃掉。
  对于前一个例子,之所以会说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人是特别的。人和野兽不一样,人会把这口馒头分成两份,一人吃一份,哪怕这份馒头在小。当然,这涉及到另外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一个非常重要的却最容易被忽视的东西,我们以后慢慢揭露它。
  馒头这个例子,是用和祖先大人息息相关的食物打比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