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下架子,礼贤下士。魏文候素以礼贤下士闻名各诸侯国,其中最值得后人传颂的是他对名士段干木的谦卑有礼。说到段干木,我先来介绍一下此人。段干木(约前475-前396),复姓段干,名木,魏国安邑(今运城市安邑镇)人。春秋末战国初晋籍魏人,故里今邱县郝段寨(现“段干木故里”碑尚存)。这个段干木与别人不同之处不仅在于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不善于表现自己,不露才。他的几位好友先后都出任了将领,但唯独他自命不凡,退隐山林。后来由于魏文侯的弟弟魏成子对段干木的品德和才华很是了解和赏识,所以经常向魏文候举荐段干木,说什么:“得此人可得天下”等类似话语,这样的“耳边风”一吹,加之文侯本来就是爱才的癖子,又梦想称霸中原,自然动了心。于是在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亲自登门拜请段干木,可谁知段干木一听说文候来了,竟然来了个“躲猫猫”,慌慌张张爬墙头跑了。后来有人问他:“人家这么大领导亲自来看你,你瞎跑个啥?”他说:“古人云‘不为臣不见诸侯’,我就是一个乡野粗俗之人,哪够级别见这么大领导呀?”。文侯由于求贤若渴,之后便每次路过段干木家门,无论家中有人没人,扶着马车护栏就来个三鞠躬。这时车夫就问:“陛下,他一个乡野嫂老头,而您是堂堂一国之君,您天天对着他的破房子三鞠躬,至于吗?您要下个令,俺带几个人把他三下五除二绑过来不就OK了吗?”文候说:“你懂个屁!我的确是很有权势,可他木老头为人却很仗义,这样的人哪能动粗?强扭的瓜不甜,只能慢慢感化他,明白吗?”车夫听了这话略有所悟举起大拇指说:“还是您英明呀!”其实那段时间段夫人在家里也没少唠叨:“老头子,别死脑子,人家魏王一天到晚在外面给咱家鞠躬,你连个屁也不放一声,你也太不上道了吧!也不想想,你一旦到京城当上大官,俺和孩子跟着你吃香的哈辣的,享清福,多好呀!你真是傻……”,段干木不厌其烦的打断她的话说:“你一个妇道人家,真是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个啥?远一边去!”不听归不听,但枕边风吹久了,段干木也有所动摇了,当然关键是魏文候的诚心诚意,最后终于感动了段干木,才得以和魏文侯相见,并最终辅佐他成就霸业。
毛主席曾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特别是一个领导,更应该有谦虚的品质,因为谦虚才能放下架子,才能接地气,才能让别人接纳你,赢得别人爱戴和尊敬,正如魏文侯得到段干木一样。正因如此,周安王六年(前401),秦国欲伐魏国,出兵至阳狐。有人劝秦王说:“魏君礼贤下士,有段干木辅佐朝政,国人上下团结一致,万万不可轻举妄动”。秦王遂停止对魏国用兵。魏文侯在位50年,首霸中原,开创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这不仅与段干木雄才大略辅政安邦有关,更与魏文侯能放下架子礼贤下士 密不可分 。(待续)
日期:2016-10-19 21:24:40
二、一诺千金,决不食言。
有一天,下着瓢泼大雨,文侯正宴请文武大臣,在众美女陪伴下唱着歌、跳着舞、喝着酒,好不热闹。突然,文候想起一件事,命令下属驾车火速把他拉到野外去。这时臣子们都充满疑惑地问道:“陛下,今天我们喝酒喝得这么高兴,又下着大雨,您这是想弄啥呢?”文侯说:“朕前两天和山野村长说好了,今天去山里边打只兔子,现在咱们玩得虽然很开心,但也不能说话不算数呀!”说完连雨衣也没来得及穿就坐马车出去了,亲自告诉那人取消打猎。
我们常用“一诺千金”或“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词来表明做人要讲诚信,要说到做到,不能自食其言。文候作为一国之君,和一个普通老百姓随随便便说的一句话,可即便下着大雨、玩得正欢,甚至群臣纷纷劝阻,都义无反顾,毅然决然过去赴约,这充分体现了他做人的诚信品质。料想如果放到现在,事情有变或提前看看天气预报,通过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告知一下,也可以免得跑腿了,可古代哪有现在通信工具那么发达?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的社会里,因为通知一件事跑断腿的事是常有的,可是作为堂堂帝王,能做出此举动,实属难能可贵。
三、两面讨好,互不得罪。在人与人相处中,如果两家掐架,而你又和这两家关系都不错,他们找你来评理或帮忙,这时的你最明智的做法是什么?魏文侯在2000多年前就用亲身经历给出了一个明智的答案。话说有一天,韩国和赵国打仗,韩国派使者来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文侯对使臣说:“不好意思,俺和赵国可是铁杆兄弟,请恕我不能从命”。无巧不成书,这时赵国的使臣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他,两国使者听后都怒气冲冲地离去了。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都纷纷前来朝拜魏国。于是魏国很快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和它争雄。设想如果魏文侯无论答应哪一方,必然会得罪另一方,那一方必会记恨于心,在不久的将来便会想方设法地进行报复,所以无论哪一方都得罪不起。虽然文候表面上都拒绝了使者,让两个使者吃了“闭门羹”,可是当他们回去仔细想想就明白了,文候实则都卖给对方一个人情,双方对他只有欠情的份,却没有责怪的份。
人与人相处何尝不是如此?尽最大限度少得罪人,因为每树一个敌人如同竖起一堵墙,尤其是得罪小人,会处处阻挡你前进的脚步,你将会常常受到影响、牵制甚至导致失败,这样的教训可谓不胜枚举。相反,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多结交一些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为何?因为无论在生活中工作中还是官场中,谁没个七灾八难的时候?谁没有遇到过人生的低谷?谁没有需要别人伸手拉一把的时候?每到那时,就是考验我们有多少真心朋友了。所以上面魏文侯的“两面讨好,互不得罪”的故事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方法。
四、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其实最能看出魏文侯为人谦虚的,是他知错就改。有一次魏文侯派大将乐羊攻打中山国,很快就占领了,他随即把中山国赏给自己的儿子魏击。在上朝的时候魏文侯得意地问群臣:“你们说说看,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呀?”大家纷纷举出大拇指进行夸赞,有人说“您是仁德的君主”,有人说“您是伟大的君主”,还有人说“您是英明的君主”,这时突然有个人站出来指着周围的群臣义正言辞地说:“看看你们这些马屁精!我说句实话,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给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大家转眼一看,原来是一向敢于直谏的任座。魏文侯一听这话,勃然大怒“放肆,说他们是马屁精?那朕是什么了?一点教养也没有,给我滚出去!”任座也不含糊,转身就小跑着出去了。消了消气后,魏文侯环顾了一下四周,看见正低着头沉思的翟璜,便问:“翟爱卿,你说说朕是个什么样的君主?”翟璜笑着回答说:“您当然是位仁德君主了。”魏文侯听后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不听你拍马屁,我只想听你说说我为何是仁德的君主”,翟璜不紧不慢地回答说:“臣下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英明,他的臣子才敢直言不讳。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所以您一定是仁德的君主。”魏文侯一听这话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笑着说:“翟爱卿,你这话说的太有水平了,太有道理了!你赶紧去把任爱卿叫过来,我有话对他说”,于是翟璜就急忙跑出去把任座叫了回来,魏文侯看见任座还没踏进殿堂,就急忙跑下台阶,笑嘻嘻地去迎接任座,匆忙之间差点被台阶绊倒,见到任座后憨笑着说:“任爱卿,刚才朕也是冲动,有得罪之处,可别见怪哈?”任座一听这话感动地扑通一声朝文候跪下说:“陛下,您说到哪里去了?刚才本是臣的错,臣说话太直接了,语气不中听,臣该死!”说完任座眼泪和鼻涕一起流出来了,还要打自己嘴巴,魏王赶紧拦住并扶起任座说:“爱卿你没错,是朕的错,快擦擦鼻涕!”然后指着群臣说:“你们这帮小兔崽子,就知道拍马屁,你们多学学任爱卿,敢实话实说,这才是朕的忠臣”,说完便让任座坐到座位上去了。从此之后,文候把任座奉为尊贵的臣子。(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