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或听说的鬼话事儿》
第8节

作者: 鼎湖听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1-10 20:35:00
  第二篇 乌鸦的传说(续十三)

  阿才虽是习武之人,却不是通常所见的五短身材,可谓是身长手长,灵活如猿。
  经过几年大都市的浸淫,他自己也变得有灵气了很多,既有其曾祖的风骨,又有现代青年的狡黠,一举手一投足,颇有能镇住人的风采和威力。
  当阿才把风度翩翩的风衣脱下来时,亮出的当然是肌肉男那全身疙瘩肉的紧身衣服,惹得场外一片欢呼。
  第一次,他立马就把木头试抬过膝,多年的操练让他功底深厚,没有白废心机。他心血来潮想参加这样的赌局,重心并不在钱上,而是想证明自己不是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
  不过,要举过头顶持续十秒才算是完成规定动作。
  日期:2016-11-11 11:04:00
  第二篇 乌鸦的传说(续十四)
  以阿才小鲜肉的妙龄,血气方刚、风华正茂,再加上那股想证明自己的不服输精神,瞬间的爆发力是相当强的,可能也到了他的极限状态。
  何况,在影视表演中,他也经常展示腾挪推托的身手,可谓是得心应手,一副专业人士的表情。
  所以,他采取先抓后挺的策略,颇有点举重好手的风范,那种浓厚的表演欲,让他在掌声雷动的氛围下,便一下子就把木头挺举过了头顶。
  于是,乡场上更是欢声如潮,尖叫不断,犹如看明星表演。

  然而,不久就出事了,所谓的乐极生悲是也。
  日期:2016-11-11 21:35:00
  第二篇 乌鸦的传说(续十五)
  或许是胜利在望的那种张狂,让他手脚有点浮夸,反正随着不远处的配乐般的听取鸦声一片,健硕如牛的阿才,突然就毫无征兆地打了一个趄趔,然后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
  随着阿才身体的歪斜,重木便如山倒之势,压向了顺势倒下的阿才,不偏不倚正好砸中了最要害的部位,那就是他的头,很快脸部血肉模糊,昏死了过去。
  这一下,就像一道晴天霹雳一样击中了乡场上的所有人,惊呼过后便如着了孙悟空的定身法,目不转睛地呆看被“木决”的阿才,张大个嘴得个洞的惊慌造型。
  此时,唯有村头红棉树上的凄厉乌鸦声在预示死亡的进行时。

  日期:2016-11-12 13:25:00
  第二篇 乌鸦的传说(续十六)
  阿才直挺挺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唯有血往外流,吓坏了看热闹的人们。
  此时只有神鸦,没有社鼓,一片愁云惨雾。
  当最初的惊慌过后,人们便张罗着用车把阿才往医院送,他却在半途中咽了气。
  一个前程似锦的大好青年,就又这样把生命淹没在慌乱无序的急促鸦声中,甚至来不及把最甜美的爱情情节展开。
  当宿命的神鸦声响起,送葬的唢呐便已嘹亮地响起,没有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你还不能不信邪,至少老人们是十分相信这神鸦的死亡警报的,你在劫难逃,没事都变成有事。
  那时候,语言是最苍白无力的,解释更加显得狗尾续貂,唯有一声叹息。
  日期:2016-11-12 19:27:00
  第二篇 乌鸦的传说(续十七)

  原本一场很有噱头的年度赌局,却因为一次简单的意外,让普天同庆的大年初一,成了一个阴森可怕的下葬日。
  这是小村史上最奇特的一次死亡。
  后来,大家都记得了这样的一种残酷的死亡方式:“木决”。
  又因为这样的血腥死亡,那位新晋千万富翁便惹来了很大的麻烦,这个说轻了是“非法聚赌”,而且还出意外死了人,后来据说被他好不容易摆平了。
  而且,大年初一在小村上了年纪的老人印象中,几乎没有过死亡记录,这次来得这么快这么猛,也似乎预示了这个“死亡年”不会太平。

  果然,大约过了半年左右,中元节前几天,小村又死了第二个人,且是比“木决”更加血腥的“石决”,一个比一个令人瞠目结舌。
  日期:2016-11-13 13:31:00
  第二篇 乌鸦的传说(续十八)
  老实说,举重死人的事,还比较少见,不就是简单放弃重物吗?何况阿才又是功夫片客串的角儿,不仅有力量,还有速度,腾挪推托样样精通,如草上飞,为什么到关键时刻,只能直挺挺地死于巨木之下,连逃命都不知道了呢?
  老人们只能把之归结到乌鸦嗅到了尸味,这是阿才必须赶赴的刑场,冥冥之中老天早有安排。
  正如网友天际之雷所说:“以前看隋唐英雄传,雄阔海举千斤闸救了十八路好汉,力尽被砸死,当时不明白他为毛不后退一步同时放手呢?那不是全身而退了么。直至经历了一件事始知其中原因。”说白了,就是身不由己,就是这么邪。
  即使是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除了惧怕闪电侠,也是被自己抛向空中的大锤子拍死的,任你力大无比天下无双又如何?
  现实生活中,枪决就听得多,木决倒是很少听到,直到阿才那样地毙命,才知道传说人物李元霸有着怎样的现实悲剧。
  木决是这样的让人惊魂不已,那么石决又是怎样的残酷瞬间呢?

  日期:2016-11-13 19:20:00
  第二篇 乌鸦的传说(续十九)
  木决,在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少见,除非发生异常事件。
  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段武斗时期,木决倒是司空见惯的战斗行为,尤其是在乡村。那时候,武斗的双方很喜欢拿个木棍、锄头、木铲什么的进行残酷的搏斗,以表示自己誓死效忠领袖,政治态度正确。
  当然,这和纯粹的举重被木头压死不可同日而语。
  好,闲话少说,现在我们转到“石决”频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