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心草》
第24节

作者: 苦瓜个个甜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佛洛依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古老、最原始、最核心、最模糊、最不易把握、最难接近的部分;本我是人格中的“兽性”,由生本能和死本能构成;本我受快乐原则支配,只图快乐,不知善恶,不考虑现实的限制。自我是人格中的“人性”,是可以被自己认识到的“我”。自我的发生,源于本我与文化约束的互动,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自我的发展,源于挫折和学习。自我的成熟,表现为能够区分主观和客观。自我代表理性和审慎,遵循“现实原则”。自我的基本任务是既要监督本我,又要照顾本我。自我从本我中吸取能量,在不违反现实原则的前提下,为实现本我的愿望而努力。在行动之前,自我要考虑目标是否现实,要权衡利害得失,会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或推迟本我的满足。自我与本我的关系,类似于骑手和马。在心理健康的状态下,自我几乎完全控制着本我的活动方向。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是社会道德、社会伦理及社会价值标准内化的结果,是人格中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批判”的理性部分。超我按照社会道德观念,鉴别善恶是非,指导自我的行动。超我像一个法官,对个人的动机、欲望和行为进行裁判。不符合超我要求的行动,将引起良心不安和自罪感,超我遵循‘社会道德原则’。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均衡协调:本我要保存自己,要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超我要监督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让自己的行为违反社会道德准则,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居中的自我,对上要符合超我的要求,对下要汲取本我的力量;对外要适应现实环境,保证行为的现实性,对内要处理和调整本我的欲望,保持心理平衡。有心理障碍的人,其弱小的自我不能控制强大的本我和超我。强大的超我强迫弱小的自我带着“应该的框框”,非现实地看待一切;强大的本我强迫弱小的自我“不顾一切地实现本我的愿望”。有心理障碍的人能够觉察到自己处于一种无力自拔的心理冲突和矛盾状态,其典型的体验是感到自己不能控制他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如焦虑、紧张、恐惧、缠人的烦恼、易激怒、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等。他往往可以明确地说出自己的心理冲突和矛盾:势不两立的两种情绪、欲望、行动倾向、态度或价值观在他的心里不断进行着争斗,他既不能抛弃任何一方也不能把冲突的双方协调起来,他力图摆脱这种狼狈的两难心态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他知道自己的这种两难心态是不正常,他会说,“我过去并不是这样”,也就是说,他对自己的心理障碍症状有自知力。他们由于长期陷入痛苦的心理体验中而不能自拨,往往主动就医或求助于心理医生。喜欢诉苦是他们普遍而突出的表现之一。

  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心理冲突。健康人并非没有心理冲突和痛苦,而是心理冲突和痛苦往往成为建设性活动的动力,不会因此而惶惶不可终日。而有心理障碍的人的心理冲突则相反,它的内容可以固定不变,老是在原地踏步不前,就像祥林嫂那样老是念叨着阿毛。它的内容也可以经常变化,从人生现实的重大事件变成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小事,或在几种事情上反复来回兜圈子,形成恶性循环,日益严重地妨碍着他们的心理或社会功能”。

  日期:2016-09-24 13:10:00
  方常悦听得云里雾里,疑惑地说道:“您说的我不太听得懂”。“人生弯弯曲曲路,世事重重叠叠山。很多人对这句话一辈子都未能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但你应把它记下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就会有不同的感悟”,白衣仙女继续说道:“心理障碍的第二个表现就是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有心理障碍的人由于不能与自己和谐相处,必然导致与他人不能和谐相处。而与他人不能和谐相处,反过来又会加剧与自己不能和谐相处。有心理障碍的人由于内心经常处于极度痛苦中,所以他们缺乏热情,缺乏活力,缺乏人情味,缺乏主动行为。与人沟通时,显得辞不达意、含糊不清,不能理解人际沟通中细微的情绪内容。与其相处,你会感觉到他们从来没有喜气洋洋、朝气蓬勃的时候,总是忧心忡忡的。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希望人们都能够按照他的愿望行事。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他们不安。别里科夫常常心慌意乱,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他为了维护自己内心的平静,减轻自己内心的痛苦,除了把自己装进套子里之外,就是喜欢辖制他人。弄得太太们到礼拜六不办家庭戏剧晚会,因为怕他听见;教士们当着他的面不敢吃荤,也不敢打牌。就连同事骑自行车,他都觉得是不合时宜的。在这种心态下,怎么可能与他人搞好人际关系、与他人和谐相处呢?林黛玉虽然相貌秀美、诗才卓立且睿智聪慧,但她的性格不讨人喜欢,在荣国府的人际关系也比较紧张。薛宝钗却好评如潮,荣国府上上下下都喜欢她。甚至连那刻薄的赵姨娘也赞她:“很大方”、“会做人”。

  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格中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的失衡。在于自我的力量过于弱小,而本我、超我的力量过于强大,从而导致自我不能有效地控制本我和超我。反而被本我和超我遏制了自我”。

  日期:2016-09-25 11:52:00
  “您跟我讲了这么多,我一时也理解不了。我只想向您求教如何尽快战胜心理障碍”,方常悦拜道。“我以前跟你讲过‘以毒攻毒’心理疗法,这就是战胜心理障碍的根本方法。但你没有正确地加以运用。我将向你系统讲述心理障碍的表现、心理障碍的特点、心理障碍的本质、心理障碍的成因,以便你能正确运用‘以毒攻毒’心理疗法。心理障碍的第三个表现就是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你应该知道‘杞人忧天’这个成语,说的是古代有个杞国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现实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人吗?答案是肯定的。别里科夫即使在最睛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这显然是不能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这里所讲的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不是说破坏环境、损害环境,而是说不能坦然面对自然界中发生的一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