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故事-南京的历史很好看》
第14节

作者: 陈子栗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诸葛亮对于南京的评价引起了后世很多人对南京的赞美,“龙蟠虎踞”几乎成了南京最响亮的代名词。

  可是《三国志》中明确说明了当时的诸葛亮是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见到孙权的,此后共同西行到了赤壁附近,也就是说诸葛亮联盟孙权并没有到南京。
  难道“龙蟠虎踞”只不过是后人编造的故事?很多学者都相信诸葛亮并没有来过南京,而是刘备来过,而且是刘备劝说孙权迁都南京。
  历史的真真假假让人捉摸不透,但这也是他最有魅力的地方!
  重重迷雾中,需要抽丝剥茧,慢慢厘清所有的线索。
  诸葛亮对南京的高度评价被记载在《吴录》上,这本书和《三国志》差不多同一时期发表,作者是西晋东吴史专家张勃。
  一个东吴历史专家,对于几十年前才发生的大事,不可能记载错误。而关于刘备和南京的故事基本上都来自一些不靠谱的记载,可信度不高。
  所以诸葛亮应该是在是赤壁之战后来到南京,“龙蟠虎踞”也确实是他给南京的评语!
  我们知道在商品世界里,酒香也怕巷子深,看看现在影视剧里疯狂的植入广告就知道宣传的重要性!
  从秦始皇一统天下以来,长江以南,只有苏州、绍兴,还有一个后来崛起的广州三个大城市,南京是草根中的草根。
  但历史给了南京崛起的机遇,只不过在此之前,南京需要让更多的人关注自己!
  诸葛亮就是当之无愧的南京形象代言人!
  日期:2016-07-12 10:13:47

  赤壁大战
  对于赤壁大战的故事,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甚至越南人都一清二楚,但我要把赤壁之战看成一场足球赛来分析:
  主队:孙刘联军 教练:孙权 首发前锋:周瑜  战术:防守反击
  客队:曹操大军 教练:曹操 首发前锋:蔡瑁、张允  战术:压上进攻
  客场作战的曹操号称有80万大军,虽然吹牛了,实际也有20万精兵,还不算投降的荆州水军。孙权加上刘备的酱油部队一起有5万人。

  比赛之前,曹操昏了头将自己的首发前锋(蔡瑁、张允)砍了头,又接受了间谍球员黄盖。结果比赛开始后黄盖竟然往自家球门射门,曹操懵圈了,正在这时候孙刘联军一股脑的向曹操冲过来,孙刘联军的每个球员都超常发挥。
  曹操这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场没有裁判,没有规则的比赛,一把大火烧掉了他胜利的希望。小球会也能掰倒超级豪门!
  曹操小看了长江天险,更小看了孙权。
  退回北方的曹操,休养生息,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虽然赤壁大战中基本没刘备多少事,但是胜利果实还是要抢夺的。
  天下三分的格局已经明朗!
  此次曹操的突袭让孙权措手不及,毫无准备,匆忙的从苏州赶往长江沿线。
  江东的将士们都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孙权的办公单位放在了苏州,可是苏州离长江防线还有两百里路,这次曹操是奔着荆州去了,如果80万大军直扑向江东,恐怕孙权人还没到,长江已经失守了。

  长江在,江东在!长江失,江东亡!
  搬家,必须搬家!放弃苏州,在长江沿线寻找一个新的城市。
  那么,会是南京吗?
  不可能,此时的南京一穷二白,在大城市苏州城过惯了舒服日子的江东贵族们,怎么会愿意搬家到这样的乡下地方。
  下游的镇江(当时叫京口)经济发达,也是老牌的军事重镇,南京拿什么跟镇江比!
  南京落选了,不是因为自身的条件不够出色,而是输在了底蕴上。
  孙权带着江东豪族北上镇江,此后这样的搬家东吴还有很多次。镇江虽然比不了苏州,但是对贵族们来讲也已经过得去了,锦衣玉食的日子继续着,打败了强大的曹操,镇江城里到处都是欢呼声。
  这是属于南方人的自豪时刻,大家其乐融融,都很满意。
  日期:2016-07-12 14:53:33
  第十一章、草根南京的逆袭
  但是有一个老头子不开心,不满意!
  他是张纮,一个绝对的战略家!小霸王孙策就是在他“割据江东,扫荡天下”的理论下,才能在江东站稳脚跟,才有了现在孙权和曹操叫板的底气。

  他再次用独到的眼光发现了江东的危机,定都(还不能叫定都,说着方便)镇江,江东早晚得完蛋。
  第一、镇江一带的长江航道淤泥堵塞的情况非常严重,小船还不怕,但此时东吴的战舰、商船很多都是几层楼高,吃水都要一丈多,常常陷在泥滩里;
  第二、镇江北面,当年吴王夫差挖了一条人工河(邗沟),这条河连通了淮河和长江,曹操大军从淮河出发,可以直达镇江,一下子就给孙权他们一锅端;
  第三、镇江后面就是泥滩地上海了,江东大军要是龟缩在那里,一旦被“包饺子”,只能向东跳进东海里了。
  不得不佩服张纮的眼光,的的确确是三国战略分析师第一人。
  那么最好的立足点在哪里呢?张纮给孙权的答案就是秣陵,也就是南京。
  这个观点早在搬家之前张纮已经和孙权说过了,只是江东豪族们都不愿意离开苏州太远,被否决掉了。差不多也就在这一时期,诸葛亮同样和孙权提到了南京的防守重要性,但同样没有受到重视。
  但张纮没有放弃,当年跟随孙策时张纮肯定到过南京很多次,可以肯定的是南京的山山水水肯定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现在他再次来到南京,他要给孙权写一份考察报告,让所有人打消对秣陵的歧视。

  没有人知道张纮在南京考察了多长时间,也没人知道他走过了南京多少山川河流,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纮从本地的老人那听到了关于南京的传奇故事。
  张纮兴奋不已,因为这个故事将给南京正名——这里将不再是大家眼中养马的地方,这里是天子所在!
  张纮回到了镇江,写了一份详细的考察文件交给了孙权。
  文件主要分析了南京作为都城的三大优势:
  首先南京正好在长江防线中间,向上可以到达荆州,向下可以直抵镇江,交通方便;
  其次南京河道纵横,还有玄武湖这样巨大的湖泊,江东庞大的水军舰队可以在这些湖泊里操练布阵;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以为秣陵只是个养马的地方,看不起他。但实际上他的名字叫“金陵”,当年雄才大略的楚威王、秦始皇都害怕这里的“王者之气”。

  很多事情,第一次听到时,你不相信,第二次听过,你不在意,但是第三次还有人跟你讲,还是像张纮这样说的有理有据,由不得不让你好好想想。
  张纮的报告全面准确,令人信服,江东豪族们没话说,孙权也动心了。
  “王者之气”,这不正是孙权梦寐以求的嘛!老孙家两代人奋斗了27年,赔上了父亲和哥哥两条性命,不就是为了王霸天下的梦想嘛!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江东大族们再次跟着孙权搬家。
  下一站——南京!
  700年里,苏州一直是吴地的核心,绍兴则是越地的核心;西安更是从西周以来的1400年里一直都是豪华大都市;洛阳在夏朝时就已经是华夏文明的核心,算一算恐怕已经有惊人的两千年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