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天机》
第34节

作者: duanchang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0-16 22:20:00
  画
  爷爷家有幅神像,位于正堂,上书“三清四正”。神位三个一排,一共四排。最上端中间为鸿钧老祖,左为人皇神农氏,右为佛祖;不同于其他层的是鸿钧老祖脚下的云端略高于人皇和佛祖,凸显了其身份与地位。第二层神位,中间是老君,左右分别为日、月菩萨。第三层中间端坐着玉皇大帝,身穿龙袍,肩有龙饰;左为眼光奶奶,右为观音菩萨。最下面一层的中间是祖师,左为郭老,右为孙膑孙真人。另外,八仙分别立于神位的两侧,手中各执自己的宝物,与传说中的样子无二。

  老爸和叔叔们每家都有一幅同样的画像,神像道骨仙风,十分好看。曾听人说,神仙都只不过是个传说,没有人见过,又怎么会有他们的画像呢?我也有些疑惑,为什么这个样子的就是菩萨,那个样子的就是老君?暂且不说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这么多年竟无一人推翻这杜撰出来的诸多神仙相貌,着实不解。
  稍大了一点,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道门中人也要养家糊口,凡有仙镜且会美工之人,心神气宁之时,将诸神一一请下来,一边看一边画,便成就了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神像。我们几家的神像出自同一人之手,画起来也颇费功夫;因为作画之时要求心神气宁,心无杂事,所以虽是只有几幅画,完工的时日也有很大间隔。至于神仙们为何按此顺序安排座次,有其一定的道理。每次请神仙下来时,他们都会按着辈分高低分次而坐,数次之后,便知道了他们的辈分差别,再挑选出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神仙,便成了家中的画像。

  今日只提神像中这最后的一排神位,每位神仙都有一段不凡的传奇,其中的两位和老爸还有很深的渊源。先说孙真人,话说孙膑从师于云梦山鬼谷子处。众所周知,鬼谷子对徒弟十分挑剔,孙膑能够入围,可见其自身的优秀。不巧的是,孙膑在学有所成后,下山之前,偶然折断了一株花,此花已有灵气,此时被孙膑一折断了腿骨,便有了后来的孙膑髌骨之痛,算作偿报。后来孙膑得道,路过一山林,正饿肚子的时候,遇见一户姓诸葛的人家。这户人家十分善良,管孙膑吃饱喝好之后,不巧家里老爷子却因病去世了。诸葛家住在深山老林,平时难得见回外人,此刻知道孙膑有些文化,便请孙膑这个文化人给看个地方,好埋了老爷子。孙膑感恩诸葛家,便在这山林之中瞅准了一个地方,安顿了他们的老爷子,说是可以造就一个旷世奇才。

  一切安排好后,孙膑又恐怕上天知道后,安排自己转世下来做这个旷世的奇才,便找了个山洞藏了起来睡觉。只要太阳光不照到他的身上,他就不会转世到凡间。时逢汉末,天下大乱,什么都躲不过老天爷的眼睛。估计老天爷正忖思:正在用人的时候,你孙膑给人家安排好了后世,给我出难题,自己却躲清闲。那可不行,于是,便想了个点子整这个孙膑,派了一个穿山甲去偷偷的将孙膑的藏身之山钻了一个洞,正好可以让阳光直射到他的身上。于是,孙膑转世成诸葛亮,平乱天下,后世可知。

  突然一日,孙膑梦醒,凡间已到了晋朝。孙膑回到天庭,跟其他神仙闲聊的时候,说自己做了一个梦,到处都在打仗怎么怎么样,描述的便是三分天下的故事。那些神仙们听了只是笑,都不点破。其实是孙膑转世了一回,都是真实发生了的事情,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罢了。
  画像中的孙真人左手托着一个盒子,不知道是个什么宝贝;右手置于膝间,捏着一根神针。祖师爷和郭老一样,都是手执拂尘,只是拂尘的颜色不同。
  爷爷家的郭老空中像,便紧挨着画像中的郭老,以前一直没有注意过,直到上次。有时候我会开老爸的玩笑:“你看,你上辈子跟他学(指向祖师),这辈子又跟他学(指向郭老)……”老爸看了看,呵呵笑了笑。上世之时,老爸算是祖师的徒孙;这辈子,是郭老门下第四代弟子,都颇有缘分。据爷爷说,郭老乃萧何转世;再往上述,便至二十八星宿之时,这里暂且不提。看来神仙们没事都好下来转转,基层经验很重要啊。

  日期:2016-10-19 10:21:00
  一些故事
  经常去爷爷家,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有上古的传奇,也有他的亲身经历。
  话说姜子牙点化西伯侯姬昌,姜子牙坐在路边,说自己走不动了,让姬昌背背他。姬昌看是个老伯,就背着姜子牙走,一直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很累了,就对背上的姜子牙说:“老伯,我已经背你走了一段路了,实在太累了,你下来自己走吧。”姜子牙没有下来的意思,劝他道:“你再背我走走吧。”姬昌回道:“实在太累了,走不动了。”子牙问:“真走不动了?再走走吧。”姬昌无奈,又背着姜子牙走了八步,停了下来。任子牙怎么说也走不动了,子牙劝了几遍不成,便自个下来了。姜子牙对姬昌说:“你背着我走了八百零八步,我保你周朝江山八百零八年。”姬昌闻此大惊,连忙对子牙说:“我再背着你走走吧?”子牙笑了笑,没有应声,一切已成定数。

  爷爷讲完的时候,总会很开心的笑。我们聚精会神的听,即便是听了多遍之后,仍然会很认真,这是一种修养。因此,经常可以看到爷爷跟我们笑成一团,我还会煞有介事的问一些问题,其乐融融。
  孔子带学生周游列国,有次迷路了,正巧遇见一个采桑的妇女,便派子路过去问路。子路上前问路,那妇女看子路是一文化人,便问他是谁,师从何处。子路回说,是孔子的学生。那妇女听到此,便问子路:“你既然是孔子的徒弟,你回去问问你的老师,这世界上什么最高,什么最厚,什么最香,什么最臭?”子路想了想:这还用问老师,我就知道。一贯粗鲁的做风,立刻回那妇女:“这还用问,天高地厚,米香屎臭。”那妇女闻听此言,脸色一沉,不再搭理子路。子路灰头土脸的回去了,路也没问成,给孔子说明了情况。孔子说:“子路太直。颜回,你去。”颜回便上前去问,那妇女还是问同样的问题。颜那妇女说:“父母为高,兄弟为厚,饿了就香,饱了就臭。”那妇女闻言,甚喜,给颜回指了路。颜回正要回去,那妇女随口唱到:“南枝窈窕北枝长,夫子行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过,回来还问我采桑娘。”孔子一行人去的正是陈国。颜去禀告了孔子,孔子不解其意,也不管它,一同前往陈国。

  到陈国后,陈国国君拿出一个夜明珠,孔子见了,脱口而出:“好宝!”陈国的国君说:“这宝物好是好啊,就是中间的孔是弯的,针穿不过去,没法挂起来。”让孔子想解决的办法,想不到不给解决吃饭住宿的问题。孔子想来想去想不到,突然想起那采桑女的话,便派颜回再回去找那采桑女。
  颜到原来的路上,发现一颗树,树下有人堆了三堆土,便猜这个采桑女的姓氏。树为木,加个土,便是杜;又是三堆,是不是叫个“杜三娘”啊。颜回想着便往附近的村子里走,路见一老丈,便问起人来:“你们这是不是有个杜三娘啊?”那老丈,回说:“有啊,刚从这过去。”颜回谢了老丈,继续走。找到杜三娘之后,正是那采桑女,便问其解决珠子穿线之法。杜三娘笑了笑,说道:“这圣人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啊。”于是,告诉颜回将丝线拴在蚂蚁的身上,让蚂蚁钻这个洞,洞的那头抹上蜂蜜就可以了。颜回赶忙回去,告诉了孔子。

  孔子惊叹:“自觉得学得学问也不少了,没想到,这世间比我学问大的人大有人在啊。”爷爷说,这采桑女便是太上老君所变,学无止境,也就成就了圣人。
  很喜欢封神演义中的陆压,不拘一格的风度,深不可测的道术。老爸讲过一个陆压的传说,陆压和燃灯经常在一块聊天,陆压很想见燃灯的师爷(即鸿钧老祖),便问燃灯:“听说你师爷本事可大,带我见见呗。”燃灯本不愿意,鸿钧老祖哪是说见就见的。奈何燃灯天性聪明,甚得鸿钧老祖喜欢,于是燃灯便恃宠引领陆压去了。陆压见鸿钧老祖只是闭着眼睛不看自己,有点不高兴,随着燃灯的辈分,笑呵呵的叫道:“师爷,你睁眼看看我呗。”鸿钧老祖听后,呵呵笑了笑,说道:“小孩,不看了,你经不住我一看。”陆压听后,很不服气,心想:我这么大本事,还经不住你一看了!于是一直哀求,鸿钧老祖终于松了口,说道:“好吧,你用足本领啊。”说毕,鸿钧老祖微张双眼,只见有万道金光从眼睛中迸出,射的陆压抵挡不住,变回了原形。

  读《封神演义》的时候,就十分感慨陆压的本领,众人只会五行遁术,陆压居然会光遁,着实厉害。我在想说不定后来道教的光遁就是起源于他。有光的地方他就可以自由来去,怪不得连燃灯都对他敬佩几分。关键还在于,虽为散仙,超出三界之外,却总是救神仙于急难,真是难能可贵。现实中如果遇见这样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