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解刘邦及汉初人物之谜》
第7节作者:
历史化学
日期:2017-08-02 09:26:35
当然,无可置疑的是,相面之术和算命占卜之术都是骗人的。再神的人也不可能从人的面相上,或者掐掐自己的手指头,就能预知他人的未来。这在过去、今天和未来,都永远是不可能的。时间机器最多只能够在人的大脑中产生,而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被创造出来。如果吕公真的会相面,并以此能预测未来,那么他就不会不看到,正是他把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才导致了日后他们吕氏一族被满门抄斩的悲惨结局。对于会相面的吕公来说,难道只会从刘邦的面相上看出什么大富大贵来,而看不出其面相上对他们整个吕氏一族隐藏的杀机吗?如果看不出来,那还叫准吗?比起什么大富大贵来,这可是攸关整个吕氏家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啊。然而吕公竟然没有看出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如此的破绽,两千多年来却罕有人捅破。今天即使有人指出了,也仅是点到为止,没有做进一步的剖析。说明了我们太过于因循守旧,而不善于思辨。你可能会反驳说,吕公虽然没有看出刘邦的面相上还隐藏着对他们吕氏一家的晦气,但他还是猜对了刘邦本人会大富大贵啊。我现在告诉你,那不过是他为了把女儿嫁给刘邦,怕家人反对,同时也是为了拒绝沛令的求婚而找的一个借口而已。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能预见他人将来会如何的特异功能,因为他是人不是神。如果他给人相面真的很准,真的那么神的话,那他就不会把吕雉看得那么珍贵无比,用吕老太的话来说就是“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把吕雉一直看得很珍贵,就说明他把吕雉的面相看错了。把自己女儿的面相都看错了,又怎么能看对他人的面相呢?由此还可以推论,如果他看相看得真的很准的话,那么能看出吕雉面相上的吉相,也就应该能看出她面相上的凶相;能看出刘邦的贵人相,也就应该能看出他面相上隐藏着对他们整个吕氏家族的杀机。要是真能看出,为了他的后代不被灭绝,那你就是打死他,他也不会把女儿嫁给刘邦的。相反,他会对刘邦唯恐避之不及,或者干脆毫不犹豫地处死吕雉,及早铲除这个祸根。但他却没看出来,你还能说他相面相得很准吗?
日期:2017-08-02 10:00:51
然而,不管怎么说,事实上吕公还真把吕雉嫁给了刘邦。而且他之所以把刘邦的面相吹得如何不同一般,在我看来无非是让平时被自己捧上天的宝贝女儿,毫无怨言且顺从地嫁给各方面条件确实都不怎么样的刘邦。特别是在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优越的县令已经向吕雉提亲的情况下,让女儿去接受刘邦这个与自己的期望值根本就不相符的男人,吕公就不得不用相面术的鬼话去应付女儿,同时也是为了让家人特别是老伴尽可能地同意自己的这个看似荒唐愚蠢的决定。要是这样说来,难道是他的脑子有问题吗?当然没有。难道是他真的把刘邦当成了什么具有开发潜力的对象吗?当然也不是。那他到底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们吕氏一家,眼下遇到了一个攸关家族前途命运的大难题。而且还在单父县的时候,经过深思熟虑的吕公就深信,只有刘邦这样的人才能帮助他们一家人度过这场生死大劫。这就是为什么吕公要把女儿嫁给刘邦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难题呢?这就要从吕公为什么要从原居住地单父县举家迁往沛县说起。
《高祖本纪》上说是因为避仇,吕公才将全家迁到了沛县。就是说,吕公在他的家乡惹了祸结了仇人。而且这个仇还结得很深,差不多是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深仇大恨。并且仇人的势力要远大过吕公在当地的势力,使得吕公在两家的较量中不得不处于下风,随时都有遭到对方毁灭性报复的可能,因为这个吕公才不得不举家背井离乡。而且把家迁离,就说明在家乡已经没法再呆下去。史书上没有提及吕公是干什么职业、什么出身,但从一些迹象上看,很可能是一个主要从事商业活动和兼做算命先生的大财主。总之他肯定是个很有钱的主,不然怎么会和当官的搞得那么铁呢?——因为职业的原因,吕公可能跑过很多地方,结识过很多人,是个活动能力很强的人物。不但沛县有他的老朋友沛令及其一帮人,估计在周围各县肯定也会有一些亲朋好友。在这些都有可能被朋友接纳的地方,他为什么偏偏选择到沛县去避难呢?难道是为了投奔沛县县令以求得他的庇护吗?我认为有那么一点儿,但那肯定不是主要的。因为单父县离沛县的直线距离也不过一百五十里路左右,当天徒步就能赶到,这么近的距离,仇家还是随时能够前来追杀的。要是仇家偷偷地前来杀人,县令大人也是无法防范的。我想,在离开家乡之前,吕公也一定对周围各县可以被利用的人物都进行了一番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只有从未谋过面的刘邦才能让他们一家免遭仇人的追杀,而安然无恙。而且他也想出了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抓住这个只有他才能看得见的救命稻草。这就是吕公要把家迁往沛县的原因。另外,他在原籍毕竟还有家产、土地,有割舍不下的利益,这也是他没有把家搬得原本可以搬得更远的一个原因吧。虽然吕公之前并没有见过刘邦,不过,没见面不等于对刘邦这个人不了解。由于吕公常常到沛县拜访好友县令时,认识了萧何、曹参等人,从这些人嘴里肯定听到了不少关于刘邦的事。只是不凑巧,一直没有机会见上刘邦。也许有人会说,按照常识沛县县令作为一县之长不是更能保护吕公一家吗?把女儿嫁给他不是更好吗?
不是这样的,县令虽然有权,但总不能动用公家的经费,派几个保镖一天到晚守在你吕家的周围吧。况且,仇家要是派一些蒙面杀手杀你吕家的几个人,放一把火烧了你吕家,县令大人总不能派狱吏捕快到单父县去抓人吧。就算能派人到单父县去,被仇家早已收买的单父县令肯定会出面阻拦。你沛县凭什么派人到我单父县来抓人,你有证据吗?没证据也敢在我的一亩三分地上抓人?就算能到单父县去抓人,可是我们吕家的人已经被杀了,说什么也都为时已晚。所以我想吕公正是有这样的顾虑,才感到关键时刻沛令是指望不上的。再想想刘邦就不同了。刘邦的身边有一大群各式各样的人物。这些人围绕在刘邦身边,已经自发地形成了以刘邦为核心的,具有震慑力的、能够扰动地方的一大民间势力。在县衙中,有萧何、曹参、夏侯婴、任敖等这样一些与刘邦关系密切的官吏做保护伞;在民间,则有樊哙、卢绾、周勃等敢于两肋插刀的兄弟作铁哥们。谁敢惹这样的势力,那不是找死吗?如果能得到这股势力的保护,不但今后可以在沛县安然立足,就是仇家听说后也会不得不放弃报仇的念头。所以这也就是吕公为什么把大女儿嫁给了刘邦之后,又把小女儿嫁给了社会地位更加低下的杀狗匠樊哙的真正原因。
日期:2017-08-02 10:05:52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