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所归——所谓真相背后的权谋盛宴》
第55节

作者: 映雪青松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04 08:33:01
  李守贞的确很是恼火,赵匡胤他们一把火烧掉了他五十座粮仓的十分之七,原本可足一年之用的军粮现在只够不到两个月,因此他才会急着命手下去攻打周围的州县,希望能夺些粮草,与朝廷长期抗衡。但派往泽、陕各州的人马在当地驻军的有力抵抗下都是铩羽而归,刚刚又接到了探报,王继礼在同州城下遭遇郭威突袭而全军覆没,连王继礼本人都被俘虏了。
  李守贞现在已经不再称王,而是直接称帝,因战事紧急,原本打算兴建皇宫的计划已被暂时搁置起来,只把原来的节度使府临时改成了皇宫。其他一切朝中建制也不完备,连宰相和枢密使的人选都还没定下来,他手下的一些将领,如李存言、王继礼、肖进忠、薜开先等都自恃资历,互不服气,对这几个重要职位相争不让,闹得他头痛极了。
  最后还是总伦出的主意,叫这群人各自带兵分攻州县,谁先抢来银粮、充实府库,谁就能坐上宰相和枢密使的位子。动作慢了的,那就对不起啦,最多能弄到个节度使的职位。因此王继礼才会急不可耐地要去攻打同州。
  现在可好,刚刚称了帝,四方并未如想象中那样望风归顺,而且还出师不利、损兵折将。总伦推算说本来他是天命所归的,但由于有赵匡胤等妖星下凡,故意扰乱,所以才横生了这许多阻滞。李守贞恨死了赵匡胤这一帮人,进而又迁怒于符京娥,很不明白儿媳妇为何要帮着外人来造自家公公的反。要照他平日的习惯,早将京娥杀了,但她毕竟是符彦卿的女儿,得罪了这位亲家可不是什么好事。一个郭威已经令他很头疼了,再和符彦卿反目成仇,他不敢想象这会有什么后果?

  前几天儿子李崇训平安回来,李守贞着实高兴了好久,他只这一个儿子,要是崇训不能回来,这江山今后传给谁呢?还好总伦办事得力,买通了汴梁朝廷里的人,这一万两银子花得值。总伦这家伙真有手段,哪都能找到门路打通关节,对这种人还是要小心提防,等打退了郭威之后,得寻个理由将其除掉,否则后患无穷。
  他正在房中东踱西走,浮想联翩,一名侍从来报,国师来了。
  李守贞心中一惊,才刚想到,怎么就已经来了。
  于是命道快请,总伦虽已贵为国师,仍身着那件黑色僧袍,只在衣领和袖口处加缀了些紫色补子,以示身份不同。
  总伦进来,便要下跪行参拜大礼。李守贞赶忙扶住道,国师地位尊贵,岂是常人可比,快快起来,万勿行此大礼。
  总伦也只是虚意下拜,顺势便站起身来,对李守贞道,我观陛下面带忧色,不知所为何事?

  李守贞心想,这也瞒不过你。
  便说道,当日国师曾言汉朝四面皆敌、无兵可派,朕这才应天顺人,称帝以安民心。但现在郭威已带重兵前来,河中才是真正四面皆敌,叫朕如何不忧。
  总伦笑道,我以为何事,原来为此,陛下养十万劲旅,居坚城之内,外有沱河天险,郭威纵有通天彻地之能,又能奈陛下何?
  李守贞道,本来朕并不惧他,但前日屯粮被烧,已致军心有变。若郭威驻军城下,围而不攻,至多一月,我军必乱,那时如何收拾。
  总伦道,郭威若作久困河中之念,则正好可设计破之。
  李守贞喜道,国师可有良策?

  总伦道,劳师远征,亟须速战速决,陛下但需坚守,旬日之内,郭威必败。
  李守贞不敢相信,问道,国师所言,朕甚是不明,还请详示。
  总伦道,贫僧与江南唐国素有来往,其执政如宋齐邱、冯延巳等皆与我交好。若得陛下诏命,贫僧愿亲赴金陵,面见唐帝,约其起兵淮南,进击淮北。淮北若破,唐师可直入中原,径往河中,届时内外夹击,郭威等辈唯有葬身沱河鱼腹。
  李守贞大喜,一拍手掌,正要说好,转念又道,但淮北有高行周镇守,此人向与符彦卿齐名,能征惯战。岂容唐军轻易渡过淮水?
  总伦笑道,高行周已死期将至,陛下不必担心,唐军定能渡准而过,与陛下会师河中。

  李守贞见他胸有成竹,不由不信,说道,既然国师如此有把握,朕便立刻命人草拟国书,由国师交赴唐主,约好事成之后,我二李共分中原之地。
  总伦深深一躬道,那贫僧这便回寺收拾行装,待陛下诏书送达,便即时起行。
  李守贞道,好,诏书稍后即至。只是又要辛劳国师了。
  总伦道,食君之禄,耽君之忧,此乃为臣者分所当为,又何劳陛下记挂。
  说罢行礼,转身出去了。
  日期:2017-08-04 08:33:28
  因为要等候诸路人马一齐到河中会合,所以郭威命令部队就在同州城外休整两天,附近的百姓见这支队伍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便又都纷纷回来。

  这天晚上,匡胤和令坤在龙虎卫骑营中巡视,公孙燕为了军中方便,和肖卓一起都换了小兵装束,随在身后。见前方不远处值日巡官带一群人押着两个五花大绑的人过来,匡胤便上前询问。巡官是一名小校,见匡胤职阶比他高,忙施礼道,这二人是逃兵,刚才偷出营寨时被我等抓住,现在押了他们去见柴大人。
  匡胤问道,军中对逃兵是如何处置?
  巡官答道,轻则斫足,重则斩首。
  匡胤见这二人面无愧色,神态中隐隐有几分不平,他感到奇怪,便对巡官道,交给我罢,我替你押他们去见柴大人。
  那巡官面露难色,肖卓在一旁道,你知道他是谁么?他便是赵匡胤。
  赵匡胤这三个字顿时震住了这位巡官,军中现在谁不知有这样一个人,胆敢夜闯李守贞府,火烧河中军粮,又在敌兵重围之下夺路杀出,全身而退,前两天还擒了河中名将王继礼,再加上他还是柴荣的好朋友,柴荣与郭威的关系有谁不晓呢?
  因此那位巡官马上恭敬地说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既是赵爷有命,小人遵从便是。
  匡胤等将这二人接手,押了往柴荣处来,路上匡胤问道,你二人看来也颇勇武,不似胆小怕死之辈,为何临阵脱逃呢?
  那二人自忖必死,闭目不答,韩令坤喝道,没出息的脓包蛋,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敢跑就不敢答话么?
  说着便举脚去踢,匡胤连忙止住,其中一人睁开眼睛道,你说谁是胆小鬼?

  韩令坤用手朝二人指指点点,“你,还有你,你们两个是胆小鬼。告诉你,韩爷在河中,那是刀山火海也敢闯,龙潭虎穴也去得,哪象你们,还没上战场,就…”
  肖卓笑道,好啦,别在那自吹自擂了好不。
  韩令坤眼睛大睁,就要和肖卓理论,这时另一人开口道,赵爷韩爷,我们听说过你们的威名,也很佩服你们的胆色。但我二人真不是脓包蛋,我们不是要作逃兵。
  韩令坤骂道,不是脓包蛋,怎么会偷跑?还让人给捉住,真是丢人现眼。

  匡胤瞪他一眼道,你少说两句成不?
  公孙燕也在旁道,话真多,就会吹。
  韩令坤着急了,又不敢反驳,只好自言自语,“我话多么?我吹牛?”
  肖卓解劝道,你话最少,又从不吹牛,行了吧。
  韩令坤并未解恨,气呼呼地一个人往前走。见匡胤们不来追他,又走了回来,朝那两人喝道,说吧,你们不是逃兵那是什么?
  先前那人道,回韩爷的话,小人李审,这位是我在军中的好兄弟王审琦。我二人本是这同州附近人氏,因家中贫苦,故相约从军,在京中禁军右龙虎卫作一名小卒,数年未归。平时也不知家中消息,这次恰逢行军路过,因记挂家中爷娘,这才想回去看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