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统一战争》
第21节

作者: 小克TY
收藏本书TXT下载

  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顾降命,属秀黎元,为人父母,秀不敢当。群下百辟(官吏),不谋同辞,咸曰:“王莽篡位,秀发愤兴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郎、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秀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群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后汉书·光武帝纪》】。

  这篇祝文实际是把诸将群臣几次劝进的言辞和《赤伏符》谶文,用更系统更简洁的话综述了一遍。无非讲天地神祇如何受命于刘秀,让他做百姓之主;讲刘秀兴兵反莽,平定天下,功劳如何之大,完全有资格继承汉统,而显示上天旨意的谶记又证明了刘秀为天子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他虽然再三谦让推辞,但天命不可抗拒,这样他才不敢不敬承天命,登基做了皇帝。
  祝文宣读完毕,接着又宣布新皇帝的年号,建元为“建武”,并“大赦天下,改鄗为高邑”。至此,典礼结束,刘秀终于圆了皇帝梦。是年,他三十一岁。
  日期:2017-02-25 21:02:25
  刘秀做了皇帝,自然要考虑建都之地。刘秀的基业起自河北,后据有河内,苦心经营为根据地,因此他把目光瞄向了接近自己发迹地与根据地的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冯异击败朱鲔,迫使其退守洛阳后,又先后攻占了颍川、汝南以及南阳郡的涅阳(今河南邓县东北)、穰县(今河南邓县)、新野等城,使洛阳完全陷于孤立。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七月,刘秀趁更始军与迫近长安的赤眉军激战于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附近,根本无暇东顾之机,来到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做出军事部署:

  ——以建威大将军耿弇率强弩将军陈俊屯军五社津(今河南巩县南黄河渡口),防备荥阳以东,保障侧后安全;
  ——以大司马吴汉率大司空王梁,廷尉岑彭,建义大将军朱祐,右将军万脩,执金吾贾复,骁骑将军刘植,扬化将军坚镡(xín),积射将军侯进, 偏将军冯异、祭遵、王霸等十一将军,兵十余万,进围洛阳。

  刘秀本人也由怀县进驻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亲自指挥。
  更始左大司马朱鲔凭借洛阳城防坚固,兵力雄厚,粮食充足,拼死坚守,有力地阻止了汉军的攻势。刘秀围攻两月,未能攻下,深感光靠武力硬攻,难以奏效,只好另想计策。他利用廷尉岑彭曾担任朱鲔校尉的特殊关系,派遣岑彭劝降朱鲔。但朱鲔因参与谋害刘縯并排斥刘秀去河北等往事为虑,不敢归降。岑彭回报后,刘秀立即指河水为誓说:
  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鲔今若降,官爵可保,况诛罚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后汉书·冯岑贾列传》】。
  岑彭再次来到洛阳城下,将刘秀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朱鲔。朱鲔从城上放下一条绳索,说:“必信,可乘此上。”意思是说,你如果真讲信用,那么就顺绳索上城来。岑彭抓住绳索就往上爬。朱鲔见他心诚,当即允诺投降。朱鲔,淮阳(治陈县,今河南淮阳)人,降刘秀后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后来官为少府,“传封累代”(《后汉书·冯岑贾列传》)。
  刘秀夺取洛阳后,首先派侍御史杜诗前往安抚百姓。杜诗,字君公,河内汲县(今河南汲县西南)人,青年时就才干出众,为郡功曹,有办事公平的称誉。更始时,为大司马府属吏。后投刘秀,在建武元年三次升迁,任为侍御史。后历经擢用,政绩卓著,被称为“杜母”。他曾造作“水排”,即用水力推引活塞的鼓风机,提高冶铁炉温。这种水力鼓风法,较欧洲早一千多年。

  经过杜诗的整顿,洛阳社会面貌大为改观。建武元年十月,刘秀车驾入洛阳,暂居南宫却非殿,定都洛阳,国号“汉”。由于建都地的不同,以及时间上的先后,后世将刘秀所建之“汉”,称为“东汉”或“后汉”;而把刘邦所建立的“汉”,称为“西汉”或“前汉”。有时候也直接以建都地东、西的不同,来区别两汉,即以“东京”指代东汉,以“西京”指代西汉。
  日期:2017-02-26 21:56:35
  (三)进图两京——(2)西入关中
  当更始二年(公元24年)冬,赤眉军趁更始内部混乱,兵分两路,向长安进军时,刘秀乘机在河北击破青犊、五幡于射犬(今河南武陟西北),又南下略取了河内郡。此时,他认为河北局势大体已定,其他地区的割据势力一时尚不足为虑,只有更始、赤眉力量强大,现在这两支势力自相残杀,正是他坐收渔利的好机会。他深知更始内幕,判断刘玄必败,赤眉将是他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便决定趁赤眉西攻长安,更始应付不暇的时候,派遣邓禹率军两万西进,消灭更始分散在河西的势力,相机夺取关中。

  更始三年正月,邓禹以韩歆为军师,李文、李春、程虑为祭酒,冯愔为积弩将军,樊崇(与赤眉领袖樊崇同名)为骁骑将军,宗歆为车骑将军,邓寻为建威将军,耿䜣(xīn)为赤眉将军,左于为军师将军, 率军由野王(今河南沁阳)出发,攻破箕关(今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附近),进入河东郡,进围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当时,更始政权同时面临着赤眉军与邓禹军南、北两路的进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就在安邑相持期间,更始大将军樊参率数万人,渡黄河从大阳(今山西平陆西南)北上进攻邓禹;更始渠帅王匡、成丹、刘均等部也合军而进。 邓禹先后在解(xiè)县(今山西临猗西南)、安邑击破樊参、王匡、成丹、刘均诸部,占据了河东。这时刘秀登基称帝,遣使持节拜邓禹为大司徒,封酂(zàn)侯,食邑万户, 以表彰他“谋谟帷幄,决胜千里”、“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后汉书·邓寇列传》)的巨大功绩。邓禹时年二十四岁。

  平定河东后,邓禹率军从汾阴(今山西万荣西)西渡黄河,入夏阳(今陕西韩城南),在衙县(今陕西白水北)击破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部,继续西进。此时,赤眉军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击破更始军王匡、陈牧、成丹、赵萌、李松诸部,长安危急。更始内部分裂,自相残杀,赤眉军乘乱攻入长安,“百姓不知所归”,听说邓禹军纪律严明,“皆望风相携负以迎军,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邓禹每到之处 ,常停车驻节,慰劳问好,父老童稚,白发垂髻,“满其车下,莫不感悦”(《后汉书·邓寇列传》)。邓禹由是名震关西。

  当时,邓禹部下诸将多主张乘乱攻取长安,邓禹明确予以否定,他认为:
  吾众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馈之资。赤眉新拔长安,财富充实,锋锐未可当也。夫盗贼(指赤眉)群居,无终日之计,财谷虽多,变故万端,宁能坚守者也?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土广人稀,饶谷多畜,吾且休兵北道,就粮养士,以观其弊,乃可图也【《后汉书·邓寇列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