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羊车到羊车---道不尽的西晋五十一年》
第26节

作者: 旧时艳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7-31 18:54:29
  三十九、外调齐王司马攸
  齐王司马攸一直是晋武帝司马炎的一个心病,当年他的这个弟弟受到老爸司马昭的厚爱,差点抢了自己世子的位置,后来幸得朝中大臣帮忙,司马炎才得以继承王位,后顺利称帝。司马昭和王元姬很担心他们兄弟日后反目,司马昭临死前,向司马炎讲述汉朝淮南王刘长和曹魏陈王曹植的往事(都是兄弟不合事),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把他们兄弟的手拉到了一起。泰始四年(268年),王元姬她临终时,流着泪对司马炎说:“桃符(司马攸)性情急躁,而你这作哥哥的又不慈爱。我的病如果好不了,我很担心你容不下他,因此嘱咐你,你不要忘记我说的话。”

  司马炎将近五十岁了,太子司马衷比较愚钝,司马炎的几个儿子都比较懦弱,于是朝廷内外,把目光又聚焦到了比司马炎小十二岁的齐王司马攸身上。中书监荀勖、侍中冯紞都喜欢阿谀奉承,削减脑袋钻营,司马攸很讨厌他们。荀勖他们怕日后司马攸继位,祸及他们,于是对司马炎说:“陛下百年之后,太子无法当上皇帝。”司马炎很惊讶,问:“为什么?”荀勖说:“朝廷内外都心向齐王,齐王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太子怎么能够继位呢?陛下试着下诏命齐王去自己的封国,必定满朝文武官员不同意,到时候就知道我说的是对的。”冯紞又说:“陛下派遣诸侯赴封国,完成五等爵位的制度,应该从亲人开始。亲人没有比齐王更亲的了。如今他还留在京城,这可以吗?(这时候不兼任朝廷职务的宗王已经去封国报到了)”司马炎一听有道理,是该解决一下这个棘手问题了,于是太康三年(282年)十二月,下诏:“古时候官员分为九级,官爵最高的可以作方伯(封国领袖),或在朝廷里辅佐帝王处理朝政,或者外镇守一方。无论在内在外,都处于瞩目的地位。侍中、司空、齐王司马攸,辅佐君主,建立了功勋,为了国家鞠躬尽瘁,今任命他为大司马、都督青州诸军事(青州:山东省北部),侍中的职位保留。加重、提高典制礼仪,主管部门依照先前的例子执行。”司马攸接到诏书,心中老大不痛快,主簿(秘书)丁颐说:“过去姜太公封在齐国,仍能在东海显赫;齐桓公九合诸侯(指春秋时期齐桓公会盟诸侯,成为霸主),在五霸中最强。何况您德高望重,被封为大的封国,如今收拾行囊东去,人人各得其所。何必只有在朝廷,才能弘大帝业。”

  尚书左仆射、散骑常侍王浑上书说:“司马攸是陛下的至亲又很有德行,可以与周公相比,应该让他留在朝中参与政事。如今派遣司马攸离开朝廷去封国,给他一个都督的虚号,并不交给他实权,有损兄弟友爱之情。这恐怕也不符合先帝(司马昭)和太后(王元姬)对齐王的眷顾之情。如果因为他是皇族子弟,恐怕宠爱过度,会发生汉朝‘七国之乱’的祸事,那么汉代的吕后、霍光、王莽难倒都是皇族子弟吗?历观古今,只要权势太盛一定发生祸端,并不分是否皇族非皇族。所以只有任用正直而求忠诚善良的人。如果疑神疑鬼,即使是至亲也被怀疑,那么对于关系疏远的人,难道就能保证没有问题吗?目前太子太保是个空缺,我认为应当留下司马攸来担任,与汝南王司马亮、卫将军杨珧一起处理朝政。三个人平起平坐,又互相牵制、互相监督,我认为这是尽善尽美的安排。”

  扶风王司马骏,光禄大夫李熹,中护军羊琇,侍中王济、甄德,都极力极谏。司马炎一看,呀,正如冯紞他们所言啊,晋武帝于是一概不理(奸臣坏点子多,有时候能帮助主人处理一些棘手问题,所以主人有时候也离不开他们)。王济让他的妻子常山公主以及甄德的妻子长广公主一起去见晋武帝,她们跪下磕头,哭着请求晋武帝留下司马攸。司马炎大发雷霆,对侍中王戎说:“齐王司马攸是我的至亲兄弟,如今派齐王前往青州,自然是朕的家事,但是甄德、王济却接连打发妇人到这里来哭死哭活的!成何体统!”于是下诏把二人边缘化,派王济担任国子祭酒(国立大学校长),甄德任大鸿胪(掌管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

  司马炎命令太常商议尊崇司马攸应该赏赐什么物品,并用济南郡增加齐国的封地。博士(国立大学教授)庾旉(fū)等七人上表说:“从前周朝选择德行完美的人辅佐朝廷,周公、康叔、聃秀都被选入朝廷任三公之职,留在京师辅佐君王的责任重大,到地方任职的,地位低一些。汉代的诸侯王,地位在丞相、三公之上,如果进入京师佐助朝政,就要有兼职,如果离开京师去封国,就不再加显示荣耀的虚名。现在假如齐王是贤能人才的话,那么就不应当以皇弟的尊贵身份去担任像鲁国、卫国之地的普通职务;如果他不不是贤能人才,就不应当开拓疆域,在东海边建国。古时候的礼法是,三公没有具体的职责,陪侍帝王议论政事,没听说过让他们去地方任职的。只有周宣王为了解救危急,命令召(穆)公征讨淮南一带的蛮夷。所以《诗经》里说:‘徐方叛乱,宣王说‘镇压后,早点班师回朝’。因为宰相不应当长久在外。现在天下已经平定,四海一家,应马上遵循古时候的作法,让齐王在朝中参与政事,现在反而派他出去,离开京师二千里之外,这样做不是违反了过去的制度了吗?”庾旉是庾纯(当朝大儒)的儿子,庾旉已经拟好了草稿,他先呈送给庾纯过目,庾纯没有禁止他。

  庾旉有事拜访太常郑默、博士祭酒曹志时,曹志悲伤地叹道:“哪里有如此贤能的人,如此亲近的关系,不但不用他建立基业、辅佐教化,反而放逐他远赴东海,晋朝的大好江山,也许要有变化吧!?”于是他上奏晋武帝说:“古时候在左右辅佐王室的人,同姓的是周公,异姓的是太公,他们都身居朝廷,到了第五代之后,才归葬于封国。后来世道衰微,即使有五霸代之兴起,又怎能与周公、召公辅佐王室的政治清明同日而语呢?自从伏羲以来,天下岂是一姓所能独自占有的?应当秉承公心,与人民荣辱与共,这样才能使政权天长地久。因此秦朝、曹魏想独霸天下而身死国灭,周朝和汉朝能够把其中一部分利益分能别人,所以不分亲疏,都愿意效忠。这是前朝所发生例子所证明的。我认为应当按照博士们的意见去作。”

  司马炎看了曹志的上奏,怒不可遏:“曹志都不能明白我的心意,更何天下!(曹志是曹植的儿子,司马炎认为他该理解其中缘由)”于是又说:“博士们不回答我所问的,却回答我所不问的,肆意制造不同的议论。”晋武帝命令有关部门免去郑默的职务。这时尚书朱整等上奏说:“曹志等人超越职权,脱离本职,蒙蔽朝廷,妖言惑众,却假装正直,毫不顾忌,请拘捕曹志等人,请把他们交付廷尉依法治罪。”司马炎于是下诏书免除了曹志的官职,让他以鄄城县公的身份回到家里。其他的人都被交付廷尉依法判罪。

  庾纯到廷尉去自首,说:“庾旉上表的草稿我看到了,但是我才疏学浅,没有能够阻止。”司马炎下令免去庾纯的罪。廷尉刘颂上奏,认为庾旉等人大不敬,应当处以死刑,陈尸街头示众。尚书省上奏朝廷,请准许廷尉决定的刑罚。尚书夏侯骏说:“朝廷设立了八座官员(尚书令、仆射、六曹尚书),正是为了在这种时候能派上用场。”于是他独自上书,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左仆射、下邳王司马晃也同意夏侯骏的意见。大臣们的表奏在皇帝那里搁置了七天,司马炎才下诏说:“庾旉是提出异议的首要人物,按理应杀头,但是他的家人已经自首了,所以庾旉应当与其他人共七人一起都免去他们的死罪,一律撤职。”

  太康四年(283年)二月,司马炎下诏书,把济南郡并入到齐国(山东省临淄市)。二月十九日,立齐王司马攸的儿子长乐亭侯司马寔为北海王。赏赐司马攸“轩悬”乐器(天子用的乐器称“宫悬”,四面悬挂;亲王用的乐器称“轩悬”,三面悬挂);六佾(YI)舞蹈(佾舞是一种方块形状的舞蹈,纵横都是八个舞者,称“八佾舞”,皇帝专用;纵横都是六个舞者的,称“六佾舞”,封国国君专用。),黄钺,朝见时可以用皇帝的备用法驾。

  齐王司马攸对于自己被外放,非常愤怒怨恨,急火攻心,生病了。他请求去洛阳郊外守老娘王元姬的陵暮,司马炎不答应,派了御医给他看病。各位御医知道如果真看出来齐王有病,可能有大麻烦,于是都说司马攸没有病。河南尹(洛阳市长)向雄进谏说:“陛下子侄弟兄虽然多,但是有德行名望的却很少。即使让齐王在京师什么都不做,成天睡大觉,国家也能受益,请陛下三思啊。”司马越不予理睬,向雄竟然在惊惧懊恼中去世了。这时,司马攸的病开始加重,司马炎仍然催促他赶紧上路。司马攸勉强支撑着身体去向司马炎辞行,他平日里一贯保持容貌与仪表,这次虽然病得很厉害,他还是强作振作,举止和往常一样,司马炎越发怀疑他没有病。司马攸辞别上路,没有几天,他就吐血而死,年三十六岁。司马炎亲自去司马攸那里哀悼,哭的很伤心,冯紞在旁边拉了拉司马炎的衣角,说:“齐王的名声太盛,朝野倾心于他,如今您自己在世,是国家的福气,陛下为什么要过度悲伤!”于是司马炎止住了眼泪,命令司马攸的丧礼要仪照安平王司马孚的规格去办。本年冬季,荆州、扬州等六个州大水成灾。

  司马攸的儿子司马囧顿足捶胸,控诉他父亲的病是被御医们给耽误了。晋武帝立即下令杀了御医,哎,御医们终究还是难逃一死,伴君如伴虎啊。司马炎命司马囧继承了司马攸位置。司马囧,八王之乱之其中一王登上前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