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清朝僵尸最多。》
第55节

作者: 宁教东风吹不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3-04 14:03:00
  纪晓岚派人明察暗访,转眼半个月过去了,毫无结果。有天他闷闷不乐回到府上,偶然翻看一本民间医书,有段记载引起了他的注意。说江南乡下,有一种奇怪的黄鳝,白天蛰伏在水稻田里,每到了月圆之夜,便抬头望月,直到月亮落下去,因此得名叫“望月鳝”。这种黄鳝虽然少,一万条里差不多才有一条,但是据记载却是奇毒无比。看到此处,纪晓岚掩卷思之良久,似乎明白了什么。
  第二天纪晓岚随即命令官府贴出一告示,向乡民们高价收购黄鳝。由于价格很高,乡民争相捕捉,不到几天就捉住了一万条黄鳝。纪晓岚命令属下把这些收购来的黄鳝放在一个缸内,放在院子里。月圆之夜,果然见到一条黄鳝昂起头来对着月亮,一直到月亮快要落下。纪晓岚下手捉时,这条黄鳝却钻入黄鳝堆里。纪晓岚素来聪明过人,当下命人抬来大缸数个,把这些黄鳝分散装到一个个缸里,再到有月亮的夜里,看看这条望着月亮的黄鳝在哪个缸中,然后再分一次。如此这般数次分下去,纪晓岚终于把这条所谓的“望月鳝”分了出来,养在了家中。

  到了第二天,正赶上乡下大集,街上人来人往。官府传来了原告,就准备在这大街上公开审理此案。纪晓岚当时就宣布李氏无罪,赵田是因为误食了这望月鳝,中毒身亡的。那些街上的人肯定不相信,私下里都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只因这乡下人经常捕食黄鳝,从未见有中毒的。纪晓岚就把这“望月鳝”的来龙去脉当众宣讲给这些凑热闹的百姓,并取出捉来的望月鳝,宰杀了之后喂食了一条狗。只见这狗吃了这望月鳝之后,不大一会,突然七窍流血倒地身亡,这些个百姓看的那是目瞪口呆。

  从此以后,这江南的人吃黄鳝,可是再也不敢像以前一样捉来就是,而是小心再小心,唯恐错吃到了这望月鳝。
  俞谦讲完之后,又补充道:“其实这望月鳝在医书《太平医书》里也有录入,书中记载到这望月鳝专吃死物的腐烂尸体,毒性极大,有时候甚至钻进棺材里吃人的尸体,所以食用不得。”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这望月鳝克那些尸怨氓子之流的行尸走肉,倒也不是空穴来风,是大有根据所在。乌代当下觉得,那两位驿丞到底辛苦了多少年,才养出那一桶望月鳝来。看来单单靠望月鳝来驱赶那些氓子,也不是人人能够做到的。
  这时候俞兰从灶房里出来,趁着众人说话之际,进进出出,不大一会,七碗八碗的一桌农家小菜上了席。中间大盘子里装的的正是一大盘炖羊肉,而后是一盘酱黄瓜,两盘炒的时令蔬菜,一大碗羊杂,还有农家麻油黄鸡,筷子长的醋鱼,还有一大叠煎饼。更有一大壶陈年的佳酿,打开壶塞,芳香扑鼻!
  满桌子尽是美味可口的饭菜,乌代看的也是馋虫欲动,俞大匡兄弟两个更是盯着饭菜直流哈啦子,只听俞谦拱手让道:“这位公子,乡下里尽是一些个粗茶淡饭,山肴野蔌,不知道我这侄女的手艺合不合公子的胃口,请便!”
  俞大匡拿起酒碗来,一摆四份,慢慢的倒上,然后分送到众人面前。然后兄弟两个端起酒来,只听俞大匡说道:“恩公啊,俺先敬你一杯,干!”
  还没等乌代回话,只见这兄弟两个端起酒来“咕嘟咕嘟”一饮而尽,先干为敬,乌代也不好怠慢,和俞谦意思着碰了一下,也喝的是一干而净。
  这酒果然不差!乌代只感觉这酒下了肚,一股子酒的浓香味在口舌间回味良久,但酒性甚烈,顿时这酒劲差点冲的上了头,只听俞大匡在耳边问道:“恩公哪,俺这乡里酿的粮食酒,味道怎么样哪?”不等乌代回话,俞大匡又把酒壶凑到乌代的面前,又是倒上整整一大碗。
  乌代推脱不过,又不胜酒力,杯来盏去,几轮下来,乌代已经是面红耳赤,实在是不能再多喝。而这两兄弟是越喝越有兴,大有不醉不罢休的架势。俞谦毕竟是个读书人,又是个长辈,不好推来让去,只是浅尝辄止,小口小口的呷着。
  “哎!恩公,你就让俺再给你倒上一碗,莫不是嫌弃俺这农家的酒混不是?”
  “恩公,乡下有句话,叫做感情深一口闷,你这再三推让,可就凉了兄弟的心意啦!”
  这兄弟俩也是个没够,乌代已经是摇摇欲落,头昏脑涨,半口也喝不下去了,只好连连摇手,这兄弟俩却不肯作罢。
  “你们两个,不要太胡闹,这位公子是个体面的人,你们两个喝自己的就好!”俞谦训斥到这两兄弟,两兄弟慑于二伯的威严,这才作罢。
  饭才吃到一半,菜还没过五味。乌代已经是有了七分醉意。
  ……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切的敲锣声。
  只见俞谦顿时把筷子放下,两兄弟也把酒端在手里,还未来得及送到嘴边,乌代和俞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锣声一直在响,许久都没有停下来。
  乌代从屋里往外看,只见不断陆陆续续有人从院子外面经过,都朝着一个方向奔去。
  “走!看看去!”

  俞大山兄弟俩连忙起身出了屋子,朝院子外众人聚集的地方奔去,只留下乌代和老者俞谦留在屋里。
  “唉!又来了……”俞谦无可奈何的摇摇头,放下碗里的酒。
  乌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忙问道:“这锣声一直在敲,莫非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哪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定是那催赋税的小吏来了!”俞谦不以为然的说到,言语中带着些许厌恶和无奈。
  乌代一听,原来只是催赋税的小吏。可是就在这时候,只听外边有人大闹起来,而后是一阵打打杀杀的嘶喊声。乌代在屋里就听到俞大匡俞大山弟兄两个,扯着嗓子不知道跟谁争执起来,只听到俞大匡吼道:“你这个杂毛小吏,爷爷我干死你!”
  俞谦一听,大事不好!嘴里说着:“这准是大匡这孩子又跟小吏斗起来了。”俞谦说着,人已经站起身来,直朝着屋外走去,乌代犹豫了一下,也跟了上去。
  出了院子,只见小树林边高头大马上坐着一个小吏,身上却被人扯的衣衫不整,而他身前护卫着十几个狱卒爪牙,此刻俞大山和俞大匡已经被按在地上,捉了个结结实实!
  日期:2017-03-04 22:29:00
  只见河上村的男女老老少少,上到七十来岁的老妪,下到六七的孩童,几十来口人,无不围在小吏的左右,一脸可怜巴巴的哀求状。
  这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你这个杂毛小吏,放开你爷爷!”只见俞大匡被按在地上,都吃到地上的泥土了,还是嘴里叫骂不停。
  “哼哼,真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给我掌嘴!”小吏骑在马上整整自己的衣衫,一脸不屑的吩咐着左右的乡勇爪牙。
  爪牙们上去对着俞大匡兄弟二人就是一顿拳脚,可怜这兄弟二人,此刻毫无还手之力,当下被打了个鼻青脸肿。
  乌代心说,这些个乡勇莫不是来抓逃犯的?这下可惨了!在看那俞大山,还穿着那一身带血的官兵着装,真是雪上加霜,此地无银三百两,恐怕是百口难辩了。
  不料小吏此时却扯着嗓子说道:“我不管你们愿不愿意,反正本官已经把话带到了,要走要留随你们的便!”而后小吏又环视了一下四周的河上村的男女老少,目光落到被按在地上的俞大匡:“不知好歹的东西!把这两个带走!”
  “官爷且慢!”俞谦闻听此言,连忙对着小吏一招手,然后走到小吏的马前,深深的施了个大礼:“官爷,我这两个侄子莽撞,还请官爷法外开恩哪!”
  小吏似乎认识俞谦,当下气色缓和了许多,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原来是俞进士,幸会幸会!你这两个侄子好生的野蛮,竟敢藐视本官,你是怎么教的?”
  俞谦连忙恐慌的说到:“官爷!是老朽家教无方,还请官爷大人有大量!”
  小吏骑在马上,捻着小胡子心满意足的说道:“算啦算啦!本官岂能跟屈屈乡野村夫一般见识!”说完手一扬,示意那些乡勇爪牙们,放开地上的俞大匡和俞大山。
  这兄弟二人被放开之后,还气不过的想动手,却被俞谦一声呵斥道:“两个畜生,在官爷面前不许放肆!”
  这俞大山和俞大匡才悻悻的立在一旁,没有再说话。
  “多谢官爷,老朽感恩不尽!”俞谦说完,又是深深朝小吏施了个大礼,而后问道:“不知道官爷这次前来,是给我等乡民带什么话来啦?”
  小吏骑在马上,一脸的飞扬跋扈的说道:“其实刚才我已经说过了,既然俞进士没听到,我就再说一遍!”
  小吏话说到一半,而后嗓音抬高了许多,唯恐众人听不清一般:“衙门里有话!今年的麦子要提前收割!粮食入仓之后,全部村民迁到清水河北岸!这次听清楚了吗!”
  要迁走?俞谦一听也很是莫名其妙。只听周围的河上村村民,一时间又是一通哀声载道。
  “官爷啊,我都八十多岁了,还能迁到哪里去呀……”
  “提前收割,粮食不能有个好收成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