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钻井队地下九百米深处打出一坑蛇血—赶虫人的离奇手记》
第35节

作者: 蛤蟆吵湾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8-25 15:58:00
  说宋代有个落第书生叫韩峒,去北邙山中访古,旧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那韩峒见千古帝王将相,到头来也是北邙荒冢一处,免不了念天地幽怆,独怀古凄然,遍览北邙名迹。
  一日贪恋山景,冒进群山之中,偶然间山重水复,只见白云掩径,迷失道路,看看斜阳沉山,无有宿头,正焦急之处,抬望眼,见山梁月出之地,有小小一座茅庵,隐约中柴扉半掩,炊烟直上。于是信步上来,轻叩柴门,迎出一位老者,雪发童颜,仙风道骨,韩峒说明来意,老者欣然施礼,邀入茅庐而坐,移时有麋鹿献果,野鹤衔花。韩峒频频称奇。
  老者置酒与韩峒对饮,韩峒酒后意气勃发,直言胸中有伊尹之道,怀才不遇,不为君王所用,才徜徉山水,偶然至此,言罢慨然落泪。那老者举杯规劝,说道:我这山间,虽是蓬蒿去处,却自有一国,如若不弃,我书信一封,举荐先生去国中为官,不知唐突否?那韩峒呈着酒醉,不及细想,点头应承,第二日早起,老者领着韩峒,攀藤附葛,伐枝开路,来至一座洞前,老者告韩峒说,此洞名为麒麟洞,国就在此间。

  韩峒见洞前多积鼠粪,又见洞中幽昏,不敢向前,因是后悔不跌,想拔步抽身,寻找旧路,回头看时,老者已然悠忽不见,再无踪影。
  韩峒犹豫之际,忽见洞中黑压压涌出数十万老鼠,状貌虽与家鼠无异,但个个呲牙咧嘴,气势汹汹,那些老鼠行进也有阵仗,呼哨而进,摇尾而退,犹如人间擂鼓而前,鸣金而后。那韩峒吓倒在地,任由群鼠将其搬至洞中,群鼠到没有谋害之心,在洞中给水给粮,任由他用,面对群鼠势众,他也只能委曲求全。
  初时韩峒逃出多次,均被群鼠咬回。日渐逃出无望,无奈之下,只得在群鼠之地安身立命。
  日久熟惯,韩峒习得鼠音,能从叽喳之声中,听明鼠意,方知此洞是鼠国,国中之鼠不同于家鼠,颇为通灵。那鼠王如麦斗般大小,呲牙瞪目,踞坐洞中,一日招见韩峒,知他是读书人,能写会算,授他作国中钱粮主薄。
  鼠国亦有制度,日暮群鼠外出,至天明乃还,所获粮谷,交由韩峒过目记账,鼠国十一而税,群鼠每日交所获粮谷的十分之一,充国库以养兵,其余可自用,国中风俗,亦有婚丧。那鼠王羡慕人间礼仪,使韩峒教授群鼠,韩峒只得耐心教导,经年略有所成,有相熟之鼠,日间常与韩峒拱爪作揖,韩峒每每还礼。
  日期:2016-08-28 09:46:00
  光阴荏苒,不觉在麒麟洞中一十三年,一日有小鼠来报,言山下有粮谷万千,一时查点不明,请主薄下山完帐。起初几年,那鼠王担心韩峒逃跑,此事多不准许,这一十三年交往,见韩峒老实本分,便不再怕他逃走,许他下山完帐。韩峒随群鼠下山,忽见一片农田,有三五十农人在田间耕作,他一时热泪夺眶,大呼救命。
  农人持叉携棍,纷纷赶来,群鼠见人多势众,不敢上前,早有小鼠报之鼠王,鼠王愤然下山,见韩峒归心炙热,遂洒泪而别。

  后韩峒寻归京都,尽言此事,人皆称奇,有不信者,韩峒怀出鼠国玉玺示之,那印非是鼠类能刻,乃天然而成,是青石一方,如蚕豆大小,印文勾画了了,纹理模糊,隐约可见“子神之宝”字样,盖古称鼠类为子神。
  人观完此印。都道鼠国是天演之邦。后有好事者,按韩峒所言道路,入山寻找麒麟洞,只见蛛网层层,寥无一鼠,已失所在,唯有洞中陈谷,堆积成垛。
  后有人问洞中风物,韩峒言洞中有鼠酒,滋味甚美。
  这是赶虫去前辈们记载的虫事,当时在我眼前那六个小动物,兀儿鼠和木周儿分别是鼠王和鼠后,这兀儿鼠多产于甘肃凉州地界,东部地区很少见到,但也不是一头没有,兀儿鼠能为鼠王,一是因为吃过死人眼镜,老鼠挖坟盗墓,食死人睛即可为鼠王,二是因为此鼠有些品德,能与异类同丨居丨而不互害。
  这个鼠国,没有鼠母,是鼠王从垃圾场纠集的数万只老鼠。一般大的鼠群会有鼠母,鼠母性情,不怕猫却怕狗,尿一滴,即能生一只小鼠,所以有鼠母的话,身边老鼠动辄数十万只。

  那木周儿是居穴之鸟,与兀儿鼠同丨居丨一穴,是十分罕见的异种伉俪,木周儿能怀鼠胎,该鼠胎是卵生,卵破而鼠出叫作耳鼠,能以其尾飞。但木周儿怀耳鼠的几率极低,捉来也没用,得有买彩票的心。
  内中还有一头鼠丞相,是一头香鼠,香鼠原产河南禹州密县雪霁山,长寸余,齿须毕具奇香,类麝,过大路则死。这种香鼠不能过大路,过路须臾即死,所以此鼠能来鲁北,只能说明一件事,此地曾有赶虫的高人,或者是有高人曾去雪霁山捕鼠,将香鼠携至此地,取完鼠香后,置则无可用,将其放生。但鲁虾蟆在此间居处几十年,不曾闻听他说起同行过境。很有可能是有同行近海行舟,将这香鼠放生于海滨。

  日期:2016-08-28 14:49:00
  取此鼠至异地之法,须要养雌雄双鹤,将雌鹤运至雪霁山,待捕到香鼠,将香鼠困于一个小草笼之内,栓于鹤兵之上。鹤兵是指鹤腿上的一趾,可击鹰隼。然后人骑快马,吹鹤鸣笛,鹤鸣笛是赶虫人所做的一种笛子,此笛一吹,作雄鹤之声。此鹤误以为雄鹤在快马之上,带鼠而飞。快马在前,飞鹤在后,就能将香鼠运至外地。旧传,鹤是闻声而孕,雄鹤一鸣,雌鹤近之,而且鸡知黎明,鹤知子午,鹤一般子午而鸣,平时鸣叫必是传孕,所以雌鹤可追千里。

  鹤带鼠而飞,从空中经过大路,香鼠则不死。香鼠避路,也不是每条道路都必须避开,避周道即可。周道即周朝时的道路。华夏有周之时,天下道路分野始定。物感皆从周道,而不知汉唐道路。鲁虾蟆曾在一个农庄借宿,和农田主人夜半闲话,农田主人说,年年有鹿群从我田地经过,踩踏粮食而不食。鲁虾蟆告诉他,你的田地是后来开荒,此处古时为周道。周朝之时,天下行轨乃定,周文王曾传檄百兽,是以禽兽只知周道,不知农田,所以每年从你田地经过,因为在周之时,你的田是道路。

  环宇沧桑变化,古路废弃,然而禽兽只知文王传檄之道路,不知其他。周道分为经、纬、环、野四种,南北之道谓之经,东西之道谓之纬。都城中有九经九纬,成棋盘形,绕城为环,出城为野。经、纬、环、野宽度各有不同,其形制为轨,每轨宽八周尺,每周尺约合二十公分。经涂、纬涂宽九轨,约一丈有四,环涂宽七轨,约一丈有一,野涂宽五轨,约八米。郊外道路分为路、道、涂、畛、径五等,宽度各不相同。路容乘车三轨,道容二轨,涂容一轨,畛走牛车,径为走马之田间小路。周设有司空一职,掌管天下土木及道路,且有明规:司空视涂,按期视察,及时维护;如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而且,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名侯馆,侯馆有积。

  其道路造化乾坤,感应天地,且有周八百余年,故天下活物皆从周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