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乱顺序重读中国历史——(模块和立体化的角度&严谨的八卦精神)》
第57节

作者: 唐岛渔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1-24 20:49:47
  完美邂逅(三)
  作为两个头脑正常的普通人,柴氏的父母被女儿的大胆想法雷的外焦里嫩,并且对头脑发热的女儿进行了劝阻,他们说:“汝帝左右人,归当嫁节度使,奈何欲嫁此人!”(《旧五代史》引《东都事略�6�1张永德传》)。这句话翻译过来,女儿你虽然现在是个寡妇,但是好歹也曾经是当朝天子身边的女人,即便是下嫁,至少也要嫁给省部级官员(节度使),怎么会想到嫁给这个人呢?不过,在冲动的女人面前,父母的劝阻往往是无效的。在柴氏本人的坚持之下,柴氏和郭威,当天就在旅店中拜堂成亲入了洞房。

  正史中,并没有记载面对柴氏的投怀送抱,郭威到底是如何反应。不过按照常理,面对如同电影剧本一样的人生奇遇,郭威多半会有所犹豫或者猜忌,甚至会对人生产生片刻的怀疑。不过虽然心里打鼓,但郭威的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当晚和柴氏洞房花烛之后,小军头郭威的一生,得到了一位打着灯笼都难找的贤内助。
  柴氏是一个有眼光的女人,她不仅冲破家庭的阻力以身相许,而且还把随身带来的金银财宝分一半作为自己的嫁妆。凭借这笔意外之财,郭威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并且从此以后一路官运亨通。到后来,在郭威小有成就,志得意满的时候,柴氏又经常规劝自己的丈夫戒酒戒赌,这使得年轻时的郭威,纵然时有玩世不恭,但也始终没有偏离正确航向。事实证明,郭威捡到了宝。这样的女人,即便放在现在,万千男屌丝中又有几个能有这样的运气遇到如此的患难有情人?

  柴氏去世很早,但柴氏的贤惠让郭威铭记一生。发迹后的郭威依然念念不忘柴氏的恩情,他后来把柴氏的内侄柴荣收作自己的养子,并改名为郭荣陪伴在郭威左右。
  日期:2017-01-24 20:57:59
  作死的皇帝(一)
  郭威真正的出人头地,是从辅佐刘知远开始的。
  刘知远,沙陀族,一名典型的乱世军阀,后来的乱世皇帝。他的童年是大唐臣民,当兵后服务于后梁王朝,随同李存勖建立后唐王朝,大红大紫在后晋王朝,最后自己建立后汉王朝。这样的人,适合乱世求生,因为他迷信武力,信奉丛林法则,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阴谋中酝酿阴谋。虽然辅佐后晋高祖石敬瑭平定天下,又匡扶后晋少帝石重贵登上帝位,但刘知远却对这两个上级领导非常看不上。石敬瑭做了契丹人的儿皇帝,对契丹领袖“称儿又称臣”,石重贵则坚守自己的革命气节,坚持“只称孙而不称臣”;刘知远则更进一步,他觉得这两任皇帝其实都缺心眼,而自己才是一个具备高度政治觉悟的人。他的逻辑是称臣不称儿,也不能丢失幽云十六州。换句话讲,脸可以不要,但实惠却不能轻易让人。

  日期:2017-01-25 12:32:26
  作死的皇帝(二)
  刘知远能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他来说,理想和节操在这个乱世里并不能当饭吃,只有活在当下,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不断攫取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在刘知远一步步地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的时候,郭威也追随刘知远,一步步达到职业军人生涯的巅峰。
  公元947年,北方的契丹族领袖耶律德光,俘虏了后晋皇帝石重贵,好好教训了一下这个只称孙而不称臣的“硬骨头皇帝”,并顺势灭亡了后晋王朝。乘整个中原空虚之际,刘知远在郭威等近臣的辅佐之下,自封为皇帝,史称后汉高祖。一年之后,刘知远病死。临死之前,刘知远将年轻的新皇帝刘承祐托付给郭威等朝廷重臣,刘承祐也就是后汉隐帝。
  事实上,当时已经44岁的郭威,戎马半生,位高权重,已经官至后汉的枢密使一职(后汉军委主席)。但他面对18岁的少年——幼主刘承祐的时候,并没有安于享乐或者拥兵自重的主观意愿。
  要知道,当时像郭威这种,拥兵而不自重的军头,几乎凤毛麟角。
  日期:2017-01-25 12:37:22
  作死的皇帝(三)
  比如刘知远本人,当年虽然名义上是后晋老石家的河东(山西太原)节度使不假,但其实就是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后晋面临契丹人亡国灭种危险的关键时刻,刘知远先是隔岸观火,之后又乘虚而入,自顾自地面南称帝了;又比如,如今刘知远尸骨未寒,刘知远的老部下河中(山西永济)节度使李守贞、永兴(陕西西安)节度使赵思绾(wan,音“晚”)、凤翔节度使(陕西凤翔)王景崇等地方军头就纷纷起兵造反。

  不辞劳苦的郭威,为幼主刘承祐南征北讨。他先是起兵讨伐李守贞,逼的李守贞弹尽粮绝,自焚而死;之后,郭威又乘势,逼降了叛将赵思绾和王景崇。在荡平内乱的基础上,郭威又出兵河北,大败契丹。应该来讲,郭威当得起刘知远对他的信任,也当得起刘知远临死前的托孤。在乱纷纷的五代时期,郭威这样有节操有底线有文化的实力派军人,可遇而不可求。
  但可惜的是,刘承祐并不这么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