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三百年:积贫积弱的铁血帝国!》
第11节

作者: 青埂1234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是他们不知道,只要皇帝愿意,他可以很有力量,武将们再厉害,他们也只是单个的个人。不可能随时把自己的部队带在身边。
  而文官的软弱绝非畏惧,只是忍气吞声。
  皇帝很愤怒,宰相很愤怒,文官集团很愤怒,愤怒合流后,皇帝就找宰相商量,准备干掉这帮嚣张跋扈的武人。

  3 静狱
  宰相苏逢吉,也是个狠角色。他也比较喜欢杀人。有一次,刘知远过生日,想把监狱里的一些犯人放了,来为自己祈福。
  这种大赦天下为自己祈福的做法叫做静狱。刘知远把这个差事交给了苏逢吉,苏逢吉到了监狱看了一下,不分罪轻罪重,冤枉还是无辜,全部给杀掉了。
  然后他向刘知远报告:现在班房很安静。
  日期:2016-05-25 09:46:24
  更新12 (大宋三百年 每日更新)

  二 杀人
  对于时局,苏逢集看得很清楚,一方面面跟皇帝结成统一战线,另一方面不断打武将的小报告。而与此同时,皇帝的舅舅李业也一直在说史弘肇的坏话。
  1 宽于律己 严于律人
  史弘肇不仅仅是滥杀无辜、嚣张跋扈。他对皇帝也毫不客气,丝毫不拿皇帝当领导。
  太后的老朋友想去当军官,史弘肇不但不同意,还把人杀了;
  皇帝的舅舅李业想要升官,史弘肇故意压制;

  皇帝赏赐给乐团锦袍玉带,史弘肇没收了,还给官府,还把这些伶人训斥一顿,大意是老子保家卫国没有赏赐,你们哼哼唱唱的,就敢冒领赏赐,不要命了。
  不要觉得把皇帝的赏赐还给官府是大公无私,实际上,他也很腐败。
  2 主辱臣死
  皇帝感到很屈辱,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主辱臣死。当然,这句话一般都是大臣们在皇帝很没面子的时候,主动说的的。比如高平之战时,眼看着柴荣就要被干掉,大将马仁瑀就大喊道:主辱臣死。
  但是这一次,皇帝准备变主动为被动,重新向史弘肇解释一下主辱臣死的含义:你要我的脸,我要你的命。

  3 刀斧手
  皇帝也很担心,担心有一天史弘肇等人会干掉自己。有一天,外面传来兵器的声音,皇帝以为武将们要搞兵变,吓得一夜没睡着觉。
  皇帝太担心,为了不再担惊受怕,他决定干掉武将们。自从那天失眠以后,他就跟舅舅李业紧锣密鼓地商量着如何除掉史弘肇等人。商议好了,就把决定告诉太后,太后说:这事儿太大了,需要和其他宰相商量一下。
  李业把老皇帝的遗嘱搬了出来:军国大事,不要和书生们商量。太后还要劝阻,皇帝就不高兴了,说道:国家大事儿,妇道人家瞎参合什么?然后拂袖而去。
  可是皇帝的暗杀计划居然被泄露了。
  泄露计划的人叫阎晋卿,皇帝找他商量干掉史弘肇,他觉得这事儿太大了。从宫殿出来后,立即去通知史弘肇,告诉他皇帝要干掉他。
  可是万万没想到,史弘肇太讨厌文人,而阎大人也是文人,所以很讨厌阎晋卿。史弘肇拒绝接见他,也不愿意听到他的任何一句废话。
  阎晋卿的鸡毛信就没有送出去,他忧心冲冲,半夜也没睡着觉,对着汉高祖刘知远的画像哭着祈祷:可千万不要出事儿。
  第二天,史弘肇和杨邠、王章几个武将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的上朝,丝毫没有觉察到危险的迫近。
  皇帝的计划实施的非常顺利,在几个武将上早朝廷的路上,皇帝预先埋伏好的几十个刀斧手砍瓜切菜一样把他们全部干掉。
  事实证明,武将们在他们所依赖的大枪长剑面前,实际上非常狼狈不堪。
  一切滥用暴力者,到最后都是懦夫。
  小皇帝和李业杀红了眼,把这些人的党羽和全家都给杀了。

  郭威是史弘肇的死党,枢密使的头衔都是史弘肇逼着皇帝给的。所以郭威和柴荣的全部家属被全部杀掉。
  政变发生时,赵匡胤还仅仅是个小兵,所以这天大的事儿跟他没有关系,他的家属也很安全。
  日期:2016-05-25 12:12:09
  更新13 (大宋三百年 每日更新)
  三 忠臣谋反
  1 伪诏
  皇帝想要彻底铲除老爹留下的班底,就下诏书让郭崇去诛杀邺城留守郭威和监军王峻,让李洪义去诛杀王殷。
  李洪义掂量了一下,感觉自己搞不定王殷,就决定叛变,小皇帝的计划开始偏离轨道。李洪义把诏书拿给王殷看,然后王殷带着他去见了郭威。
  郭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忍住全家死绝的巨大悲痛,把手下几个将军找过来,对他们说:说你们谁想要富贵,把我的脑袋砍下来交给天子就好了。
  大家面面相觑,纷纷表示不敢。大家谁也不傻,没准你刚刚表示要遵旨,郭威的刀斧手就会干掉你。
  不能杀郭威,但是大家又不敢抗旨,于是大家纷纷肯定地表示,这个圣旨是假。估计就算皇帝来了,这个圣旨还是假的;即便皇帝当面把圣旨念出来,圣旨仍然可能是假的,因为皇帝的精神可能不太正常。
  精神不正常的人不可能杀手握重兵的郭威,精神不正常的人就没有真实的意思表示,所以不管这么搞,要杀郭威的诏书都是矫诏。

  郭威太强大,所以圣旨必须是假的,假做真时真亦假,真的还是假的,取决于背后谁的暴力更强大。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是郭威不想死,况且他手里有枪,他有能力不死。在那个兵强马壮做天子的大背景下,大汉最精锐的部队都在这里,还能被刘承佑的一纸诏书给憋死了。
  但是君臣大义还在,郭威此刻并没有办法,总不能直接就造反吧。
  造反也需要一个理由,好出师有名,也好给给手下的将士一个交代。郭威现在全家都死了,可手 下的将士家属大部分都在开封,他们的亲属并没有死。
  所以,如果处理不好,如果开的条件不够好。大兵们不会愿意跟他趟浑水。如果大家知道小皇帝的诏书到了,很可能某些潜水的部下会把自己的头砍下下来,送给皇帝作为见面礼。
  郭威很害怕,想造反,但他又不敢。但是他又没有时间拖。
  日期:2016-05-26 12:35:31
  更新14 (大宋三百年 每日更新)

  2 矫诏:魏仁浦的毒计
  这时,谋士魏仁溥出场了,他给郭威出了主意,矫诏。本来皇帝只想杀几个领导,但是他告诉郭威,要把大家都拉进屠杀黑名单,把大家全部拉上贼船。
  具体就是把皇帝的诏书念给大家听,当然不是真诏书,要搞一个假的诏书,内容是皇帝要把大兵们一块干掉。
  对于郭威来说,搞个假诏书然后盖个假玉玺并不是难事。实际上,郭威连个假御玺都懒得伪造,直接盖上了邺都留守的大印。
  他不准备让大家看诏书,直接念给他们听就好了。

  反正大兵们也不认识字。
  郭威把大家召集来,告诉大家,朝廷里出了奸臣,皇帝要把我们全部干掉,将士们经不起恫吓,纷纷请求郭威带着他们找一条活路,带领他们清君侧。
  士兵们也是乐于造反的,从大梁到大汉,每一次造反,他们都能到首都抢到很多东西,这些财富显然比当兵那点死工资要高的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