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乱顺序重读中国历史——(模块和立体化的角度&严谨的八卦精神)》
第53节

作者: 唐岛渔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1-13 15:50:05
  朵颜三卫(一)
  东去的朱棣,先解了永宁之围。之后直奔大宁(内蒙古宁城),挟持并联合了宁王朱权。更加重要的是,朱棣合并了宁王的几万常备军,借到了威震边陲的蒙古骑兵部队——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是大明帝国一支有着优良传统的英模部队,它赖以成名的法宝是来去如风的骑兵。在明代初年,这支铁骑劲旅威震辽东。朵颜三卫这个名字名扬天下固然是因为骑兵,但朵颜三卫最早的含义其实只是地方区划。大明开国,朱元璋一统华夏,当年蒙古草原上不可一世的,英雄了得的成吉思汗后人们,在大明强大的政治军事双重打击之下,已经上分裂成了互不隶属甚至互有攻伐的三个部分——鞑靼,瓦剌,朵颜三卫。居中的鞑靼自称黄金家族正宗传人,却苦于实力有限;偏西的瓦剌拥有全蒙古最强大的军队,却苦于没有名分;据守大兴安岭以东,燕山以北广大区域的朵颜三卫,则投降明帝国,接受羁縻成为大明帝国的边防卫所。

  日期:2017-01-13 15:59:58
  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北京-永平-大宁的三者方位图
  沿长城一线,燕山南麓的防线上,重中之重就是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冷口,刘家口
  其中的古北口,喜峰口,冷口,是1933年西北军的“长城抗战”打的最激烈的地方……。
  幸亏TG把教科书改成了十四年抗战,否则这悲壮又惨烈的长城抗战,根本没人知道……。
  朱棣解完永平府之围,准备北出长城奔大宁……。
  在喜峰口有朝廷重兵把守的情况下,朱棣果断地选择了刘家口小路出长城,直奔大宁……。
  日期:2017-01-13 16:02:04
  朵颜三卫(二)
  简单谈谈明代的卫所制度。
  前文曾经讲过,明代的地方行政设置有“三司”,这样一个地方分权的特殊行政方式。其中的都指挥使司,主要掌管军事,简称“都司”。当年的大明直接控制的汉人农耕区,被分为十三个布政使司,相当于今天的十三个省,所以相对应的也有十三个都指挥使司。其中,在边境战事激烈的地区,设置有单独的都司。比如辽东都司(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辽宁),万全都司(治所在今天的河北宣化),大宁都司(治所在今天的内蒙古宁城)。此外,朱元璋在一些重要的边疆和海疆,还加强管理,特意设置了五个行都司,比如福建这个地方,既有福建都司,也有福建行都司,实际是平级单位。所有的“都司”,在地方上名义上的上级,就是前面说的各省的“布政使”;实际上,都司直接向中央汇报,确切地说,是向中央的军事管理机构“五军都督府”汇报。

  都司以下,设置卫所,“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明史.卷九十.志第六十六》)。一个卫的标准配置是5600人;卫以下设“所”,“千户所”标准配置1120人,“百户所”112人。特别值得一提到的守边王爷们的“三护卫”,护卫这个级别,跟地方卫所的“千户所”,是平级单位;百户所以下,设“总旗”和“小旗”,总旗五十人,小旗十人。所以我们认为,后来的满族“八旗制度”,实际上受到了明代兵制的影响,后来更是引申到了“旗人”的说法。

  日期:2017-01-14 12:28:00
  朵颜三卫(三)
  在当时大明全国的汉人传统行政区划内,共有四百多个卫所。绝大部分的卫所,实际上只是一个军事机构,而不具备行政职能,所以只能称为“非实土卫所”,比如天津卫,威海卫这么屌的名字,实际上并没有行政权利,只是个军事堡垒;而有一些卫所,则同时具备守土和行政两个重要智能,则被称为“实土卫所”。正因为如此,都司也分成了“实土都司”和“非实土都司”,比如各省的都司,基本都是非实土都司,而边疆地区,比如辽东都司就是实土都司。

  卫所,根据汇报对象的差异,又分成了“京卫”和“外卫”。京卫就是京畿附近的卫所,这些卫所向中央“五军都督府”直接汇报;而“外卫”则直接向地方上的都司领导,也就是都指挥使汇报。然后,都司再向五军都督府汇报。这样的话,不管京卫还是外卫,直接或者间接地都归了“五军都督府”节制,看起来这个部门权力极大。但是不用担心,因为你所担心的问题,朱元璋同志早就解决了。五军都督府只负责兵籍和军政,而所有卫所的调兵权,则归了兵部。

  日期:2017-01-14 12:36:57
  大明五军都督府旧址
  五军都督府是大明最高军事管理机构,
  分为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
  都司和卫所,划分到不同的都督府管理,传统汉地都司的归属情况如下:
  左军都督府:浙江都司、辽东都司、山东都司
  右军都督府:陕西都司、四川都司、广西都司、云南都司、贵州都司、陕西行都司、四川行都司、直隶宣州卫
  中军都督府:河南都司、中都留守司、南直隶卫所
  前军都督府:湖广都司、福建都司、江西都司、广东都司、湖广行都司、福建行都司、兴都留守司、直隶九江卫
  后军都督府: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北直隶卫所
  日期:2017-01-14 12:38:09
  朵颜三卫(四)
  卫所实际上相当于军事屯田性质的“军屯”,也就是我们提到的北魏时期的府兵制的一个变种(见第一章第三节)。明代的府兵制,利用明初战争中的老兵,对前朝元军的招降纳叛,以及后来的地方羁縻,充军发配等等,完全取代了宋代战斗力较弱的“募兵制”的禁军。在府兵制的基础上,朱元璋又吸收了两汉屯田戍边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形成了有明代特色的军屯制度。军屯中的军人们世代当兵,长期备战,父死子继。所以,两汉屯田戍边的经验,被复制到了全国包括内地省份在内的各个省,而不仅仅是当年戍边的功能。而北魏府兵制中比较常见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种府兵制中常见的战争组织中的临时性和仓促性的问题也不存在了。代之以成建制的卫所预备役士兵,随时准备出击。

  所以,跟前面的汉人王朝大宋完全不同。明初汉人尚武,不管是中央正规军还是地方武装,都特别能打。一群群老光棍和小光棍们聚集的卫所,雄性荷尔蒙爆棚。不打仗就觉得手痒,不打仗就没法升迁,也不能够改变自己的现实地位。所以中央军队动不动就远征漠北,满世界追着北元屁股穷追猛打,要求人家交出玉玺,取消帝号;地方上的都司卫所和王府护卫,也是有事没事就也要拉出去遛遛,打打秋风砍砍人,免得一群雄性动物老是长时间憋在一起,搞窝里反。

  为什么如此详细地讲明代的卫所,是因为今天的现代中国,被明代的卫所制度影响极深。
  日期:2017-01-14 12:42:20
  花木兰画像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府兵制”和“募兵制”的争论
  府兵制也就是半职业军人,募兵制则是纯正的职业军人;

  花木兰从军,“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府兵制的一种典型情况……。
  宋代的募兵制——禁军制度极其不成功,两次在异族入侵面前国破家亡
  朱元璋的大名,吸取大宋的教训,同时结合大汉的屯垦戍边的一些有益经验,搞了卫所制度这个府兵制登峰造极的变种……。
  日期:2017-01-15 07:45:23
  本周时评

  抗战八年变十四年
  很好
  正视历史不仅包括历史翻案风
  还包括还原真实历史

  为了给国军抗战翻案
  这些年配合蓝营做了太多宣传
  典型的矫枉过正
  这样的偏颇
  让抗日的英灵如何心安
  马占山不是中央军
  长城抗战的大刀队更加不是中央军

  当时他们的帽徽
  究竟是青天白日还是五色旗
  都要大一个大大的问号
  子孙后代们需要真相
  但过分的偏颇也是有失公道
  如果要还原历史
  请将所有的历史一并还原
  青天白日只不过是第二民国
  真正推翻帝制的功劳
  是北伐的对象第一民国
  没有袁世凯的纵横捭阖
  哪来来之不易的南北议和
  没有南北休兵

  又何来清帝和平退位的无上公德
  如果要还原历史
  索性将近代以来所有的谬误
  都一并还原
  太平天国真的是农民起义吗
  无论从哪个方面
  天平天国的行径
  满眼看到的来自原始欲望的荒蛮

  如果要还原历史
  就要给同光中兴的汉人大臣一并翻案
  洋务运动的试水
  让我们后来的道路不再绕弯

  李鸿章的隐忍
  和左宗棠的无敌
  是站在无数前人肩膀上的涅槃
  很高兴

  从还原抗战开始
  我们走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不吹不黑
  不慌不忙
  只有能够正视历史的伟大民族

  才能够担得起过往五千年的雄壮苍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