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儿——读透大汉三代帝王心史》
第28节

作者: 飘雪楼主1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是两步走,其实这两步是同时走的。因为楚怀王还规定,谁先打败秦军,占领关中,就封谁为关中王。
  关中王,这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位子。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楚怀王就是想以“关中王”,套住刘邦和项羽,让他们相互制约,相互消磨,达到自己“唯我独尊”的政治目的。
  应该说这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楚怀王原本只是项梁请来的一个挂名君王。在项梁兵败身亡后,他抓住项梁犯下的军事错误,联合众将领,拉拢谋士宋义,说服陈胜起义军的接班人吕臣,又暗中争取到潜力股刘邦的支持,收回了兵权。现在他又按照宋义的提议,坚决而果断地制定了北上救赵、西向崤关击秦的正确战略,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政治、军事才能。
  可惜,对项羽这样的贵族子弟和刘邦这样的流氓的本性,楚怀王的认识还很不足;而且他当时乃一文弱少年,又不能亲自带兵打仗,以致夺回的兵权又迅速地失去了。
  楚怀王怎么也想不到,这两路人马这么放出去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再也收不回来了。不论是年轻的项羽,还是已老大不小的刘邦,他们等到了一展抱负的机会。历史的舞台注定是由他们二人来唱主角的。
  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日期:2016-03-29 18:05:41
  重夺兵权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九月,楚军北线作战部队在宋义的率领下来到了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到了这里后,宋义突然停下来不走了,下令安营扎寨,大有在此长期驻扎之意。
  这下可急坏了项羽和范增二人。现在秦军正在围攻巨鹿,如果此时迅速渡河去支援,楚军攻其后,赵军应其内,内外接应,便可以一举击败秦军。这是打败秦军的最好机会,不能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啊。

  项羽是火暴脾气,他气冲冲地闯进宋义的营帐,质问其为何按兵不动。不问倒好,这一问,宋义便抓住机会给项羽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宋义娓娓道来,“秦军和赵军之战,马上就会出结果了。如果秦军胜,他们也是疲惫之师,到时候我军以逸待劳,正好可以趁机将之攻破;如果秦军败了,我军更可顺利西行,直捣秦都咸阳。”
  宋义的意思,就是让秦、赵两家再斗一阵子,待两败俱伤时,再去坐收渔翁之利。
  应当说宋义这套隔山观虎斗,坐享其成的理论很高明。但是,在现实中,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没有真正和章邯交过手的他,并不知道章邯大军的强大。如果他们此时不助力攻打,章邯根本就不可能败。如此延误战机,等到赵国真的被秦军灭了,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他们楚国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宋义的书生气来,而且他对形势的分析,也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

  日期:2016-03-30 13:25:51
  飘雪楼主亲笔签名版《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套装共3册),袁腾飞作序点赞推荐,读透大汉三代帝王心史,打破人生崛起路上的瓶颈与迷茫……http://weidian.com/item.html?itemID=1788850274
  日期:2016-03-30 15:15:13
  项羽可不吃这一套,大骂宋义贪生怕死后愤愤而去。宋义身为主将,至高的权威受到了挑衅,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他当即下了一道命令:“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自然知道这就是针对自己说的。就这样,两人的矛盾迅速升级。
  宋义停军不前的一个半月后,机会终于来了。
  别看宋义整天逗留在这无比荒凉的山野地区,却也办了一件值得炫耀的私事,那就是成功地把他的儿子宋襄推销到齐国做丞相了。
  据说,齐国丞相一职是公开招聘的。很多才华横溢之人都去报了名,但齐王最终选中了并未参加应聘的弱冠少年宋襄。
  然而,就是这件喜事,直接把宋义推入了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

  他大摆酒宴,为儿子去齐国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送别宴。举行送别宴原本也没什么,只是宋义可能忘了当时义军的情况。宋义饮酒高会,与众官员吃香喝辣的时候,士兵们的待遇却完全相反。他们已多日来食不果腹,连吃冷喝凉的都没有。
  这时,项羽抓住机会在军中大造舆论,无非是说宋义只关心他儿子的前途,哪里关心士兵的饥寒。这舆论一造,原本就对宋义不满的士兵自然更加火冒三丈了。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日期:2016-03-30 16:16:07
  做好舆论铺垫后,项羽不再沉默。第二天一大早,项羽借机冲进了宋义帐房里,二话没说就把他给干掉了。随后,项羽当众宣布,宋义在搞阴谋诡计,企图与齐国合谋反楚,自己是奉了楚怀王的密令才诛杀了他。
  众将士本来就对宋义不满,一听他死了,大家反而很欢喜。在这个时候,项羽还派出一队人马追上了就快到齐国的宋襄,来了个斩草除根。最后,他才派出心腹桓楚向楚怀王报告,说宋义迟迟按兵不动,想谋反。
  项羽这招先斩后奏真是高明至极,反正死无对证,自己又领兵在外,就算你楚怀王怪罪,也没辙。
  楚怀王接到报告后,虽然心存疑惑,但碍于当时的形势,只得任命项羽为主将,继续北上抗秦。就这样,项羽重新夺回了整个楚军的兵权。
  “章邯,我来了,我来替叔父报仇了!”项羽大手一挥,带领全军火速向巨鹿进发。
  无独有偶,就在项羽和宋义上演窝里斗时,另一对结拜兄弟也上演了“生死劫”。
  他们的名字叫张耳和陈余。
  而张耳、陈余两人自革命以来,虽然数易其主,但两人却一直形影相伴,生死不离。究其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当初一见如故后,喝了血酒拜了把子成了结义兄弟。两人的关系好得没法说,简直到了有衣同穿、有饭同吃的地步。然而,从朋友到仇人,中间其实只隔了一道墙,一道不精心呵护就会随时倒塌的墙。有着生死之交的张陈两人在这次抗秦战斗中就这样反目成仇了。
  前文提到过,赵国是陈胜派出的得力干将武臣开创的根据地,后来他索性就自己当了赵王。但是,因为武臣的姐姐放肆无礼,极度伤害了部将李良的自尊心,所以李良一怒之下大闹邯郸(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直接干掉了武臣。而漏网之鱼张耳和陈余拥立赵歇为王,从此和李良进行了艰苦的拉锯战。
  然而,与秦军交战大败后,张耳只好带着赵歇逃到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巨鹿,而陈余则被派到外地去搬救兵。
  日期:2016-03-30 18:38:38
  章邯派部将紧追赵歇一行人到了巨鹿,把巨鹿围得水泄不通。赵歇一看秦军这架势,就吓得瘫倒在地,只期望陈余能早点搬回救兵。然而,章邯早就料到赵王会有这么一招,于是他亲自屯兵于巨鹿南面的棘原,全面阻止赶赴巨鹿的援兵。
  各国救兵原本就惧怕章邯,派兵也是出于人道主义,都是持观望态度。此时,他们眼看秦军势大,于是都按兵不动了。眼看各国的援兵暂时来不了,被困在城里的赵王像热锅上的蚂蚁,寝食难安。而此时,张耳却痛恨起陈余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