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儿——读透大汉三代帝王心史》
第12节

作者: 飘雪楼主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2-19 13:06:51
  在整个过程中,赵高充分发挥了高人一等的组织策划能力,一系列组合拳紧凑有力,看似完美至极,无懈可击。然而,事实上,有一个人原本可以拔剑而起,打碎赵高的美梦,改变这一切的。
  他,就是蒙毅。
  蒙毅是蒙恬的亲弟弟,和从武的蒙恬相反,他选择的是从文。因为才华出众,蒙毅很得秦始皇信任,被封为上卿(仅次于丞相的文官)。在处理朝中大臣的奏章时,秦始皇常常求计于蒙毅,而且每次出巡,都会将他作为贴身侍从留在身边。如果秦始皇在临终时把遗诏交给蒙毅,那么,历史将从此改变。

  然而,秦始皇病重期间,早有预谋的赵高就把蒙毅支走了,让他到各地名山大川去祈祷,保佑秦始皇龙体康健。
  缺乏斗争经验的蒙毅怎能料到其中的心机,马上兴冲冲地上路了。对他来说,明知这种做法没有效果,但只要能为秦始皇做一点事,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其实,赵高和蒙毅很早之前就结下了梁子。当时赵高犯了大罪,秦始皇叫蒙毅依法惩治他。蒙毅不敢枉法,剥夺了赵高的官职,并将他定为死罪。可是,就在赵高要被送上断头台的这一天,秦始皇突然回心转意,不但特赦了赵高的过失,还恢复了他的官位。
  这样一折腾,对赵高来说虽然只是虚惊一场,但也帮他明确了蒙毅这个敌人。
  支走了蒙毅,赵高才有机会篡改遗诏,假传圣旨。而等后知后觉的蒙毅再回来时,已经物是人非了。皇宫还是那座皇宫,赵高还是那个赵高,李斯还是那个李斯,但皇帝已经不是那个皇帝了,扶苏和蒙恬也不是那个强强组合了。

  很快,蒙毅便被睚眦必报的赵高强加上了各种罪状,送上了断头台。
  这真是“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日期:2016-02-19 15:26:04
  没有最庸,只有更庸

  胡亥夺位后,继承了秦始皇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发扬了专权独断的作风。他下令,秦始皇生前搞的工程一律继续进行,秦始皇生前留下来的大臣一律格杀勿论。
  按照这两个原则,胡亥理所当然地接手了阿房宫和骊山陵的修建。为了能让父皇的尸骨早日入土为安,他又征调了几十万民众,加班加点地干。
  在做形象工程的同时,胡亥开始了最为残酷的杀人游戏。第一轮,他把秦始皇留给他的老臣全都杀光了;第二轮,把各郡县的主要负责人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该流放的流放了;第三轮,他举起屠龙刀,对准了自己的兄弟们。于是,一夜之间,秦始皇二十多个儿子都被强加上各种罪名,统统掉了脑袋。
  在对朝内臣子进行了大洗牌后,胡亥又从全国抽调了五万精兵,组成了一支“皇家御林军”,专门负责自己的安保工作。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一切都出奇顺利。然而,令胡亥意想不到的是,当他按照赵高的计划,一步步地往下走时,竟把自己带入了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他光荣地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傀儡皇帝”。
  为了控制胡亥,掌握大秦王朝的实际统治权,赵高干了两件最具代表性的事情:排除异己和指鹿为马。
  日期:2016-02-19 17:07:56
  在利用胡亥对朝野上下进行了大换血后,赵高的眼里还有一根“刺”必须要拔。这根“刺”正是李斯。
  此番胡亥能顺利当上皇帝,多亏了李斯相助,胡亥自然对他也格外器重。然而一山不容二虎,待时机一成熟,赵高便利用胡亥的信任,将刀锋对准了李斯。可怜李斯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倒在了血泊中。
  临死前的李斯一定万分悔恨。如果当年他选择了拥苏派,凭公子扶苏的为人和蒙恬的正直,定不会落到如此凄惨的地步。
  李斯是冤死的,他在狱中被屈打成招。当赵高拿着李斯画押的“罪证”给胡亥看时,胡亥只得痛苦地下了“立处斩”的命令。
  处斩的那天,咸阳城的百姓们泪如雨下,他们都知道,朝廷现在唯一一个还算正直的清官就这样走了。据说那天雨一直下个不停,导致黄河河水泛滥,也许老天也在为李斯鸣不平吧!
  日期:2016-02-23 10:58:16
  排除异己后的赵高,权力一手遮天,他说一谁敢说二?连秦二世胡亥也不例外。
  为了证实自己的权威,顺便试探一下自己在群臣中的地位,聪明绝顶的赵高打出了一张诡异的牌。

  一天上朝,他牵着一头鹿就往皇宫里闯,卫兵们自然都不敢阻拦,也不敢询问。
  见了胡亥后,他便说自己牵的是一匹马。胡亥也不是好糊弄的,就问群臣到底是鹿是马,结果毫无悬念,大部分人都说是马。
  “嗯,这明明是一匹马嘛。”胡亥揉了揉眼睛,无奈地下结论了。
  “皇帝英明。”赵高说这话时,一双刀子般的眼睛早已扫视了一遍那些说是鹿的人,“连皇上都说这是马了,你们居然敢说是鹿,太没有眼光了,还是打好铺盖卷回家养老吧!”
  就这样,待那批指鹿说鹿的人走后,朝廷只剩下指鹿为马的人了。从此,赵高一手遮天,奠定了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
  乾坤颠倒,朝廷腐败如斯,天下百姓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痛苦,哪里就有反抗。
  救世主,你在哪里?
  日期:2016-02-23 11:45:51
  “夜之漫漫,鹖旦不鸣,则山中之民,有大音之声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矣!”
  ——清•龚自珍《尊隐》
   逼上梁山
  从秦始皇到秦二世,天下的主人变了,但刘邦还是那个刘邦,职务还是那个职务——在老岗位上继续当他的亭长。只是,他的年龄已经不是那个年龄了,光阴荏苒中,他已经快要步入不惑之年了。
  幸好,此时的刘邦终于脱掉了“放纵”和“平庸”的帽子,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故事是从这一年秋天开始的,当时沛县县令交给了刘邦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前面已经说了,秦二世篡位后,继承了秦始皇爱搞建筑的优良传统,为了能让骊山陵墓这项工程尽快完工,秦二世又从全国各地征调了大量民工,小小的沛县自然也不例外。
  县令交给刘邦的任务是押着数百名劳役和囚犯前往骊山服役。刘邦自当上亭长后,好事轮不到,这些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倒是常有。既然是县令交代下来的事,他自然不能推托了,于是回家辞别了父母,吻别了妻儿,立马踏上了征程。
  一路上,刘邦对这一群面黄肌瘦的囚犯颇感同情,因此,他看管得比较松。就在这时,有人开始逃跑了,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并没有采取严格的措施。
  对他来说,一想到自己离别父母妻儿时的那股悲凉劲,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更何况现在的骊山在世人眼中就是人间地狱,在那里,成千上万的民工前仆后继地倒下去,如同掉进了万丈深渊,再也没有翻身之日,成了那座恐怖皇陵的殉葬品,客死他乡,连尸骨都无法找到,更别说叶落归根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