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麻辣烫 ——夏冬雪心理咨询日记》
第11节

作者: 夏冬雪2011年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请进。”
  一位充满着知性美的女性走了进来。来者大约三十左右,皮肤细腻、白皙,妆容精致,不留痕迹。衣着时尚中透着传统、高雅中透着舒适。这一定是“白骨精”群体中的一员。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夏冬雪。请坐。”
  知性女环视了一眼四周,又快速地把我扫描了一遍,说道:
  “我能看看你的资质吗?”声音甜美、纯厚。
  “请看吧。”我把我的种类证书递给她。
  她认真地翻看一遍,说:

  “是个海归呀,你读研的这所大学我知道,心理学专业在美国的高校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你在美国生活过?”
  “是呀,读研。只不过我学的是金融专业,在芝加哥,和你不在一个城市。”
  我的心情立马舒畅起来,我猜想这一定是个愉悦的交流对象。

  我介绍完咨询的基本流程后,便说: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我想咨询一下婚恋问题,想请你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审视一下我的恋爱经历,查找一下问题。”
  这是个思维敏捷、能快速捕捉问题关键的人。这样的人思维都非常活跃,变通性也比较强,我喜欢同这样的人打交道。
  我点了点头,认真地望着她。我知道,对于她这种人,是不需要我的引导与启发的。
  “我今年三十五了,可一直没找合适的男朋友。”

  我心里一闪,三十五了?真不像呀,比我可年轻多了,看来以后自己得加紧保养了,再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自己又“跳戏”了,这可是对职业的不敬。我忙把思维拉了回来,用期待的眼神望着她:
  “你是从什么时候起真正想找男朋友的?”
  这类人都是对自己有计划、有安排的,绝不是那种随遇而安的人。
  “回国后吧,对了,我是08年回国的。一个抗战都结束了,可我还是个孤家寡人,我想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你自己感觉问题出在哪里?”

  这种思维敏捷、思路清晰的人不是会对自己的问题放任自流的。
  “我感觉是出在执着上面,我对感情太执着了,容不得半点瑕疵,这应当是问题的关键。”
  “能说说你对感情是怎么执着的吗?”
  我想通过具体事件得出我自己的结论,而不是她给予我的认知。心理咨询师最忌讳的就是下意识地把别人的认知当成了自己的认知,先入为主是心理咨询的大忌。
  “这几年也交往了一些人,我不管与什么样人交往,都是坦诚、认真的。只要对方想了解我的情况,不管是哪方面的我都会如实禀告,不打折扣。我认为这是找男朋友的前提及根本。但我发现,许多人却不遵循这条规则而是按需要回答问题,或者是避而不谈。男女朋友交往的目的就是想相互了解,如果连了解都要打上马赛克,那还交往什么呀?有意义吗?”

  “能说的具体些吗?”
  “那我就复制粘贴一个片断。我与一男性第一次见面,寒暄过后,我问他:你的年龄也不小了,为什么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呢?他的回答是你不也没找到合适的吗?我接着问:你总结过没找到合适的是什么原因吗?他的回答保证让你想像不到:原因太简单了,不是她没看上我,就是我没看上她……你说这种人怎么和他沟通呀。我再复制粘贴一个片断吧:有个人我们已经交往一段了,我感觉各方面都还不错。有一次我们正在一起喝咖啡,他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没接。没过一会儿,手机又响了。我便说:接吧,别耽误正事。这次他连看都没看就说:现在的正事就是咱们喝咖啡,别的都是小事……可能有些人特别受用这类话,但我不行,我觉得这就是智叟在对愚公说话,可我不是愚公,他也不是智叟……”

  “在当时的情景下,你希望他怎么说或是怎么做?”
  “我想看到的是他的常态反应,常态的反应就是接电话。”
  “你想过没有这也可能就是他的常态反应,他真是这么想的。”
  “我们都是成年人,是不需要用这种对付少年儿童的话敷衍或取悦对方,我不是少先队员。”
  “你没听说过吗,人在恋爱的时候心智都回归到了童年……”
  “可我们不是在演绎童话故事,我们是在组合自己的人生。如果被童话了,我们只能回到城堡中生活,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种虚幻的东西上面。”
  这是一个实用主义加完美主义者吗?为了证实我的推断,我便提出了问题:
  “你交往最长的异性大约持续了多长时间?”
  “噢,最长的……最长的半年多吧。”

  “半年多的交往你们大概见了多少次面?”
  “见面的次数没几次,开始我们都是网上聊天,聊的还不错。后来就见面了,可见了几次我就不想见了,和以前的感觉根本不一样。我大概就是那种‘见光死’一簇吧。”
  我想了想,便换了个话题,想从侧面验证一下我的推断。
  “那你敬佩的异性有吗?”
  “有呀,太多了。远古时期的苏格拉底、屈原,近代的曹雪芹、巴拿马,现代的曼德拉、罗斯福……”
  “你认识的人中有你敬佩的异性吗?”
  她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

  “有的,有几个教过我的老师我挺敬佩的,还有我们公司的总监我也挺敬佩的……”
  “你们公司总监哪些方面让你敬佩?”
  “坚毅果敢、运筹帷幄。”
  这个评价挺高。
  “坚毅果敢、运筹帷幄,这都应当体现在工作方面吧?在生活方面你敬佩他哪些地方?”
  “生活方面?生活方面他好像是个挺随意的人,什么都不讲究。与他的工作能力相比,生活方面他应当是个挺平常的人,没什么特殊的地方。”
  “看来人是很难实现全方位能力超群的。”
  我只想说这一句话,更深层次的话我希望能让来访者自己说出来。我相信她的思维能力及认知水平是完全能够领悟到的,只有这样,才能稀释她的完美主义成分,认同人的多样性与多变性。
  她见我不再说话,便明白了我的意思:

  “你想告诉我人是有多面性的,我不能因为生活的琐事而全面否定一个人。”
  我笑了:
  “这不是我想告诉你的,是你自己认识到的。”
  “我也想通过赏识他的工作能力进而赏识这个人,可我的工作环境没有这样的机会。再者,我不拒绝平常,我需要的就是生活中的平常,可我遇到的都不是平常人,连平常都做不到,更何况超常”
  说来说去,她对平常的定位还局限在自己的框架内,我看看咨询的时间快结束了,便说:
  “这样吧,我有个建议,不知道你是否感兴趣。”

  “你说。”她的态度特别认真。
  “是这样,我知道一个网站,经常讨论一些婚恋问题。你可以把今天复制粘贴给我的二个事例复制粘贴到这个网站,看看大家怎么说?”
  “你是想让我兼听则明?”
  “社会是一个大市场,容纳了种类有需求的人,而每个有需求的人对需要的东西都是有不同的接纳条件的。但不管是什么接纳条件都要遵循交易规则,否则你就无法成交。如果你永远无法成交只能说明自己的接纳条件有问题,不能证明交易规则有问题。如果试图去改变交易规则,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