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麻辣烫 ——夏冬雪心理咨询日记》
第6节

作者: 夏冬雪2011年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又怎么了?”
  “我是不是应当把咱班长也请来呀?”
  “那你为什么没请他呀?”为了解除冰冰金心中的“虎劲”,我不自觉地进入了心理咨询的谈话模式。
  “还不是前几次找他都说忙,我想人家是局长,也没时间同我这种人联系……可我也没想找他办事呀,至于吗。今天我在酒桌上不是说了吗,谁拿我当朋友,我就拿谁当亲人,没二话。可要不拿我当朋友,也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你的思路挺常态的,怎么说自己又犯虎了呢?”
  “这不有人问我怎么没把班长也叫来呀,说好长时间没见到他了,我才想是不是自己应当请一下班长呀。对了,是不是班长说什么了,怪我以前没请他?要不怎么会有人问起这个呀?以前从来没人问的呀。你说我是不是还得请一桌呀,把今天没来上的加上班长再聚一次?”
  “我觉得没这必要。现在大家都挺忙的,有时真是抽不开身。再说谁都不会因为一顿饭而对你有意见的,相反大家都挺感谢你的……”
  “感谢我什么呀?”
  “是你让同学们能经常见面呀,要不真还挺难见到的。”

  “你要这么说的话,我还真得再请一次,把这次没来的都叫上,加请请班长,叫与不叫是我的事,来与不来是他的事,我可不想让同学笑话我……”
  “你呀,解析能力也太超常了。把我的话解析得我自己都不知道原意是啥了……”
  “嘿嘿,我就这点比别人强,谁都蒙不了我……”
  想起每次同学聚会冰冰金都会说一些自己的“虎事”,开始我还认真地劝过她。后来感觉她不是真正地感觉自己办了不应当办的事,而仅仅是想证明她是个精明的人,是能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解读出奥妙的人,谁都别想糊弄她。

  “冰冰,你每天想这些猜来猜去的事不累吗?”我知道对于冰冰金这种人我的专业知识是用不上的。
  “怎么不累呀,能不累吗?我就是想弄明白了别人是怎么想的,有时我真想钻到别人心里去看看,要不弄不明白呀。”
  “干嘛非得弄明白别人怎么想的呀,有时别人的想法你是一辈子都弄不明白的,只要我们把自己弄清了就行了……”
  “你呀,真是个书呆子。我天天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不弄清楚他们的想法行吗。可咱班这些同学,有些人我还真弄不清楚……”
  “要不你就别老找同学吃饭了,我看每次你都不是特愉快……”我实在是不爱说下去了,便来了个一了百了。

  “你这什么馊主意呀,这不是让我和同学绝交吗,真有你的……”
  “我是看你每次与同学相聚都会纠结一阵子,这不是让你彻底放松吗。”
  “你是什么心理老师呀,你就不能教我个法子让我不纠结?”
  “法子有呀,以后同学聚会时,你只听那些高兴的话语,只看那些快乐的表情,别的统统抛到脑后……”
  我的话还没说完,冰冰金就不高兴地说:
  “那我不成傻子了。”
  “在这方面当傻子有什么不好的?可以让自己省去许多烦恼呀。”
  “行了,行了,我可不是你那些学生,忽悠我两句我就找不到北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些烦心事我也只能和你说说,谁让咱俩最好呢……我再说说我过去做过的虎事……”
  冰冰金一直说到了晚上九点多,中心内容只有一个:从小到大做过的种类无法弥补的虎事,真能出一本专辑了。
  人是在各种经历中长大的,谁都做过自己不满意、后悔的事。正是这些不满意、后悔的事才让我们成长、壮大。如果只纠结不修正,那就是庸人自扰,自讨苦吃。
  日期:2015-11-26 11:58:56
  2015年11月24日星期二 阴
  昨天晚上接到了一个南京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我们学院合作单位负责人,姓张。明天到北京办事,希望我能安排一段时间与他聊聊。

  本想拒绝,因为近期事情太多,没时间与他人“健康聊天”了。可想到对方是我们学院的合作伙伴,拒绝了不太礼貌,更何况人家还准确无误地说出了我去南京时人家陪玩的地点及项目,只好“陪聊”了。
  今天下午二点,我来到了一家咖啡厅,见到了张先生。
  “你好!夏老师吧?”对方站起来打量着我。
  一打照面,我就确信我们没见过。这是位中年男子,身材是经过运动修剪出来的健壮与均称,五官没什么特别,单眼皮,小眼睛,鼻子很大,但不挺,嘴不大,但唇挺厚,让人感觉整个面部没多少生气。
  “是的。您是?”来者绝不是电话中的张先生,张先生的样子与声音我还都记得。
  “请坐。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张东的朋友,是我让他给你打的电话。我也姓张,你就叫我张先生吧。”
  几年的咨询经验,锤炼的我面对这种偷梁换柱的事情也见怪不怪了。
  “张先生你好。”
  我坐了下来。

  “你喜欢哪种咖啡?”我推开了张先生递过来的价目单,说:
  “给我来杯玉米汁吧。”
  “好吧。”
  “我能为您做些什么?”我开门见山地说。对于成年人,尤其是男性,我基本都选用这种方式。

  张先生愣了一下,可能没想到我这么直接吧。
  “噢,我听张东说你挺有咨询经验的,便想与你聊聊,帮我分析一下我面临的处境。”
  我面带微笑地看着他,没再说话。
  张先生看了看我,迟疑了一下才说:
  “这事我也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这样吧,我把我的情况简单地说一下吧。我45了,结过一次婚,只维持了二年就分开了。后来又找了几个女朋友,也都处了一段,可都感觉不合适。现在看看身边的同学、朋友孩子都上学了,可我还没找到合适的人呢。我的父母特别着急,我也挺着急的,有时对别人说没有婚姻的禁锢挺潇洒的,其实很多时候这么说是无奈之说。”
  “我能问一下你的经济状况吗?”

  凭直觉我感觉他的问题一定和经济状况有关。从他修剪出来的身材我预感他应当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按常理推论这种具备经济实力又没有孩子且想结婚的男人应当是特别有市场的呀。
  “噢,我的经济状况还算可以的,完全可以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么说吧,我在一家家族企业工作,这个企业是我爸爸他们兄弟仨人创办的,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虽然他们不再管理公司了,但公司的业绩是逐年增长的。我负责一个地区的业务工作,虽然不太忙,但也清闲不了……”
  张先生告诉我,他的第一位太太是他的大学同学。他们是在读大三时相恋的,那是他的初恋。毕业后,他们相继进入了事业单位工作。后来,由于家庭企业的发展,他们先后辞职进入了家庭企业。那几年,是家庭企事业发展最快速的时期,他们每天都得焦头烂额,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对企业管理认知的差别也越来越大,俩人在一起时常为了企业如何运作而争吵不断,甚至恶语相加。俩人都是心高气傲之人,都想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为了这个证明,俩人努力工作,聚少离多,最后选择了分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