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麻辣烫 ——夏冬雪心理咨询日记》
第4节

作者: 夏冬雪2011年
收藏本书TXT下载
  胖姐的事情已明显超出了我的专业范围。我尽力安抚后,便建议她还是报警吧。
  可胖姐摇了摇头,说她没法报警,现在只能听上帝安排了。可这种日子她真的没法过了,她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遇到这种事,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为这点蝇头小利而丧失了警惕……一系列的为什么让胖姐寝食难安,精神恍惚。
  胖姐的经历燃起了我一探究竟的冲动,我真的好想刨根问底,溯本追源,然后排列组合,去伪存真,揭示真相。但我的职业操守告诉我,我只能做我应当做的。
  我想了想对胖姐说:
  “您看这样好不好,我一般下午都会在这里,只要没有来访者,你就到我这里坐坐。别的忙我可能帮不上,但缓解心理压力我还是能做到的,如果您现在有时间我帮您做个全身放松吧。”
  胖姐离开的时候我明显感到她的身心都没有放松。唉,生活就是这么阴晴不定,你感觉就要风和日丽了,却来了个暗天黑地,但这种转换也是有接口的,这个接口就是人的贪欲。

  日期:2015-11-25 11:36:34
  2015年11月20日星期五 小雪
  灰蒙蒙的天空不时飘洒着雪花,阴冷潮湿的空气让人只想待在室内。今天上午有课,不来不行呀。
  刚到学校门口,就见一位老者迎风而立,好像领导人正在检阅部队。今天没什么活动吧?这位迎风而立者好像也不是我们单位的领导……
  老者见我走了过来,马上迎了过来:
  “夏老师好!你还记得我吗?”
  老者一张口,我便想起来了:
  “是张老吧?您好!”
  “我今天是特意过来感谢你的。对了,这是2000元钱,就算那天的医药费吧。”
  我推开了老人递过来的信封,认真地说:
  “那天的事真地是我应当做的,谁遇到了都会这么做的,您千万别太在意了。您的身体怎么样?噢,这里太冷了,咱们到门卫坐坐吧。”
  “不了,我知道你今天还有课,我就不打搅了。这钱你一定要收下……”
  我又把钱推了回去:
  “您在我的心理咨询室出了状况,我应当为您支付的。再说确实也没用这么多钱。”

  “要不这样吧,你把钱收下,就算我的咨询费,下午我想去咨询。我都打听清楚了,你下午没有预约。”
  听老者如此说,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那好,钱我收下了,咱们下午见。”
  吃过午饭,我便来到了位于步行街的心理咨询室。张老第一次来心理咨询室时由于发生了突发情况,便没记咨询笔记。所以当时与张老聊了些什么只能靠回忆了。
  我努力地搜索着记忆的痕迹,只依稀记得他好像与我谈论了一些时政话题,但愿这次别再聊这个话题了,这绝对是我的短板。
  张老按照约定时间准时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张老进来后还是照例浏览了一番咨询室的各个角落,又仔细地看了看书柜里面的书籍,才落坐说:
  “你这里面的图书太少了,杂志也不多,怎么会一份报纸都没有呢?难道心理类的报纸没有吗?”
  “呵呵,心理类的报纸有的,有的,只不过我都是看电子版的,所以纸制的就不订了。这里的杂志是为来访者提供的,我们都看电子版的。”
  “噢,是这样呀。那新闻你也看电子版的?”
  “是呀,方便嘛。”
  “我问一个你们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你对双十一成交900个亿怎么看呀?”
  这张老不会又和我讨论时政问题吧?千万别让老人激动。我告诫着自己。
  “这是好事呀,说明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了,商家的服务功能也强大了……”

  “你真是这样看的?”张老眯起了眼睛望着我。
  我理了理思绪,感觉我对电商的认知也就这么多吧。便认真地点了点头。
  见老人要站起来,我忙扶住说:
  “您还是坐着聊吧,天冷,您喝点水。”
  老人笑了起来:
  “放心吧,我今天不会出意外的,我心里有数。”
  老人喝了一口水说:

  “你想过没有,西方国家比我们技术先进,国民素质也高于我们,为什么他们不发展电商?”
  我想说,我们的电商主要是吸引经济匮乏群体去“淘宝”,正因为这个层面的群体众多,才催生了900个亿的成交量。但一看到老者那大义凛然的神态,便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您说说为什么。”
  “非常简单,因为他们看到了电商是在毁灭实体经济,毁灭消费秩序。可我们呢,盲目发展,盲目乐观……这样长此以往,是误国误民呀……”
  老者的话确实让我一震,我还真没从这个角度看电商,想想老者说的也不无道理。但这毕竟是政府的事,不是我应当考虑的问题。
  张老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虽然对此我不感兴趣,但依旧认真地听着,这是我的职业要求。

  老人的声调从激昂变为平缓,最后变得低沉起来。我忙给老人的杯里补了些水,想借此动作提醒一下老人的情绪变化,使其能快速地回归常态。
  老人果然停顿了一下,抬头望了望我,目光突然空洞起来:
  “我是不是有点自不量力、庸人自扰了?”
  “没有,没有。我还真没从这个角度看电商的作用,我觉得您分析的挺透彻的。”我认真地说。

  “呵,我这是闲的,竟想些没用的事。可我不想这些事就心烦意乱的,我这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呀?”
  我长出了一口气,终于说到心理问题了。我立马抓住话音,推出了三个疑问句: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心烦意乱的?当您心烦意乱时主要特征有哪些?这种感觉每天会持续多长时间?”
  连续的提问是为了能让张老直面问题,不容逃避。
  张老想了想说:

  “最近一个多月吧,每天都会有那么一阵,感觉身心都像被桎梏了一样,特别地压抑,特别地沮丧。最让我难受的是这种感觉每天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我越来越无力摆脱。”
  “如果您不介意,能告诉我您的年龄吗?”
  “这没什么介意的,我今年65岁。我每年都检查身体,除了血压高些,其它都挺正常的。”
  “近期发生过什么让您意外的事吗?”
  “没有呀,一切如旧呀。”
  有些人确实不知道引发自己心理问题的诱因,但有些人却是心知肚明的,但却不想告诉你。这是心理咨询与躯体门诊的最大不同。你到医院找医生看病,都会最大限度地把症状说清楚,唯恐医生不了解。可心理咨询却不同,有些人虽然来咨询了,但却千方百计地包裹着自己,好像把自己的心灵袒露给他人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我感觉张老应当知晓问题的所在,只不过目前还不想说出来。既然本人不想说,我只能从表层上做文章:
  “当您感觉身心受到桎梏的时候您都做了些什么?”
  “开始的时候也到医院看了医生,吃了些医生开的药,但我感觉没任何收效,所以也没吃几天。后来只要感觉难受了就出去走走,感觉多少缓解一些,但作用不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