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中国——给孩子讲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第44节

作者: 伪前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9-06 17:02:59
  常仪还生了一个男孩,名字叫挚(zhì)。挚是帝喾第四个妻子所生,但他却是帝喾的长子。帝喾死后,挚接替了帝喾的帝位。他执政平庸,非常不得人心,迫不得已便把帝位让给了他的弟弟尧。尧是帝喾第三位妻子庆都所生,庆都是陈锋氏之女,相传她的头顶始终有一团黄云,如同天使的头上有个太阳圈一样。帝喾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认为庆都绝对不是平凡之人,就鼓动帝喾娶庆都为妻。帝喾母亲的眼光真的不错,庆都为帝喾生下尧,尧继承帝位后,功绩与帝喾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成为一代明君,位列三皇五帝之中。

  日期:2016-09-06 17:03:23
  除了以上儿女的传说,还有一个关于帝喾儿子的故事。简狄吞了两枚燕子蛋,生下契。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阏伯(è bó),他是商的祖先。阏伯与帝喾的小儿子实沈共同生活在旷野之中。两兄弟性格不合,三句话、两句话说不到一起去就会大打出手,互相攻伐。左手是肉,右手也是肉,帝喾拿这两个儿子也没办法,最后无奈的把这两个儿子分开。他让阏伯去了东方,做了“火正”,主管大火星。阏伯是商的祖先,大火星又被称为商星。帝喾让实沈去了西方的大夏,主管参星。商星和参星同属于二十八星宿,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有意思:每当商星从东方升起,参星就会从西方落下;每当参星从东方升起,商星就会从西方落下。商星与参星永远都不会在天空中相遇,而阏伯和实沈两兄弟参商离别,再也没见过面。难怪唐代大诗人杜甫会非常感慨地说:“人生不相见,动若参与商。”阏伯做火正,管理的是火。这里的火不是我们平时使用的火,而是天上的大火星,也就是商星。古人进行农业生产要依靠天文历法,人们根据大火星的运行规律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收割,阏伯对此观测得特别准确,人们根据他的指令就能获得巨大的丰收。人们为了感谢他,把他尊为与祝融一样的“火神”。阏伯死后被葬在封地,那里就被称为“商丘”,现在河南商丘还有一座纪念他的“阏伯台”。

  日期:2016-09-06 17:04:06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会发光的星体,地球万物所需要的光和热都来自于太阳,没有太阳地球将变成一片黑暗的不毛之地。你别看它在空中只有圆盘一样大小,其实与地球比起来,它非常巨大,130万个地球加在一起才和太阳一样大,因为太阳离我们很远,所以我们才会感觉它比地球小很多。它不像地球有着坚硬的岩石、潺潺的流水、汹涌的海洋,它是一个巨大的气体星球,它主要是由氢气和氦气组成,这两种气体占据太阳98%的质量。你可别小瞧了这些摸不着、看不到的气体,太阳的光和热就是来源于氢气的燃烧,科学家把这一燃烧过程称为核聚变,这些气体不停地燃烧着,把太阳变成了一个炽热的大火球。太阳到底有多热呢?据说它的表面温度能够达到了6000℃,地球如果与太阳足够近,就会被它烤爆炸。有了核聚变,太阳就能够源源不断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太阳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我们可以仰望星空、凝视月亮,但是千万不要直视太阳,它会灼伤甚至亮瞎我们的双眼。古人在观测太阳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太阳表面存在着一些黑色斑点,他们不清楚那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那些东西是怎样形成的,于是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它们想象成了黑色的乌鸦,而且还是三只脚的乌鸦,也就是“三足乌”。现在我们知道了,那些黑色的斑点是太阳“黑子”,一般认为当太阳某一区域比周围区域的温度低很多时,这个区域的颜色就会比周围区域颜色暗,形成太阳黑子。

  日期:2016-09-06 17:04:28
  太阳是我们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所有的星球都围绕着太阳旋转,这就是“日心说”。日心说早已被现代人所接受,但是在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总结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日心说”之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论是“地心说”。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静止不动,包括太阳在内的其他星球都是围绕着地球旋转的。在中国古代占主流思想的是浑天说,这种理论认为天是一个球形,地位于中间,日月星辰固定在这个球形上,天旋转、地不动。当日月星辰随着天旋转到地平线之下,就隐没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当日月星辰随着天旋转到地平线之上,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无论是地心说,还是浑天说,现在都被证明是不正确的。

  古人关于太阳的争论有很多,最著名的一个大概是《列子�6�1汤问》中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遇到两个小孩子在激烈地争论。他走上前去问这两个小孩子在争论什么。
  一个小孩子说道:“我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而在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说道:“你说的不对,太阳初升时离人远,到了中午的时候才离人近。”

  孔子问道:“你们都有什么依据啊?”
  第一个小孩子说:“太阳初升时看起来大如车盖,到了中午的时候看起来小得就像是一个圆盘,这不就是近大远小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