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湘军征战史》
第14节

作者: 廖正华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余虎恩等人率部杀到达坂城下时,发现达坂城四周全是一片汪洋。原来,敌军为了迟滞湘军的进攻,事先将别处的湖水引来灌注城外的沼泽地,造成了这种洪水泛滥的局面。
  余虎恩等骑兵将领并没有被这一意外情况所吓倒,而是果断命令士兵下马涉水前进。很快,他们就杀到城东山岗之上。敌军在这里并没有布置重兵,湘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这一战略要地。与此同时,谭上连等率领的湘军步兵也抢占了城后的山岗。随后,黄万鹏等率领湘军骑兵的另外一部分杀到达坂城下,与余虎恩、谭上连等部紧密联系,将达坂城团团围住。这时候,天还没亮,敌军对被围毫不知情。

  直到第二天上午,浓雾散尽,敌军才发现达坂城已经被团团包围。侵略军头子阿古柏的大总管爱伊德尔呼里站在城楼之上,见城下四周都成了湘军的营地,到处都是迎风飘展的湘军旌旗,当即就慌了。为了抢得先机,压一压湘军的威风,他命令士兵不计消耗地向城下的湘军猛烈射击。
  由于前一天是急行军,笨重的开花大炮并不能随军迅速到达前线,所以此时的湘军,并没有攻克城池的可能。于是,刘锦棠命令士兵暂时隐伏,任凭敌军轰击。
  日期:2017-02-19 11:37:23
  为了督促士兵认真构筑工事,防止达坂城中的敌军逃脱,刘锦棠骑着一匹膘肥大马,冒着被敌军击中的危险,视察各营。这一情景恰好被城上的敌军看到,他们找来一位枪法极准的射手,妄图击毙刘锦棠。还好,刘锦棠福大命大,射手的子丨弹丨只是击中了他的坐骑,没有伤到他本人。
  刘锦棠的亲兵看到这一场景,都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们对刘锦棠说:“大帅,这里太危险了,我们还是回去吧。”
  刘锦棠久经沙场,这种差点丧生的情形他也经历过多次了,所以他并不害怕。他对亲兵说:“我不回去。此次攻城事关重大,如果不能聚歼敌人,将会给日后南疆的收复带来极大的障碍。敌人不就是击中了我一匹马吗?我有的是马,让他们来射击吧。”说罢,刘锦棠牵过亲兵乘坐的一匹马,迅速跨了上去,继续视察。刘锦棠的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极大了感染了湘军战士。大家都觉得应该勇猛杀敌,为主帅争光,为国家雪耻。

  4月19日,谭拔萃所率领的后援军才将几尊开花大炮运至达坂城下。刘锦棠命令士兵迅速修筑炮台,准备攻城。正在这时,从山后杀来几百名敌军的骑兵。刘锦棠估计这是敌人的增援部队,于是命令余虎恩等率领骑兵迎敌。不过片刻,敌军的援兵就被湘军击溃,落荒而逃。

  余虎恩等率军追击。追出四五里路后,余虎恩发现前面又有一队敌人的援兵。正当余虎恩命令士兵准备迎战的时候,刚才那批被击溃的敌军援兵冲入新来的这一批援军队列中。新来的援军见势头不好,于是也掉头逃跑。
  从抓获的俘虏那里,余虎恩得知,这两支援军是侵略军头子阿古柏的第三子海古拉从托克逊城派来的。
  城内的敌军得知援兵被湘军击溃后,失去了守城的信心,都准备逃跑。城内的百姓长期遭受阿古柏侵略军迫害,得知清军即将发动总攻后,他们都知道,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有几个胆大的百姓,冒着被杀的危险,溜出城去,将城内的情况告知湘军。
  刘锦棠从冒着生命危险出城的百姓那里得知城内敌军即将逃跑的消息后,立即命令全军加强戒备,防止敌军逃走。
  日期:2017-02-19 11:38:02
  为了聚歼城内敌军,刘锦棠决定立即发起总攻,不给敌军以喘息的机会。这天夜里,他命令士兵点起火把,将达坂城四周照耀得如同白昼,使城内的敌军无处可以逃遁。
  同时,刘锦棠调来炮兵,命他们用开花大炮猛烈轰击达坂城。各门大炮对准城上炮台和城墙猛烈轰击,敌军炮台接连被击毁,城墙也被轰塌多处。
  忽然,一声巨响传来,如同山崩地裂一般。湘军将士虽然久经沙场,但也是头一次听到这么剧烈的响声,都吓得不轻。片刻之后,他们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原来,湘军的一枚开花炮弹正好击中了城内敌军的弹药库,因而引起了大爆炸。

  大爆炸引起了熊熊烈火。当时正刮大风,于是火借风势,迅速向城内蔓延开去。敌军没了弹药,无法继续抵抗,又怕葬身火海,于是纷纷弃城逃跑。然而,湘军早已在四周布满了兵力,敌军已经无路可逃。这些作恶多端的阿古柏侵略军,最终不是返回城中毙命火海,就是成了湘军的俘虏,并没有任何人逃脱。就连阿古柏的大总管爱伊德尔呼里也被湘军抓了起来。
  达坂城里的百姓对爱伊德尔呼里恨之入骨,都想亲手杀掉他。爱伊德尔呼里为了活命,对刘锦棠表示愿意回去劝说阿古柏投降。余虎恩等湘军将领都不相信爱伊德尔呼里,劝刘锦棠顺应民意,将爱伊德尔呼里明正典刑。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刘锦棠居然相信了爱伊德尔呼里的鬼话,当即将他释放。不仅如此,刘锦棠还下令将俘虏的阿古柏侵略军将士全部释放,发给路费,让他们回去。
  将领们都不知道这是刘锦棠的计策。刘锦棠之所以要这么做,是为了瓦解敌军的斗志。事实上,刘锦棠的这一招是收到了效果的。被释放的阿古柏侵略军将士,包括爱伊德尔呼里在内,回到托克逊及南八城后,大肆宣传湘军的厉害及仁慈,弄得敌军人心惶惶。
  刘锦棠知道托克逊城中的敌军已经没有了多少斗志,于是命令全军迅速向托克逊进发。此时,张曜的嵩武军、徐占彪的蜀军,已经推进至吐鲁番近郊。刘锦棠按照左宗棠事先的规划,分兵六营由谭拔萃带领前往吐鲁番城外,与张曜、徐占彪等部会攻吐鲁番。
  日期:2017-02-19 11:38:44
  刘锦棠亲率十四营继续向托克逊进发。饱受阿古柏侵略军迫害的老百姓,冒着被杀的危险,从托克逊城中逃出来,将敌军的情况告诉刘锦棠。他们告诉刘锦棠说,托克逊城中的敌军听说湘军攻克达坂,失去斗志,准备逃窜。
  刘锦棠认为事不宜迟,当即命令黄万鹏率领精锐骑兵快速前进,先行攻击托克逊,自己率大队人马随后跟进。

  城内的敌军本来想不战而逃,但当他们发现黄万鹏所带骑兵并不多时,准备放手一搏,与湘军较量一番。敌军主将、阿古柏的第三子海古拉派出骑兵,将黄万鹏所部团团包围。
  虽然被包围,但黄万鹏没有慌张,指挥部下纵横冲杀,杀掉不少敌军。这时候,刘锦棠率领的湘军主力部队及时杀到,分几路向敌军杀去。
  敌军的包围圈很快被冲散,将士毙命无数。海古拉在城楼上看到这一情景,知道大势已去,连忙下令焚烧托克逊城,然后弃城逃往南八城。湘军乘势攻占托克逊。
  湘军攻克托克逊的同一天(4月26日),张曜、徐占彪、谭拔萃等率领的清军也攻克了吐鲁番。从刘锦棠大军离开乌鲁木齐的4月14日算起,至托克逊、吐鲁番同日被攻破的4月26日止,中间仅仅只有短短的十三天。新疆的归属,在这短短的十三天中,就决定了。之后的南八城作战,都只是秋风扫落叶,再无古牧地之战、达坂之战这样的大规模会战。
  侵略军头子阿古柏得知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后,气急攻心,不久之后就撒手归天了。关于阿古柏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有人说他是饮毒酒自杀,有人说他是被人毒害,也有人说他在酒后与小吏厮打导致丧命。不管他是怎么完蛋的,总归一句,这位霸占我国新疆十多年的侵略者,与我国新疆各族同胞有血海深仇的“中亚屠夫”,最终死得很惨。
  上天对阿古柏的报应还远不止此。阿古柏毙命后,他的两个儿子,即次子伯克胡里与第三子海古拉,上演了一出骨肉相残的夺权惨剧。在这场争斗中,海古拉被他的哥哥伯克胡里杀害。之后,伯克胡里又将阿古柏的继承人艾克木汗驱赶至俄国。这样,伯克胡里如愿以偿,成了侵略军的新首领。
  由于积极内斗,南八城的敌军没能布置起对清军有任何威胁的防线。对于左宗棠、刘锦棠来说,收复南八城的真正对手,不是阿古柏政权的残余力量,而是一直奉行妥协路线,反对收复新疆的李鸿章、郭嵩焘等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