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中国——给孩子讲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第33节

作者: 伪前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8-07 16:39:36
  13、仓颉造字
  黄帝时代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它揭开了中国历史文明的新序幕,这就是仓颉造字。
  人类诞生之初没有文字,那个时期流传下来的一些事情只能靠口口相传。后来,一些聪明人发明了结绳记事:遇到大的事情,就找一根绳子打个大结;发生小的事情,就找一根绳子打个小结;然后再配上一些颜色或其他的一些物件,便记录下了很多事情。据猜测结绳记事有可能是这样的,例如某天杀死12只羊,那就用羊毛拧成一根绳子,打一个大结代表“十”,打两个小结代表“二”,涂上一些红色代表这些羊是被杀死的;如果是杀死了12只鸡?那就在绳子上绑上鸡的羽毛,表明杀死的是12只鸡。当然这些只是猜测,到现在,我们只能在书上看到“结绳记事”这四个字,这种方法早就失传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了。

  到了黄帝那个时代,人们还用结绳记事这种方法记录一些重要的事情。
  “仓颉!我之前交待给你的事情你完成了吗?”黄帝碰到了仓颉,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已经完成了!我马上演示给您看看!”
  仓颉,黄帝手下的一名史官,就是负责给整个部落写日记,记录发生在部落每一件需要记载的事情。据说仓颉长着四只眼睛,每只眼睛里都有两个瞳孔,史书上明确记载下来有两个瞳孔的人也就七八个,而且个个都不是普通人,比较有名的除仓颉外,还有五帝之一的舜虞、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耳、与刘邦争夺皇位的西楚霸王项羽、写过很多优美词句的五代十国唐后主李煜。
  我们已经说过,那个时候人们还用结绳的方法记事,随着部落中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详细记录一件事情需要用大量的绳子,而且时间长了人们很容易忘记那些大大小小的绳结到底是什么含义。
  黄帝交代给仓颉的事情是什么呢?这还得从黄帝和炎帝结盟说起。签订盟约之时,黄帝问起部落共有多少人、多少地、多少牲畜......仓颉意即翻出他的那些绳子,可是这些绳子太多了,仓颉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弄清楚所有的事情。

  “仓颉,大家都说你很聪明,你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让大家能够更加清楚地记下发生的事情啊?!”
  仓颉把自己关在屋里,拿着手里的绳子左看看、右想想,总是觉得结绳记事一种非常完美的记事方法,一连好几天他都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够更好的记事。
  他决定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放松一下心情。
  路过一个山洞,几个人正在那里画着岩画,这是部落中非常寻常的事情,每天都会有很多艺术家们在这山洞里涂鸦。他没有打扰这些艺术家,站在他们身后静静地欣赏着即将完成的艺术品。那些人们画的是一个狩猎的场景:一轮太阳高悬天空,一群人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围着一只受伤的鹿,青色的草地、蜿蜒的河流、飞翔的鸟儿......仓颉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美丽的图画,那些图画在仓颉眼中似乎在慢慢地变形,仓颉心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我能不能用一些简单的图形来代表事物呢?”

  仓颉在地面上画了起来,太阳可以画成个圆圈、月亮可以画成个月牙、人就是一个身体两条分开的腿、水就是三条水纹......在地面上出现的东西越来越多,仓颉的思绪也越来越广,画出的图画也越来越多,忽然他停了下来:“有实在形象的可以用图画表示,但是那些没有实在形象的呢?怎么表示数字?怎么表示方向?怎么表示某个物体的一部分呢......”
  仓颉冥思苦想,终于又有了一个想法:“对于这些事物,就直接画个符号,从这个符号能够一眼看出这个图画的意思。”
  日期:2016-08-07 16:40:10
  他又在地上画了起来:画了一横代表数字一、画两横代表数字二、在刀上点上一点就是刀刃、横上面加一点就是上、横下面加一点就是下......

  他画累了,站起身来。这个时候那些艺术家们已经画完了岩画,正围在仓颉周围,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
  仓颉有些得意地指着地上简单的图画问他们:“你们觉得这些图画像什么?”
  “这个像太阳!这个是月亮吧?这个应该是把刀!这个是鸟、这个是水......”当他们看到仓颉后画的一些图画不解地问道,“这些图画是什么东西啊?”
  “这个是数字一!”仓颉指着一横答道。

  “那这就是二、这就是在吧!”一个人惊奇地说道,“这刀上一点是什么啊?”
  “刀的边缘是什么啊?”仓颉反问那人。
  “刀刃!这莫非就是刀刃?”那人简单不敢相信世间竟还有这么聪明的人。
  “哈哈哈!”仓颉大笑起来,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种记事的好方法。

  一个人问道:“如果把两个图画放在一起会怎样呢?”
  仓颉慢慢答道:“把‘一’和‘太阳’放在一起就是‘一个太阳’,把‘鱼’和‘水’放在一起就是鱼在水上游......”
  “用这些图画不就可以把我们所有的语言都可以表达出来了吗?”一个人问道。
  “是啊!”仓颉更得意了。

  忽然一个人似乎自言自语地说道:“小土?‘小’和‘土’好像不能放在一起啊!”
  一个问题就是一种方法。仓颉听到那人的话,忽然茅塞顿开:“它们也可以表达事物啊!小小的土不就是尘土吗?”说着他又在地上画了起来,“两人相随可以是‘从’、三人是‘众’、不好是‘孬’、田里的劳动力是男、日月在一起‘明’、人说出的话就是‘信’、人靠在树上就是‘休’......”
  在大家的帮助下,仓颉又画出了许多图画。
  “这种方法好是好,可是还要画这么多图画,还是很繁琐。能不能有更简单的方法表达意思呢?”
  仓颉又陷入了沉思。正在这里,一群鸟儿争食,打了起来。他们一会儿相互追上天空,一会儿又聚焦在地上互相拍打,天空中留下了它们散落的羽毛,地上留下了一些横七竖八、纵横交错的爪印。
  一个人说道:“你们看,这一道爪印不就是‘一’吗?我们能不能按照这些鸟的爪印来画图呢?”
  仓颉围着那一道爪印转了一圈,一拍脑袋,拉着那些人说道:“你们看,这一道横,如果把它立起来就是‘竖’,把它向左旋转就是‘撇’,把它向右旋转就是‘捺’,把它一端向上就是‘折’......用这些我们重新画一下?”

  在大家的启示之下,仓颉简化了那些图画。
  黄帝看了仓颉的演示之后非常满意,命仓颉在整个部落推行这种记事方法。
  “请您为这种记事方法起个名字吧!”
  黄帝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就叫‘文字’吧!”
  文字在部落中推广的很快,但是麻烦也随之而来。黄帝匆匆地召来仓颉:“文字虽好,但是你现在创造的文字太少,根本没有办法完全表达意思!你赶快想个新法子创造更多的字!”
  仓颉又开始到处找灵感了。
  日期:2016-08-07 16:40:54

  他路过一个农家,正在喂养家禽,这些家禽中有鸡、有鸭、有鹅......仓颉似乎有所感悟:“我创造的文字中没有这几样东西,大家都用‘又’、‘甲’、‘我’代表这些鸟儿,这样用起来太不方便了。‘又’、‘甲’、‘我’......鸟儿......”仓颉慢慢地思索着,“这些都是鸟,我在‘又’、‘甲’、‘我’旁边加个鸟不就可以表示这些家禽了吗?‘又’、‘甲’、‘我’表明了这睦字的读音,‘鸟’表明了这些事物都是鸟儿!”

  仓颉又试着用这种方法创造了一些字,他慢慢地发现这种方法可以比之前的方法创造出更多的字,而且方法简单。他把这种方法又报告给了黄帝,黄帝对这种方法大加赞许。从这以后,文字就逐渐成为人们记事的主要方法。
  据说,仓颉造出字之后,天空中下起了一场大雨,但是从天空中掉下来的不是雨滴,而是粮食,那是因为天帝担心人们有了文字之后人们不再耕种,而是用买卖文字获取一些小利,怕人们以后饿肚子,所以让人们事先储备一些食物。有了文字,人类经常写一些文章到天帝那里状告行为不轨的鬼神们,鬼神们因此而受到天帝的责罚,所以那些受了责罚的鬼神们常常在夜里偷偷哭泣。也有人说,鬼神是为了人类而哭,他们知道有了文字,人类就会见多识广,就会积极思考很多事情,从此以后各种忧愁烦恼都会接踵而来,不会再有蛮荒时代只要吃饱了就无忧无虑的生活。难怪几千年后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会非常感慨地写道:“人生识字忧患始。”

  以上只是一个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文字不是仓颉创造的,而起源于原始图画,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最终发展为现在的汉字。我们现在已经发现的汉字中,最早的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然后依次发展为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大篆(也叫石鼓文,刻在鼓形石上)、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命李斯创作的小篆(至今刻制印章常用的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隶书、由隶书演变而成至今仍在使用的楷书。另外,草书也是由隶书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以及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六书”之说,前面讲仓颉造字时,已经讲述了“四书”,依次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还有转注和假借两种创造汉字的方法,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两种汉字的使用方法。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是简体字,但是在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仍在使用繁体字,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圈则是繁简并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