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元走遍西部的故事】停止的陀螺》
第12节

作者: 知行刊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现今的世道,如边境这些“富有者”已占相当一部分的比例。他们的财富更多的消费在如奢侈品这类的个人享受上,却从来不见回馈社会的所谓带动效应,这绝妙的发展理论难道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吗?

  贫富差距的加大,已致使基尼系数超越警戒线。如果政府再不去严格把控这个额度,会有下一次的劳动者革命吗?
  “你那对象怎么样了?”
  “分手了呗,我可受不了他管这管那。我最喜欢的就是像风一样,来去自由。虽然他对我很好,可我还是想多去体验新鲜而又刺激的美妙生活......”
  日期:2016-03-04 20:57:21
  二十九、被车裂的人们
  昨天和冰冰聊天,心里颇多感触。
  来到远离大海的边疆,本身并没有希冀见识太多的绝美景色,因为那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反而听别人说说自己的家乡,倒绝对是出门在外最有意义的一个消遣。
  自古以来,天高皇帝远就是民间看破不说破的现实,一言以蔽之,鞭长莫及。社会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无法解决的问题与弊端,作为一名百姓,谈及改革自然是痴人说梦。但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起初确是优良的品质,只是在现今的时代,总会被归结为好高骛远的异类。是啊,我连自己的人生麻烦都化解不了,难以修身齐家,又何谈治国平天下呢。
  所以,在一切都还未到境界之时,先不说如何改革社会,最起码要先了解社会。如果我连知道、明白都无法做到,怕也是犹如棋子一枚,活在自己的限定区域,直至死去也不知道世间到底还存在着哪些我所不知道的事。
  日期:2016-03-04 21:09:47

  说到弊端的改革,纵观历史,古代称之为“变法”,且功成身退者甚少。变法者中的大多数都难逃五马分尸,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即为“车裂”之刑罚。每每读到此类故事,曾以为似乎是变法者能力不足,但深思之,实乃逃不开某些势力的疯狂抵阻,从而无奈成为殉道者。
  自商鞅、吴起到王安石、康梁,为何这些走在时代前端的先贤总是难逃失败?细细想来,改革的步伐总是会踩踏到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底线,而让你举步维艰。据古论今,假设中央要以保护环境为首要宗旨,那么地方一定会以减少财政收入相要挟;假设注重民生,削减高速收费,道路管理必定极力反对;假设看病与买药分离,各大医院必定以命相搏;假设允许报刊言论自由,下级官员必定牢骚满腹。

  日期:2016-03-04 21:23:10
  只是如今的社会,已绝非封建年代那般满是残酷的生死存亡,尚不致血流成河。改革的道路向来荆棘密布,若见成效则必有争斗。我们亟待勇谋兼备的改革者,他必须不畏强权,不惜生命,不会因为那些自私的反对而裹足不前。我们需要快速发展,但更需健康平稳的发展,欲速则不达是最浅显而又难以做到的基本哲理。

  后记:当我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国家已经迎来了一位近代以来最受好评的领导者。他不畏险阻,铁腕反腐,赢得了百姓们的交口称赞。未曾想2012年某一日的期望与感想,在一年之后就得到了上天的回馈,这令我深感欣慰。或许祈福真是一种美好愿景实现的有效途径。罢了,须当文尽于此,否则倒成了歌功颂德的政论一篇咯。
  日期:2016-03-05 20:27:30
  三十、哈密瓜之战
  这两天店里的生意出奇的好,说不出因为什么,不过,我自然是要忙起来了。
  晌午过后,我终于能坐下歇一歇,却突然走进来两名食客,皆是五十多岁的男性,穿着随意,十分健谈,此刻正是闲扯的美好时光......
  “老板娘,你这小伙计服务很周到啊,干活利落,这是你亲戚?你儿子?”其中一位食客说道。
  “啊?您这......眼神可是不太好吧?我看着都像他妈妈了吗?!”媛姐笑着抱怨道。
  一听此言,我自是难忍笑意,而且是发自内心、发自肺腑的会心一笑!并且“无耻”的说道:

  “哈哈,叔叔,别听她的,您眼光太独到了!完全的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日期:2016-03-05 20:43:25
  虽是说笑,想来媛姐也就比我大七八岁而已,但这些日子的相处,让我看到了她生活中的那种忙碌状态。你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种现实,如果一个女人无须承担什么,并将时间花费在保养以及装扮自己,那么她一定会神采奕奕,使男人倾倒,但是这会长久吗?相反,一个时刻为家操心的女人,必然会将疲惫写满容颜,而失去光芒,可这不就是伟大女性的固有品质吗?如此,我倒真的想起了我的妈妈......

  “小天,把这几块哈密瓜给客人送过去。”媛姐为人很大方,只要店里有可以赠送的东西,她从不吝啬。
  两位大叔接过水果,很是高兴,于是细细品味一番。饱食过后,其中一位开口说道:
  “老板娘,你这瓜甘甜可口,味道很是不错,但却绝不是真货,哪里买的?”
  “是嘛?我也没仔细尝,就在下面小区的入口那里。”媛姐解释道。
  “我们可是经常跑哈密地区的,这瓜一尝就知道是东南沿海一带所种植,怎么能叫哈密瓜呢?”
  我疑惑不解,随口问道:“哈密瓜不就是一种水果吗?为什么东南沿海种植的就不能叫哈密瓜了?”
  日期:2016-03-05 21:03:37
  “哈哈,小伙子,你这外地人自然不知这水果的来历了,我给你讲个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新疆哈密地区的首领向康熙皇帝进献的当地特产——甜瓜香气四溢,极其美味,康熙品尝后随口而出`哈密瓜`一词,从此才诞生了这样一个名字。这些年,哈密人认为应该保护好这个文化遗产,但这样的做法却惹恼了近邻的吐鲁番人。据考证,哈密王当年进献的哈密瓜并非产自哈密,而是出自与哈密相邻的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原产地不能说是哈密。结果,两座城市为这件事就争了起来。可是在争斗的过程中,中国其他省区对于此种甜瓜的种植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增,新疆本地瓜农为抢上市时间,提前采摘,使新疆哈密瓜的声誉严重受损,面临着品牌流失的极大危险。”大叔喝了口茶,继续说道:

  “后来,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双方终于认识到多年的鏖战,让彼此都损失惨重。于是联合组成了哈密瓜协会,并正式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注册哈密瓜原产地证明商标。因此,现在只有新疆产的哈密瓜才是正品,才能叫哈密瓜,其余的就只能称之为假货咯。”
  日期:2016-03-05 21:09:57
  “哇......您知道的好透彻啊!”我不禁赞叹道。

  “那当然,我们就是在北疆做水果生意的。在哈密和吐鲁番,乃至整个新疆地区,老百姓非常看重自己品牌的价值,所以极为排斥外省流进的`假货`,我们当然要搞清事实,以免血本无归哇,哈哈......”
  就这样,二位大叔在店里一坐就是两个小时,侃侃而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