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元走遍西部的故事】停止的陀螺》
第2节

作者: 知行刊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我第一次真正长时间的使用普通话,字正腔圆,却有点娘娘腔。从未离开家乡的我,到哪都任性的使用自己的语言,如今行走在外,是时候该照顾别人的感受了。
  当我第一次走进一间混乱不堪的宿舍,床上只有一张孤独的木板。为了节俭,我只购买了一张床单铺在上面,并寄希望于廉价的棉被能带来温暖。可是我错了,夜里寒气不断的从床下向上侵袭,这才懂得棉褥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日期:2016-02-17 20:44:11
  来到这样一个稍显落后的城市,其实很多消费的产品,相对于沿海是滞后的。这不,我那刚刚入手的智能手机,在周围人眼中,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哎,虚荣感瞬间爆棚,配合着伟岸的身材和斯文的气质,我第一次有了一种“高富帅”的感觉......等等吧,高富帅就睡木床板吗?
  到这样的环境打工,是要隐瞒自己的身份的。不然人家会对于我这样的一个人,来做这样的工作,心存怀疑,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进而拒之门外。没办法,只好编造了完美的谎言,进行学历造假——当然是“向下”造假。
  不管怎样,夜晚,我躺在木床板上......在思考明天将是怎样的开始。

  “在吗?你安顿下来了吗?顺利不?”一条短信,“她”又送来了温暖的问候。
  “还好,放心吧。”我礼貌的回答......
  日期:2016-02-17 20:55:26
  六、新环境
  天啊,我的服务员生涯居然是以一段激情的广场舞开始的,你能想象吗?
  “集合集合!室外场地集合!”
  “我们一天的工作,需要激情,需要热忱,以及认真的服务态度。来!我们就以一段奋力进取的热舞,开始今天的工作,大家准备好!一、二、开始......”一位看似明显比我小好几岁的妹子扯出了比我高几倍的嗓门,呐喊着。
  接下来,一首首十几年前风靡大江南北的劲歌金曲,带我回到了那些年追星的时代......手舞足蹈,尴尬着。也许你曾经见过网络疯传的那些打鸡血的女服务生,是的,这都是真的,她们不是一人在战斗,是一群人在战斗,包括我。
  来到这些行业,会发现周围都是比自己小好多的人,她们从十五六岁就开始打工,放弃学业,着实可惜。但是经过聊天才知道,这里确实非常贫穷。
  日期:2016-02-17 21:02:31
  丁洋是个机灵的孩子,虽然只有十八岁,但是那深邃的眼睛里却透着一股成熟劲儿。知道我来自沿海城市之后,他不断的向我询问家乡的情况,发展如何。我觉得,他也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上学是一条路,但如果你有足够的情商,也可以通过另一条路走向成功。这不,休息的时候,他便坐在我的身旁,聊起天来。
  “哥,你电话是多少,日后好联系嘛。”

  “138……,这是我天津的电话,以后如果来天津,一定找我,我罩你!”我客气的说道。
  “好的,哥,你一直拿着手机在做啥?是看小说不?”
  “恩,不是小说,是几本书,你看看。”
  手机阅读器的书架上有四本书——《1978转折》《四书五经》《人脉圈》《糗事100件》。
  “哥,能把人脉圈那个传给我看看吗?”
  嘿,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悟性吧......
  日期:2016-02-18 20:40:31
  七、上善若水
  每到一个地方,它的气候、历史以及文化,都是我想了解的东西,所谓读书行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是需要到现实中来论证的。
  自从来到黄土高原,无论是陕西还是甘肃,自然而然的就能意识到,面食在当地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即使是在这样的一个火锅城,同样也少不了它的存在。每日的工作餐,居然是各种各样的盖浇“面”。回想你有生以来吃过的各种盖浇饭,在这里都会将主食完美替换,土豆丝盖面,鱼香肉丝盖面,西红柿炒鸡蛋盖面......如果你以为这么简单,那就错了。无论任何菜,还会搭配宽面、扁面、细面,如此组合起来,怕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春天,这里干燥的气候,对于成长在海边的我,是极不适应的。每天8%的空气湿度,相对于沿海四季最低的20%,不断挑战我水嫩的肌肤......与此同时,寒冷的夜也会令人无法入眠,超过15度的昼夜温差让你在一天之间,恍如两季。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因于一个字——水。

  日期:2016-02-18 23:45:07
  水自然是调节空气湿度的核心因素。但除此之外,缺少水源的内陆城市,因为没有水的“高比热容”(简单形容,就是吸热慢,放热慢),也就无法通过水来储存热量,导致白昼的暴晒,直接提高气温;夜晚,没有水中热量的缓慢释放,且无水则无云,无法起到保温作用,导致地表热量极速消散,进而温度骤降。
  这让我再次感受自然界中,水的伟大。无论是对动物的给养,还是对植物的滋润,想到“上善若水”这道家文化中最高境界的修养——水的品性,泽被万物而不争名逐利。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它吗?
  日期:2016-02-19 20:22:21
  八、友谊之光

  “三楼,12桌,快!”
  我被一遍遍的呼唤着,这就是我的工作,原来这“传菜”就是古代的“跑堂”。第一次做如此服务于基层的工作,辛苦是必然的;而我一次一次的低下头,弯下腰的面对顾客的时候,这是前所未有的。我想,从此以后,对待服务生会多些尊重,少些轻视。
  经过一天不停歇的辛勤工作,晚上躺在宿舍的木板床上,恐怕也只有聊聊天才能舒缓自己的心情,告诉自己,来到这里,不是为了玩乐,而是为了有所收获。
  在这个狭窄破旧的屋子里,虽然有两张上下铺,却只住着我和邵云两个人。邵云是个年轻的厨师,与我同岁,谈起理想,他的话语也止不住的流了出来:

  日期:2016-02-19 20:45:14
  “我想先学好基本的厨艺,然后到大城市去发展,最想去的是乌鲁木齐。”
  “为什么不是省会兰州?或者北京?”
  “不不,兰州可算不上大城市,乌鲁木齐现在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这里的人如果想去大城市打工,都会到新疆去。至于北京嘛,就更不会了,总之不是很习惯那样的地方。”
  “真的吗?乌鲁木齐很繁荣?”

  “是的,如果你有机会去,你就可以理解我的想法了。”
  不知不觉的,我们聊了很多。包括以后的目标、现在的家庭,还有他的许多近况。我觉得,邵云是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西北青年,他们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打算和规划。
  日期:2016-02-19 21:05:35
  关上了灯,我的思绪却并没有停。从在西安见到的去往新疆的民工潮,再看到甘肃人对于乌鲁木齐的向往,让我认识到似乎西北人并没有将外出淘金的城市定在“北上广”,在谈到这些地方的时候,他们反而是不住的摇头。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了东部沿海城市?也许是干湿差别的天气,也许是不同的饮食习惯,也许是太大的生活压力,抑或是惧怕那些轻视的目光,让他们选择了拥有同样西北生活习惯的乌鲁木齐。至于那里是否有如传言中的繁花似锦,我该亲自去探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