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悔--记录80后的成长和开放史》
第31节

作者: 田梦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用了煤灶没擦干净,房东老汉会嘀嘀咕咕,说自己的摩托车能擦干净,公用的煤灶就擦不干净. 冬天要是我们忘记关大门,老汉也会絮叨,说出去老不关门.房东家里有闭路,但不让我们串联,说是怕信号不好.我们自己房顶借了个天线,由于刮风下雨等原因,天线杆子经常错位.我过一段时间就房顶转动一下.但时间长了,老汉可不高兴了,干脆把梯子起来了.我知道家是嫌烦,再也没去.
  知道了房东挑剔,我们干什么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惹家不高兴.中秋节节都回买些东西给房东.房东先开始也给我们一些蔬菜,关系的还不错.但时间久了,家就不"照顾"了.后来听朋友说,他们租房子从来不给房东买东西.你买了东西,家房租能少吗?想想也是啊,我们在生活小心,给了家东西.家给你什么呢?冬天洗衣服都很少用洗衣机,夏天更不用说都是手洗,生怕家又说我们费电.
  我知道肖凡心里肯定也不好受,租家房子,还过得不愉快.几次三番地和她说换地方,但肖凡说只要房东不赶咱,咱就不走,搬家实在麻烦.为了避开房东老两,肖凡给她二看铺子.我们白天都不在家,免得看见房东老两.
  正因为没有房子,我内心深总觉得对不住肖凡.因此生活关心,但肖凡知道家里并不富裕,生活很节俭.她不和别攀比买化妆品,名牌衣服,穿得很随便.肖凡以前有鼻炎,我和她看了很多医生,后来彻底治好了.每次周末,我都把我们的衣服洗了,包括肖凡的内衣内.(估计很少有给洗内吧).每天下班了,我就赶紧做饭.总是想在她 回家时,饭已经做好.
  我们在生活相敬如宾.每天晚谁要是先洗涮,就洗袜子.谁先刷牙,负责把对方的杯子也倒满.
日期:2009-11-04 14:08:25

  第7卷第七卷
  第28章妻子的眼泪
  田梦阳 原创首发于 2009-9-17 16:41:44 长篇 小说 生活
  肖凡不舍得穿好衣服,自然也不会给她买衣服.她虽不多愁,但善感。她常常被电视剧中的故事节所感动,看着看着眼泪就会止不住地流下来。 害得我一边“哄”她,一边拿毛巾给她擦眼泪。
  妻子家在农村,父靠种地供养两个孩子大学。每次回家,妻子都想住两天。父两都下地,早出晚归,饭吃不好。妻子在家可以给他们做饭。过了两天,我去接她,她总是依依不舍。回家的路,她边说父的艰辛边掉眼泪。
  这天,妻子帮她看铺子,远远的见她走过来。穿一旧衣服,黑的子“长”了好几个补丁。还没等女儿开,便问:“闺女,都结婚了,咋还穿以前的旧衣服?"女儿仔细地端详着,心里顿时一阵酸楚。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妻子一直舍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结婚半年多了,妻子还没给她买过一件衣服。女儿自我安慰:“,新衣服在家没穿。您这衣服都穿了五六年了,也该换了。女儿没本事,不能给您添件衣服!……"话还没说完,她已经泣不声。见女儿难过,忙过来安慰:“闺女,老了,不讲究那不多。你可得吃好穿好啊!”说罢,也哭了。走时,妻子准备送她一程,可她怎么也迈不出步子。

  妻子就是这样一个掉眼泪的。记得有句诗这样写道:眼因流多泪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厚。妻子的每次落泪,都让我动容,让我感受到的重担,提醒我为了生活而必须努力奋斗!
  刚结婚的几个月,妻子每周都要回家一次,说爸地里活多,我们能帮他们就多帮忙.我理解嫁女儿的心,到了周末,只要我有时间就和她一起回家。
  远离了喧闹的城市,骑着摩托驰骋在寂静的乡间小道,听着鸟儿欢快地歌唱,呼吸着新鲜的空,令心旷神怡。由于我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所以一到农村,看到小桥流和农村一张张朴实无华的脸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妻子所在的村子不多,大部分以种地为生。她家有十几亩地,冬种小麦夏种菜。
  来到了农村,自然得去田间干活。当时正值麦子收割季节,地里全都用了收割机。我们的工作是把粮仓中的麦粒用麻袋装起来。粮仓可以存2000斤小麦,得装十几大麻袋。由于长时间不干体力活,我连100斤的粮食也扛不起来了,而岳父很轻松地扛起150斤的粮食。收割机到不了的地方,还得用镰刀割。我以前从没用镰刀割过麦子,割起来又慢又别扭。岳父告诉我,要割麦杆的中部而不是下部,这样就省劲多了。慢慢的我就得心应手了。这样一个从来没下过地的矿长大的孩子也会割麦子了.

日期:2009-11-04 14:09:31

  80后的私密成长史第7卷第七卷
  第29章下乡干活
  田梦阳 原创首发于 2009-9-17 16:41:44 长篇 小说 生活
  麦子割完后,我们把麻袋放到木板车,赶着骡子下山。这骡子只听岳父的号,我们它,家不理。不过,这骡子还算争,拉着1000多斤的粮食,跑得蛮快。我们也哼着哥,高兴地回家了。虽说心是愉快的,但体很累.妻子家没有三轮车,往家里运麦子全靠家里的平板车.山的路很不好走,尤其是坡,如果没有推,骡子根本拉不去.艳天还好,要是遇见刮风下雨,那麦子可难收了.记得有一年,我们正拿镰刀割剩下的一亩收割机到不了的麦子地时,突然狂风大作.我们割下的麦子被风吹得七零八落,只好等风停下来再割. 有时候,收割机割完就是晚八九点了,但我们还得把割好的麦子往袋子里面装,连送回家.有时候,送完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了,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肖凡的大二每年麦收季节也来帮忙,但两位女婿却不怎么来.肖凡的大夫以前在工厂班,后来不干了,自己开了个副食部,生意还可以.但听肖凡说,这大夫的脾很不好.动不动就训大,大在他们家吃了不少苦.我也去过大家,发现大的婆婆公公根本不理.你去了,家装作看不见.我心想:牛什么啊?不就是一种地的吗?大班回来还得给他们做饭,一家四五,却靠大.这样的也太过分了,自己没啥本事,不敢出去闯闯,什么都靠女活得实在窝囊!肖凡的二夫,先开始在方贩书,但没挣下钱.回本地后,找关系去了事业单位.但家忙啊,结婚前几年还经常来,这几年也懒得来干活了.这地里的活还主要靠爸.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冬天收葱.由于天冷,去地里早,土块还冻着,你根本砍不动.只能等到10点以后,你得用奔斧把葱边的土块砍出来,然后把葱慢慢拔出来.要是砍得深度不够,一拔就断了.收葱往往需要五六个,一个负责砍土块,两个在两侧拔葱.拔下的葱还必需分类,不能随便放.大的在一堆,小的在一堆.再有两个,把葱放到铁架子里编好捆.编捆一般是有规律的,一般把小葱放里面,大一点的放外面.这样去外面也好卖.

  这几年岳父家经济压力仍不小,还有一个儿子和女儿大学,每年两万块钱的学杂费.肖凡的大二每年都给家里5000块钱,资助弟弟大学.可惜我和肖凡收入并不高,也想拿出点钱帮助弟弟的,但最多只能凑1000元.肖凡说,前几年和她都学的时候.家里还种西瓜,每到暑假她和就去城里卖西瓜.西瓜的收入比其他农作物高些,可以挣些学杂费.但现在父年纪大了,也没精力种西瓜了.
  娶了肖凡,我这个城里,彻彻底底体会到了农民生活之艰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