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汉界------聊一聊秦末汉初那段岁月》
第48节

作者: klingkun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也就是说,从秦灭六国之战到楚汉之争,几十年来天下纷争不断,老百姓厌战的情绪非常强烈。如今项羽大势已去,想再带江东子弟兵再立山头?根本不可能,除非刘邦实施暴政。
  事实表明,项羽死后,江东传檄而定,无人为项羽死节。在那个年代,受人怀念的英雄去世以后,总会有人借助这些英雄的名义搞事情,再不济也会编段故事说明这个英雄一直和人民同在。比如项羽的爷爷项燕死后,楚人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于是江湖盛传项燕没死,指不定哪天就会出来弄死秦人。就连扶苏自杀后,还有陈涉假借扶苏的名义闹事。而项羽心心念念的江东,连个给项羽编故事说他没死的都没有。从这过角度讲,项羽混的都不如希特勒。

  这个事就尴尬了,秦帝国当年面对风起云涌的反秦革命。最后时刻抛弃秦国的居然是秦人,秦人热烈欢迎楚人刘邦解放咸阳,对上了当年那个预言:亡秦必楚。
  如今轮到了楚朝,最后抛弃项羽的也是楚人,江东子弟对项羽的身亡完全无感。而最后把项羽分尸的郎中骑王翳、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五个人都是秦人,这就很难讲到底是亡秦必楚还是亡楚必秦。最终的宇宙级真理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虽然楚人对项羽的死无感,但是一帮山东人却为项羽的死反应激烈。哪怕是江东都对刘邦表示了臣服,唯独山东鲁县(今山东曲阜)人民表示不降。鲁县当时属于高度自治状态,县城里德高望重的长老说了算。为什么这里的人民群众表示不降呢?这里边有深刻的原因。
  汉军在灭楚的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屠城现象。比如城父、六县,没招谁没惹谁就被刘贾给屠了。鲁县一城的儒生,属于刘邦不待见的群体,遭屠城的可能性极大。就算举城投降,新来的县令也会不用程度的压制儒生,所以鲁县不降。
  不降看上去是非常的危险的,仿佛更容易被屠城。你看刘邦听说鲁县不降之后,马上带人去屠城。走到路上刘邦就琢磨,鲁县一直温文尔雅不出幺蛾子,为什么会在天下皆平的时候当出头鸟?刘邦打听了一下,鲁县打出的旗号是忠于鲁公!刘邦恍然大悟,这帮鲁县人啊,淘气,警报解除,原来是自己人。传王翳,把项羽的头送来。
  这里边学问就来了,鲁县人打出忠于鲁公的旗号意味着什么呢?鲁公,那是项梁死后,前楚怀王熊心揽权时给项羽明升暗降封的爵位,鲁县就是楚怀王给项羽的封地。当年项羽就对这个事有意见,没有人称呼过项羽为鲁公。项羽斩杀宋义,收降章邯之后。别人都称项羽为项王。谁要是敢喊项羽鲁公,弄不好就被项羽当成阶级敌人给炖了。鲁县人民这时候声称效忠鲁公,并不是表示自己对项羽忠,而是表示自己对义帝熊心忠。而刘邦在反楚时的旗号就是为义帝报仇,也就是说汉王刘邦名义上也是义帝的臣子。所以鲁县人民的行为其实是在提醒刘邦,天下未定,要想天下归心,是时候喊口号、做样子了。

  大家既然都是义帝的臣民,那就没矛盾了。刘邦在鲁县为项羽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以公爵的礼仪安葬了项羽。鲁县归顺,完全没毛病。刘邦没有对项氏赶尽杀绝,看在项伯的面子上,活着的项氏家族改姓刘,领头的几位皆封列侯。刘邦大老远来趟山东不容易,不能做个秀就走。山东是谁的地盘啊?齐王韩信的啊。那好,来一趟得有效益,所以刘邦趁韩信不在,夺了韩信在山东的兵权。
  至此,项羽以及项羽效应彻底不在了,这才是项羽最大的失败。
  对于项羽,司马迁都懒得说他了。因为项羽到死都没死明白,还喊着是输给老天爷了,司马迁认为,项羽大错特错,但是没有写项羽错在哪。可能项羽错的太多,司马迁懒得下笔,嘲笑一声“岂不谬哉”就完事了。
  那我就简单剖析一下项羽的人生,这里面有很多现实意义。
  说起来项羽小时候,是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项梁作为项羽的实际监护人,其实对项羽的教育很有问题。项羽这也不学,那也不学,项梁显然是纵容的。这让项羽从小缺乏修心的过程,自己不喜欢,就不学了。项羽为什么不喜欢读书、学剑、兵法呢?原因很简单,他嫌麻烦。发现了没?其实小项羽这样的孩子现在满大街都是,因为怕麻烦,所以不坚持。因为不坚持,所以一事无成。因为怕麻烦、做事不坚持,所以越来越浮躁。

  按理说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碌碌无为,跟项家大多数人一样,混吃等死成了人生的全部。可历史总导演偏偏给项羽了这个特殊的人物设定,让他天生神力。
  这就有问题了。很多不良少年会在少年时代因为一道坎而幡然醒悟,做到了浪子回头。再不济,成年后总会有机会走向正道。比如周处、吕蒙等,总有活明白的时候。因为这样的人早晚会为自己年轻时候的蹉跎而买单,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中国的家长玩了命的培养孩子成才,其实就是圆自己一个梦,不愿意让自己小时候的懒惰传代。
  项羽偏偏没有这个过程,他太顺利了。不会剑术没关系,强大的力量可以弥补。所以项羽出手,绝无对手。这样项羽会反思自己小时候不好好学剑术的错误吗?不会的。你倒是好好学了,怎么打不过我啊?
  久而久之,项羽对事情的处理就越发的简单粗暴。打仗很简单,学什么兵法?斗狠就是了。项羽的顺利命运又开始推波助澜了,自从项羽带兵起义以来,一个像样的对手都没遇到。别管跟谁打仗,都成了打架。论打架那时候谁打的过项羽啊?所以项羽无敌了很长时间。
  那一年他杀了宋义,当时没有人敢说这样不对。就夺权这点事,古往今来都是烧脑大戏。项羽这个多简单,进门就杀人,杀完就成功。历史上别说军国大事了,就算土匪争老大之位,也得阴谋诡计配合武力,没有像项羽这么直接的。
  项羽的做法是错的,但是他成功了,这大大助长了项羽骄傲的情绪。本来遇到章邯这样的对手,是个让项羽重读人生的机会。谁知道在赵高的折腾下,章邯投降了。这事闹的,本来项羽砸锅沉船的流氓习性发作,遇上了章邯的投降,成就了项羽破釜沉舟的神话。
  接着项羽没和任何人打招呼,默认了项王的称号。随后项羽轻松的进了咸阳,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分封制王朝:楚朝。那一年,项羽二十六岁。他过了二十六年的超顺利开挂人生,几乎没遇到过挫折。这样一帆风顺的人生,并不是什么好事。人一辈子没遇到过难事,真到岁数大了遇上有人在网上骂自己一句都能别扭死。真有那大风大浪经历过的人,一般都比较从容,什么事都不叫事。

  你看刘邦,被杀的身边还有十几个人的时候,没关系,咱再接着玩。被杀的只剩下老司机夏侯婴的时候,没关系,咱先偷兵符。在比自己小三十岁的项羽面前装孙子,没关系。在冒顿面前夹起尾巴,没关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